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竞争,正从“软新闻”向“硬新闻”挺进。 如果说,当年“软新闻”的走红,补充和延伸了报纸的功能,是当时条件下新闻改革的“外围战”;那么,今年“硬新闻”的升温,则是由外延向内涵的质的飞跃,打响了新闻改革的“攻坚战”。 新闻竞争何以从“软新闻”转向“硬新闻”呢?一是“硬新闻”是读者最关心的新闻,是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新闻,构成公众舆论场的兴奋中枢。二是“硬新闻”是“新闻纸”的主体部分,是新闻拼抢的主战场,显示报纸的综合新闻实力。三是“硬新闻”是机关报的强项,是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载体。 从“软新闻”到“硬新闻”,这不是对“软新闻”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超越。 如何强化“硬新闻”,真正使“硬新闻”在新闻竞争中成为制胜之策: 第一,大信息量,规模化供给。没有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徐苏 《传媒观察》2004,(3):36-37
我国报业正处在一个充满竞争而又迅速发展的时期,增加版面、扩充内容,成为报纸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报明日100版”、“本报明日200版”,一沓沓厚厚的报纸,让人们在不经意间感到:报纸已悄然进入了“厚报”时代。  相似文献   

3.
(一) 现场短新闻用作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和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报纸的新闻采写应该充分借鉴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这一特点,这是它增强与电视传媒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 第一,现场感可以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可信性。 报纸新闻多选用现场发生的可触、可感、可视的事实材料,可使新闻更具有个性、具体性、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使受众信服。 解放军报1998年7月对日一版的新闻《共产党员的位置在水线》,记者运用视觉新闻或目…  相似文献   

4.
出自互联网的“链接(Link)”一词,早已被纸介媒体借用。美国的网络报纸普遍运用链接形式是在1996年。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参考消息》,本世纪以来时现链接的身影:新锐报纸《北京青年报》、新华社办的《新华每日电讯》等有时能将链接应用得恰到好处:有些报纸的深度报道版,把小链接放大,使之成为新闻大餐中的一道大菜。  相似文献   

5.
现在,报纸的竞争已从比时效,延伸到比深度、比厚度、比冲击力、比视觉效果、比服务……同时,出现了新闻精品化、“包装化”的趋势,其表现之一就是“新闻组合”的出现。“新闻组合”是围绕一个新闻主题,利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新闻组合”的要素包括:背景资料、专家点评、相关报道、有关政策法规、照片、评论、读者意见等等。完成的作品形成一个主题、多个侧面的综合性报道,达到让读者知道得更多、更细、更全面的目的。组合报道增加新闻价值在最近的报纸上,这种“新闻组合”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报纸,给予…  相似文献   

6.
一项调查表明,在报纸众多的版面和新闻中,最受 读者欢迎的是时事版,尤其是国际新闻。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态势中,地市晚报的国际报道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本报从创刊之初就常年聘请成立了一支评报员的队伍,给各个版面打分,国际新闻版《五洲风云》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读者欢迎。本报国际新闻版在7年多的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地市级晚报的做法,即把握几个“度”。 一、广度。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了强化地市级晚报国际新闻版在覆盖范围内的局部优势,应加大投入,拓宽国际新闻供稿渠道。这种“大投入才有大产出”的现…  相似文献   

7.
丰峰 《新闻实践》2005,(6):52-52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和版面的扩充,如今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新闻在版面上已越来越被边缘化,娱乐新闻则风头十足地唱起了主角。娱乐新闻已有蜕变成“八卦新闻”之嫌,作为一位从事娱乐新闻报道已有10多年的记者,为此深感忧虑。翻看一下报纸,便可发现大量的“八卦新闻”充斥着版面,诱惑着读者的眼球。如,导演黄  相似文献   

8.
喝啤酒时倘若以很快的速度往杯子里倒啤酒,杯子里总是啤酒少而泡沫多。其实,啤酒的泡沫多少并不关大事,多点泡沫可以少喝点酒。由此我想到了新闻“泡沫”。新闻“泡沫”的多少其实与报纸扩版的速度有关。我所供职的晚报,五六年前的新闻版只有3个。那时记者写稿是很难上版面的,逼得大家写好稿,抓独家新闻。记得当时最优秀的记者写得再多,每个月也只能发20篇稿件,数量虽少,但常常有稿件被《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报纸转载。现在的新闻版面是以前的几倍,吃稿量自然大了。记者写一篇发一篇,几乎很少有被“枪毙”的。有的记者最多一个月能发…  相似文献   

9.
新闻专题性策划中的“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敖先生讲:报纸不增张(扩版),好像罐头里的沙丁鱼;报纸增张,好像泡过水的面包。在时空跨越新千年之际,“千禧”风在掠过中国时不大不小地撞了一下中国报纸的腰。 新年伊始,人人回家。经济日报等大报老老实实出一张“节日版”,平时16版,元旦8版,千禧于前而岿然不动;羊城晚报等大众化报纸及个别日报则闻风策划,空前“增张”,乘“千禧”之风震撼报纸市场。大规模扩版的报纸粗粗估算,有羊城晚报1月 1日的“跨世纪金版”共40版(且从1999年12月27日起即开始为“跨越千年环球采访特别报道”扩版);广州日报共20…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出版的“新华社新闻稿”,从今年9月1日起已改为报纸版,并改名为“今日新闻”。“今日新闻”现在每天出版对开一张半,共六版,以后根据稿件多少,将有时增加或减少版面。改版以后每份售价一角五分,全国各地邮局都可以订阅。“今日新闻”不是报纸。它只刊登新华社每天发给中央和各省、市报纸的新闻稿件,它没有自己  相似文献   

11.
报纸新闻应注重回答“Why”和“How”──分析栓新闻、冰点新闻和深度报道断想中国青年报记者毛浩新闻有六要素(五个“W”和一个“H”),这是常识,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六要素俱全,这也是常识。其中最有理由省略的是“why”(为什么)和“how”(...  相似文献   

12.
报纸,又称“新闻纸”。新闻,是报纸的主体。对此,报人无一不明。今天,本文再“老生常谈”,也许有人说多余,其实:非也! “杂志化”倾向种种 由于职责所在、业务所需,笔者经常翻阅和浏览各种报纸。从中发现不少报纸特别是机关报,十分注意突出新闻这个主体,并在新闻二字上大做文章。从版面总量上看,大多数机关报的新闻占60%-70%;从新闻栏目看,更是品种繁多:要闻、综合新闻、专题新闻、社会新闻、焦点新闻、区域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应有尽有。有的报纸新闻栏目有10多个,有的多达20个。由于这些报纸抓住新闻…  相似文献   

13.
报纸是新闻纸,新闻应该成为报纸的主体.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好消息、好新闻发生;国际风云变幻,新闻更是层出不穷.这是一个新闻“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报纸应该成为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和当地(省地级)重要新闻的总汇.成为.广大读者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外和本地重要新闻的“窗口”.这些年来.各级报纸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不必讳言,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读者对报纸的需要相比,我们的一些报纸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作为报纸门户的要闻版.读者普遍反映报纸存在着“一版(要闻版)不如二版(社会经济生活版)有看头,二版不如三版(时事、体育、法制版)有看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专版专刊要想发挥“半壁江山”的作用,真正成为地市报在同类媒体新闻竞争中的“第二战场”,就必须在其新闻的“含金量”上下功夫。那么,如何增强其新闻“含量”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地市报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资源的优势,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做好做足“文章”。随着报纸版面的增多,读者接到报纸后不可能逐版不漏地啃完,总要挑选他喜爱的版面先睹为快,好的专版专刊就是要抓住读者的视线,只有这样,版面的阅读率才能高,读者群才能大。地市党报专版  相似文献   

15.
建立起对理性的“强烈信赖”——新闻评论批判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报纸的新闻评论渐成繁荣局面,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种健康的舆论生态在逐渐形成,越来越大的社会宽容度,为新闻评论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近年来媒体竞争的现实需求,大大拓展了新闻评论的发展空间。不少报纸纷纷设立新闻评论版,强化新闻评论,乃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信息时代人们需要新闻,但更需要对新闻的解读;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在对新闻事件、新闻题材总体把握之上的新闻解读之争。三是一大批“理性、建设性”的新闻评论,从各自的视…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底到2004年初,武汉几家市民报的新闻比拼,由时效性、贴近性、新奇性的新闻竞争,转向深度报道竞争阶段。2003年底,金报将报纸封底改版为“冰点焦点”新闻版,这是本埠较早识察竞争态势并率先强力推出的深度新闻专版。显然,各报都在充分利用、整合自身的新闻资源,希望借此使自己的报道更有分量和厚度。这种“英雄所见略同”的共识,和相互竞争中的良性互促,使得两年多来,本埠媒体报道向厚重和深度迈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7.
新闻时效,历来是判定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在近代报纸产生之后,特别是晚报产生之后,更多地在报纸上刊发当天的消息,成为编辑和记者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成为各家报纸之间相互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今日消息今日报道”(Today’ s News Today)的“TNT”模式,成为报纸最优时效的标志。 然而在广播电视出现之后,先进的技术优势,打破了新闻时效的原有局限,把核定新闻时效的最小标准,由一天降低到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分钟。而广播电视的现场直播,则使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而行,“现在消息现在报道”(Now N…  相似文献   

18.
目前,新闻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家报纸都在以各种方式扩大自己的发行量,以提高其影响力,来实现自身价值,扩充版面,向读者提供更大信息量成为很多报社的首选,这种做法带给记者们的却是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独家新闻 关于“独家新闻”的概念,学界可谓众说纷纭。由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偏重点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1)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2)只有一家媒体报道或一家媒体率先报道的新闻。(《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3)独家新闻,就是“人无我有”的新闻,但并非任何一条“人无我有”的新闻都可成为独家新闻,它必须是影响较大能引起读者广泛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陈正生   《今传媒》2006,(10X):10-13
公共新闻和民生新闻是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界(尤其是电视界)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两个词语。不过,目前大家所谈的“公共新闻”实际上有两个“版本”,即“美国版”和“中国版”。本篇重点探讨的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