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析制约高校期刊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1 “重书轻刊”思想未发生根本转变,期刊工作成为附属,尽管近些年来,各馆用于订购期刊的经费比例有所增加,在管理上也实行了“一条龙”等,但整体上。重书轻刊”的思想并未发生根本转变,有相当同志还没有排除以往的偏见,忽视期刊在学术、信息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与作用,认为图书馆的工作机能主要是图书的收藏与利用,用藏书量的多少来衡量馆藏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师专图书馆期刊工作浅谈段梅花(黄冈师范专科学校)师专图书馆目前多数仍属传统的中小型馆,期刊工作从指导思想到服务方式,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重藏轻用”、“重书轻刊”仍普遍存在,在图书馆文献建设与发展中出现书刊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具体表现为:1在文献购置费...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期刊越来越显示出内容丰富、知识密集、形式新颖、出版迅速等优势,它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情报资源,其流通率和利用率已与图书平分秋色。人们在不知不党中慢慢扭转了过去那种重书轻刊的思想,更加看重了期刊的作用。在这种形势  相似文献   

4.
正如罗琳先生在《中国期刊面面观·主编的话》中说到的:“1993年,我国的期刊发展到7562种,成为期刊大国。”但是,研究期刊的书还不多,期刊理论著作就更少了。两两对照,就像30年代好莱坞的笑星劳莱与哈台,一胖一瘦,极不相称。这是表明我们的重实践吗?重实践当然是对的,但重实践未必就可成为轻理论的理由。何况,也许未必真正是重实践而可能只是体现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浮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把大学教育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职业教育。他们认为上大学就是学一门专业,掌握一门技能,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好的职业,而且这种认识越来越普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本身也出现了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其突出表现为“重智商、轻德育”。对智育又重“专业”轻“基础”,好像社会上、工作中急需什么…  相似文献   

6.
1902年前我国的传统图书馆统称为“封建藏书楼”,封建,表明了其守旧、落后的一面;藏,显示了其重藏轻用的一面;书,反映了其所藏的主要内容;楼,表明其所藏的处所,也显示了这一处所的外观形象。“封建藏书楼”代表了我国传统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即我国传统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可以定位于此。  相似文献   

7.
杨春兰 《出版科学》2021,29(5):52-60
当前以"影响因子"为主导的人文社科期刊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等方面均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与此同时,该评价体系本身也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局部轻整体、重结果轻导向、重纸刊轻数字等问题,科研评价和期刊评价中对其异化使用更是带来种种负面效应.本文拟在分析其现状与特点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期刊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们主张"适度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从哲学上阐述了“适度论”的含义及其主要思想,并应用该理论分析了图书馆工作中存在的“失度”问题(平等服务与特色服务,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读者有限与读者无限,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重藏轻用与重用轻藏,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重书轻刊与舍书保刊),指出不要“不度”,不要“过度”,而要“适度”。  相似文献   

9.
陶家柳 《图书馆杂志》2007,26(11):45-46
我国部分高校存在重书轻刊的现象,而情报学研究显示,在现代科学专著和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中,来自期刊的文献已逐渐超过专著.高校图书馆在采购书刊时,既要重书籍,也要重期刊,才能为教学科研人员及时提供最新的学术信息,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重英文轻国语严重失衡。这一现象不仅导致办刊人的严重心理失衡,而且其直接后果,就是在我国科技期刊界将盛行争先恐后创办英文期刊的大潮,使得以"立足本土的国际化战略"为办刊宗旨的中文期刊被迫承受优质稿件外流和优秀人才流失的双重压力。重指标轻读者愈演愈烈。如果办刊人一味地仅仅关注期刊的评价指标,忘却办刊的真正初衷,长此以往,我们的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1.
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之一就是“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本文试就“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谈一些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12.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一种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来源,它对社会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档案重“藏”轻“用”,使得社会各界对档案知之甚少。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档案的需求与日俱增,各级档  相似文献   

13.
罗昌繁 《图书馆》2021,(2):108-113
目前的石刻文献研究主要体现在史料的比勘验照、查漏补缺意义上。实际上,石刻具有多维面相,兼有物质载体与文献内容的双重意义,其研究角度亦可多元。已有的石刻研究,主要存在重文字轻图像、重碑志轻题识、重作者轻书者石工拓工、重静态石本轻动态立石与流通、重出土石本轻传世纸本、重汉字轻非汉字、轻石刻主体研究等偏向。有关石刻研究,除了传统的语言文字学与历史文化视角,还可在文本学、物质文化、空间文化、视觉文化、阅读史等视角进行拓新考察。要拓新多元研究视角,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培养研究人员的石刻主体研究观念,将石刻从作为史料的“身份定位”与传世文献之“附庸”的角色里解放出来,单独予以主体性观照。另外,在当今学科体制下,对石刻进行学科意义层面的提升,有利于石刻文献研究朝多元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调研课题的来源和成果 为更好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真正发挥档案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作用,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为档案工作提出:发展档案事业,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必须在档案工作中持续深入地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为核心,重点“实现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实现转变档案工作中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  相似文献   

15.
人间书话     
方宁  绍东 《出版广角》2006,(9):30-31
1.书乃仁业,吾将上下而求索。2.书之本质,是思想文化之载体,人类精神之守护所,此为其“重”;书之表现形式,当为文学,表现感官的美,符合人性,赏心悦目,此为其“轻”。制作书,即是“举重若轻”。3.无重即无内核,迟早会成泡沫。早期的财经书、2001~2005年的青春类小说、本土的奇幻小说,都没有足够重的内核,所以到了末期,出现了假书、烂书。无轻则不能为人接受,成闭门造车、悦己之书,不如写博客,三五人以自赏。4.编辑之本质,书之中介,为读者挑书而已。体制内做书人,眼光多往上看,惟领导脸色而做形式;学者或类学者做书,眼光多往自己身上看,做悦…  相似文献   

16.
档案工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出一种“重藏轻用”的倾向,档案管理工作以保存档案,使之不受损害为基本工作目标,对档案的作用表现得格外慎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一状况在逐渐发生变化,在当今世界,档案管理工作过去那种“重藏轻用”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已有根本改变。逐步把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使档案管理工作顺应社会发展,做出了适时的调整和改变,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归纳医学学报编辑初审稿件时的一些潜在的习惯性倾向,概括为"四重四轻",即"重基础而轻临床,重前瞻而轻回顾,重阳性而轻阴性,重西医而轻中医"。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刊物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编辑的审稿质量和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把一个词末尾一个字的声调读得相对短些轻些,就是一个轻声词。轻声不是声调的一种,而是“阴、阳、上、去”四种声调的音变形式。四种声调的字都可以变成轻声。实际上,轻声现象也可以被看成是“词的轻重音格式”中的特殊格式——“重轻”式区别于“重中”、“中重”式。我们可以从“阴、阳、上、去”四个例词中来看看: “开通”,“通”字原是阴平调。“开通”读原调用“中重”格式,就是动词。  相似文献   

19.
期刊编辑三大专项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提高期刊的社会影响,期刊的编辑还应该在提高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导向”能力和“导师”能力上下工夫。1.提高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期刊要扩大它的社会影响,编辑就一定要具有很强的社会参与能力。这种社会参与能力包括用笔和用“剑”两个方面。用笔,就是期刊编辑在编辑和写作稿件时,要做到实事求是,秉笔直书。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曾说过:“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文史通义:内篇———史德》)期刊编辑只有尊重事实、崇信科学、德才兼备,才能通过期刊体现出自己的社会参与能力。用“剑”,就是要求期刊编辑有疾恶如仇的品…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一定要牢牢抓住提高出版物质量这个中心环节。图书出版物对社会发展、对人类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具体地说,一本好书或一本坏书,对社会、对时代、对人们的思想、工作、生产、生活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由此便涉及图书质量问题的意义。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源泉”。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知识就是力量”,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一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