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泽厚同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是这些年来比较难得的一本研究著作,它最近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分析和批判康德哲学,通常都以三个《批判》为主,而特别着重他的“知识哲学”,即认识论方面。李著也在这个方面用了一半的篇幅。这是康德哲学的特点所决定的。资产阶级哲学界谈康德及其“知识哲学”,往往强调两点:1、康德调和、结合了唯理论和经验论;2、休谟对康德的思想转变起了特大的作用。李著指出,这只是从思想而不是从现实根源来解释和规定康德,而且  相似文献   

2.
陆明明 《大观周刊》2010,(48):20-21
维特根新坦哲学与康德哲学有某种深刻联系,"语言批判"和"理性批判"的核心都是"划界问题":本文比较了康德的"划界"和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划界",通过各自为知识划定的经验的界限和语言的界限及其后果,来探讨两人思想的相似联系和伦理学观点.  相似文献   

3.
至少有一种读书乃是为了对现实的种种问题予以暴露和分析——这种批评的书评,致力于生产批判(kritik)的知识,它不是对世界的全知,而是对“能知”的世界的分析和区别.  相似文献   

4.
韦毅  黄志强 《大观周刊》2011,(37):38-38
生命哲学教育在我国已经拉开了帷幕,这是中国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次飞跃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客观地说,现行的生命哲学教育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它缺乏生命理念的引导。然而,生命理念的确立并不是生命教育所能解决的问题,它必须依靠生命哲学才能树立。因此,要开展好生命教育,有必要借助生命哲学的指导帮助我们确立合理的、正确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5.
现有对知识管理和哲学结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社会认识论、建构主义在知识共享、知识转移中的应用;宏观层面上知识管理理论整体的管理哲学思考;知识管理中知识的哲学思考。对知识管理主要模型和理论的哲学分析得出现有知识管理理论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把知识和知识活动看作企业活动的组成部分和知识管理的核心,导致知识管理研究视角的微观化、管理化和非学科化。以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代表的社会科学哲学后经验主义提倡对知识本身、知识的生产、知识的分配、知识的利用进行社会——历史角度思考。据此,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具有社会性、不确定性和语境化的特点,知识活动也具有社会性和社会参与主体性,而知识管理应是解释性理论,而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方法性理论。它是对知识的社会生产、组织管理,以及知识的传播共享的元理论的解释和特定领域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报禁开放与前苏联体制的终结谈起,试图将"批判"置于历史之中,置于"批判的主体——知识分子"之中,去认识掌握着"批判"工具和话语权的知识分子对时代变革和历史变迁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分析苏联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变革年代从"批判"走向"背叛"的历史原因。借以管窥变革年代的知识分子重蹈"激进"如何成为可能,以及手握"批判"工具的知识分子在理性与激情之间应如何自处。  相似文献   

7.
中心思维表现为自我中心论的结果,自我中心论即以主体自身的极限为认识世界的最终标准,它在坚信中心思维是认识世界惟一有效的手段时,拒绝承认自我中心以外任何把握世界的视界和方式,它在黑格尔的理性哲学中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20世纪的哲学和文化日益显示了与自我中心论的背离,同时,也确立了以边缘思维观察及理解世界的合法性。当边缘思维揭示了被中心思维掩盖的另外一种真实时,绝对的知识及绝对的真理日益显示了其虚幻的性质,边缘思维对中心思维的超越注定会有建设性的成果,这些成果既体现在社会学及传播学中,也体现在美学及艺术领域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讨论哲学对于图书馆学研究的意义,回顾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三-客观知识理论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的影响。分析客观知识理论的内涵,认为客观知识是公共交流系统中最具有独立特征的组成部分。波普尔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实际上是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世界与物理世界和主观世界并列。公共交流系统是人类社会内部相互作用的核心,是图书馆现象的哲学基础,也是图书馆价值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它包括事实层面、背景层面和意义层面。但是,无论是其事实层面、背景层面等"外部世界"还是其意义层面等"内部世界"都不是一种"给定的实在",而是由新闻媒介借助特定的语言符号建构起来的"象征现实"。  相似文献   

10.
张锦华 《大观周刊》2012,(30):15-15,156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影响着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理解把握康德的批判哲学,不仅是理论上的贡献,对现实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阐述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主要内容,试图对康德批判哲学的意义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周雯雯 《大观周刊》2012,(20):15-15
马克思的一生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的哲学是批判的哲学,又是超越了批判的哲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精神动力,失去了批判精神,就等于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批判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再此种过程中理解其变革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保庆 《新闻爱好者》2010,(10):140-141
布尔迪厄"审美场域"的提出批判了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把艺术趣味现象放入一个纠缠着意义和权力争夺的场所之中,使批判更赋予历史的思辨性和灵动性。"审美场域"更关注艺术现象外在机制,对审美活动本身关注不足,应防止"过快的历史化"现象。精神分析对快感的分析应该和"审美场域"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魏婕 《大观周刊》2011,(50):19-20
康德的整个科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建构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做出了变革,而 《导论》作为《纯粹理性批判》的大纲,一起迈出了变革的第一步。他对传统的形而上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反思,对一直无人问津的"先验领域"进行了探索,深入到人类的意识领域去重新认识人和世界的有关问题的新的本体论思路,并由理性的观点引出了"理念"这一概念为他的形而上学的道路铺设好了方向。而对理性领域的深入和彻底的批判为他的最终的本体论要回答的有关人和实践领域里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麾下的英国老牌报纸《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被迫停刊。随后,引发对其他传媒同类问题的追究,默多克本人面临"滑铁卢"。然而,对此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中,我国一些媒体或避开关键问题,大谈邓文迪保护老公那一巴掌多么精彩,或采用诸如"窃听门暴露西方国家新闻观的虚伪本质"、"西方新闻自由严重扭曲事实”等传统批判话语说事。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论中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是意与象高度融合统一、主客观浑然一体的产物。对于艺术作品来讲,意象扩展了作品的解读空间,构建了作品意义的无限可能性。可以说,艺术作品的美感源于意象。"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①这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实际便是"美的世界",在这其中往往蕴含着深邃悠远的人生命题与哲理反思。  相似文献   

16.
哲学、宗教     
《全国新书目》2010,(14):13-19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哲学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论;对世界的基础性分析;浪漫派的将来之神:新神话学讲稿;存在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闻影像就是以报道新闻为目的的影像,主要包括新闻摄影和新闻摄像。 影像是对世界肯定性的描述,它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影像表达的是‘是什么’,而不是‘不是什么’。只有肯定的陈述,没有否定陈述。"影像需要分析。通过分析才能理解影像的社会真实。由于合成技术的发展,新闻影像造假不绝于耳,我们怎样证明影像是杜撰或捏造的?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是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影响最大的一股文化思潮,波涉到政治批判、哲学研宄、美学潮流、艺术风格、精神分析、女权运动等各个领域。就其元理论而言,主要是从语言分析入手,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及其价值体系进行拆解,从而还原到零度状态。后现代主义的进步意义是颠覆了资本主义神话谱系的合法性权利与中心化位置。但是它的不可遏制的批判倾向席卷了有史以来的一切文化价值,彻底否决了人类价值追求的意义,进而使理性王国陷于混乱,使知识与文化成为游戏。  相似文献   

19.
王坤 《编辑学刊》2005,(3):25-27
哲学精神是指社会个体从自我生命感性出发对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永无止息的批判、否定、超越以及追求与探索精神.其对编辑在编辑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会形成重大影响,是编辑安身立命之本.  相似文献   

20.
王震宇 《新闻窗》2014,(6):83-84
什么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人文关怀的实质主要是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 电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是电视新闻通过声画结合、形象直观的特殊传播手段,在关注大多数社会人群的存在价值和自身完善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个体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注重从人的角度出发对新闻事件进行思考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