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到大兴安岭的人,耳边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像口头禅:“到了大兴安岭,到了漠河,你可就找到北了。”然而,当笔者在深入林区进行一个多星期的采访后发现,虽然天然林保护工程已经实施五年多,但地处我国最北端的大兴安岭林区--我国最早实施“天保”工程的林区自己却在忙着“找北”:一方面木材生产难以为继,16年后可能“无林可采”,林区渴望划为生态保护区,让森林得到休养生息;一方面一旦林区彻底停止主伐,即使国家给予支持,五十多万人的就业和生计仍将成为一大问题,而林区替代产业发展欠理想,发展前景底气不足。找北京,还是找自己?大兴安岭的“北”…  相似文献   

2.
先说一段“旧闻’:1957年“大跃进”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干不成的”之类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小麦高产卫星”接二连三地上天,令人瞠目结舌的“纪录”不断被刷新,河南遂平县一块实验田亩产小麦7210斤的“最高纪录”赫然跃上各大报的头版头条,“亩产万斤粮”的目标似乎已近在咫尺,伸手可及……  相似文献   

3.
1997年2月,大兴安岭人民广播电台的“多彩时光”节目播出了“爱在人间”特别节目,报道了一对年轻夫妇在“多彩时光”节目组积极帮助下,收养一位孤儿的爱心行动。在两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社会反响强烈,导播间电话铃声不断,许多听众在热线电话里倾诉他们的感想和看法,纷纷表示参与奉献爱心活动,人们又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人间美好的真情。 1996年末,大兴安岭人民广播电台“多彩时光”节目组的几位记者到呼中林业局采访,孤儿于洪军不幸的身世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于是进行了深入采访。 14岁的于洪军,是呼中林业局碧水镇碧水中学一年级学生。当他还不满周岁,还没有学会喊爸爸、妈妈时,狠心的父  相似文献   

4.
他是地下赌场的常客,为了树立威风,他向道上“兄弟”第一次挥起屠刀;为了学赌术,又一名“兄弟”成了他刀下冤魂。之后因为害怕暴露,再接二连三地将同伙杀害——他演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杀人恶魔。当他准备上演“最后的疯狂”时,警方赶在他的前头……  相似文献   

5.
险地出新闻     
险地出大新闻,也出名记者。因此,当记者的要敢于闯险。有一次,我在大兴安岭见到一位驻那里的记者,我问他:“大兴安岭大火时你在哪里?”他说,当时他在北京学习了一段以后,已在那里想办法调到北京的某新闻单位去。我惊呼:“你误了终身大事了”我告诉他,记者的成就是随事而走的,大兴安岭大火这样的事,当记者一辈子也不一定碰上一回,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6.
朋友们常跟我开玩笑说:“大兴安岭一把火,全国都知道了黄齐国。”我内疚。是国家的一次重大灾难使我出了名,是否有点“发国难财”的味道? 然而,我又欣慰。我毕竟是用自己的辛劳,在共和国的空域里传递着“火的信息”,在众多人们的记忆中划下了一道轻轻的痕迹。奔灾区,检验反应能力 1987年5月6日,我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火魔肆虐,使灾区的生灵告急、森林告急。  相似文献   

7.
编辑絮语     
有的人工作顺利家庭安定,但他已经穷困潦倒生计无着了,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今天的媒体上,汪国真就被媒体们“霉”了一回,“有关知情人士透露”出了一大摊诸如他开火锅店赔了之类的“近况”被媒体们爆炒了一顿,而他自己还蒙在鼓里,真应了当局者迷的俗语。  相似文献   

8.
在羊城晚报当记者,没有什么比接到通讯员、读者来电话提供“独家新闻”线索时的心情更高兴的了。近来,这类事接二连三地发生着。今年4月21日下午4时多,广州市第一商业局通讯员马时励来电话,说他们局所属的黄埔区鱼珠百货商店,当天凌晨3时被歹徒盗窃,两个值班售货员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英勇地和歹徒搏斗,一人光荣牺牲,一人受重伤。这是一个宣传保护国家财产的典型事例。根据通讯员提供的新闻线索,我们立即打电话给  相似文献   

9.
报业的危机     
“彗木之吻”已经证明我国古代的“杞人”其实是一位伟大的先哲,他的“忧天崩忧地坠”的“杞忧”,是伟大的科学预见。地球人类必须从现在起就积极采取措施,防范类似的“太空之吻”在我们生活的星球发生。地球人谁愿意重蹈恐龙种群灭绝的史前悲剧呢?作为一位同报业有紧密关系的作者,笔者今天在这儿也想忧忧报纸,谈谈报业的危机。想来不会再被讥为“杞忧”吧!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以来,照片在网络上引发的新闻是接二连三,如“史上最牛的钉子户”,一个被挖成10米深大坑的楼盘地基正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不言而喻的。还有“华南虎”、“藏羚羊”照片,等等,网络图片新闻可谓是热闹非凡,经久不息、有的还演变成了重大的网络文化事件。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一些违法开办的小煤矿接二连三地出安全事故。其中,尤以山西为甚,称得上“接二连三”了。如今兴讲“透明度”,政府尊重百姓的知情权,媒体遇突发事件也都派出记者及时采访。可是,对于这类“报忧”的采访,总有人怕得要死,恨得要命。 有报道说,山西沁水县湘峪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14人死亡,有关方面隐瞒不报。当记者闻讯赶来采访时,竟有人暗中要出4万元让记者离开现场。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过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富兰克林年轻气盛,挺胸昂首,迈着阔步。进门时,由于不小心,他的头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个头低矮的门框。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微笑着说:“很疼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这里的最大收获。”正当富兰克林莫  相似文献   

13.
李辉 《中国档案》2005,(10):22-23
当我们今天回顾“九一 八”之夜时,不能不关注一个 人——关玉衡。这是一位很 容易被忽略的历史人物,9月 18日这一天,他正以特殊的 身份出现在沈阳。 论地位和声名,关玉衡 与张学良和蒋介石当然不可 同日而语,他不过是张学良 的一位级别不高的部下,时 任东北军兴安区屯垦公署军 务处长兼驻科右前旗察尔森 第三团上校团长。可是,他却 是历史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人 物。在“九一八”夜晚来临之 前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因他 而发生的“中村事件”,成为 轰动世界的令中日关系日趋 紧张的焦点,日本关东军也 正是以此为借口策划和制造 了“九一八”。  相似文献   

14.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和段廷刚同志相识在相国的首都──北京,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山东人那种特殊的憨厚、朴实、耿直而又不失文雅。尚未正式交谈,笔者就深深地被他那名片上众多的头衔所吸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中国现代书法研究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等头衔。当我们又J他能在书法家借出的今天,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表小羡慕时,他则苦笑着播广摇头意味深长地说:“这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啊!”在以后的闲谈中,我们得知他原来是一位转业军人,也得知他走的完全是一条艰难的自学成才之路。1973年底,他从山东省新泰市…  相似文献   

15.
梦回孔子     
100年来,孔子被打倒在地,被千千万万的他的后辈们践踏在脚下。人们在反思中国落后的问题时,反思中国道德的缺陷时,孔子经常被赋予这样那样的“罪名”。今天,世界正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是一个更大规模的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呼唤着新的孔子,一个比孔子心怀更开阔的大手笔  相似文献   

16.
张祖 《湖北档案》2005,(11):42-43
被人们誉为“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的王淦昌,是中国核物理学的一代宗师。就是这样一名让人啧喷称道的闪光人物。他的思想光芒并没有因为其学术成就而被掩盖。他与妻子吴月琴女士从“父母之命”到相知相守的经历,直到今天都让人怀念。然而,这对曾长期厮守的“名人”,他们最初的婚姻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他们身止还曾有过什么样的故事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提到孔子这个名字,我想有很多人会想到他那个极具亲和力的别名,是的,就是那个在特殊年代里与迂腐、四旧齐名的“孔老二”。从“焚书坑儒”到十年浩劫,孔子以及他的儒家思想一而再地遭受打击,然而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今天,他又再而三地被推上圣坛。一个满脸除了胡须就是皱纹的孔老夫子与他那被后人尊为是圣贤书的《论语》,从古至今几番争斗、几番礼拜,以至于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他的魅力依然不减当年。  相似文献   

18.
有两则寓言,一般的中国人恐怕都耳熟能详:一是“叶公好龙”,一是“郑人买履”。寓言中叶公与郑人都成了被人们嘲笑的对象,在今天看来,这恐怕多少有些误解。 叶公好龙之甚,以至于墙上画龙,柱子上雕龙,家中到处是“龙”。但真龙来了他为何又惧之?人家说他是假好龙,或者说是好假龙。我想他是一开始就未接触过真龙,在虚拟的龙的世界生活惯了,忘  相似文献   

19.
今天,对于中国45岁以上的人来说,几乎每个人的经历都可以写一本书,一部电视剧,因为这一代经历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太多太多了。现在,当我看到祁念曾《新闻探索与实践》的书稿时,非常感慨:在几十年的风雨中他以执著的精神,坚韧不拔地探索着。无论是在“文革”的动荡中还是在工厂的日子里,无论是在执教的年月里还是在当记者的今天,他总是在想,在写,在探求人生、社会、艺术的真、善、美。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一代人来说经历就是一种财富。一个有志向的人生活在世界上,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以为是探索精神。这种精神,对于…  相似文献   

20.
常为报上披露的某些轻年女子轻易地被骗子骗钱骗色而感到迷惑,不好理解。如果偶尔一二人上当受骗,也就算了。但常常是成群结队、接二连三地上当受骗,何况有些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不过是一些小儿科式的故伎重演而已。为什么会有那么些人接二连三,受骗上当,何因?1月9日见新民晚报女记者金耘写的《翩翩风采终是空——一个网络骗子的现形经过》,倒是解开了某些谜,能使人清醒地看到症结所在。报道首先揭露了这个网络骗子施用骗术的经过。例如,先是在网络上伪造一番履历,什么“中日混血儿”、“拥有高档商铺”、“做进出口贸易”……通过网络上一二次联络,某些女子就“欣然赴约”。于是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