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档案与建设》2003,(9):4-5
犤本刊讯犦今年8月28日是江苏省第一部地方性档案法规《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颁布5周年。8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率领省人大教科文卫委负责同志一行,视察了省档案局馆,检查《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颁布以来的贯彻执行情况。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韩杰在介绍我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后,向省人大领导汇报了我省各级档案部门5年来贯彻实施《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的情况。省人大领导充分肯定了《条例》贯彻实施5年来我省各级档案部门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推进依法治省在档案工作领域中实践所取得的成绩,并要求把省档案馆作为江苏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2.
北洋政府时期,旧中国依然处在频繁的战争之中,大量的田地被破坏,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荒地。基于这样的原因,北洋军阀政府开始酝酿将大量荒芜的土地开垦成良田,而《国有荒地承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就是北洋军阀政府颁布的政策之一。1913年12月,张謇出任中华民国农商总长,他于1914年3月开始拟订《条例》,并随之颁布实行,该条例共29条,该条例对承垦人和承垦权以及垦殖等问题分别做了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条例》是建国后颁布的行政级别最高的行业法规,规范了博物馆行业行为,是一定时期内国内博物馆发展方向的指导。深入解读《条例》与之前《博物馆管理办法》的不同,有助于掌握博物馆发展动向。《条例》颁布后,博物馆在展览、藏品、社会服务等方面要做何种调整,如何看待和实践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等系列问题,都需要认真探讨《条例》。  相似文献   

4.
酝酿已久的新《陕西省档案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正式公布,该条例自颁布之日起就进入了具体实施。这标志着我省档案事业从此步入了更为完善的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并将迎来科学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档案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1998年7月31日经湖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审议通过并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9月2日至3日,江西省广播电视厅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座谈会。厅党组成员、各地市广播电视局和省电台、省电视台、省有线电视台等单位及厅机关部分处室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大家学习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广电部有关会议精神,对《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推进我省学习、宣传、贯彻《条例》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李立功厅长作了总结讲话,部署了下一阶段学习、贯彻《条例》的工作。大家在座谈会中一致认为,《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  相似文献   

7.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公布实施,必将对企业档案管理和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调查显示,《条例》实施率不高,知晓度有限,学习过《条例》的人员不足四分之一.多数人认为《条例》对企业档案工作有影响,且有利;但对档案保密是否有利存在分歧.档案工作人员与普通职工的态度并无明显差异,应予以关注.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进行专题培训,开展调查与研究,做好企业档案指导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和企业信息保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11日、12日及13日,国务院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三个《条例》均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中国在反倾销  相似文献   

9.
《新上海档案》2005,(12):4-6
[本刊讯] 新修改的《上海市档案条例》已于2004年11月召开的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配合《上海市档案条例》的修改和重新颁布施行进一步推进档案法制建设提升档案工作依法管理水平,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再攀新高峰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于2005年9月28日颁布了《关于深入贯彻实施(上海市档案条例)推动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深入贯彻实施《上海市档案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推动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重要意见:  相似文献   

10.
《传媒》2020,(1):15-21
一、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2019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通知指出,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制定颁布《条例》,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标志着宣传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陈能华  张轲 《图书馆》2011,(5):88-89,95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称《条例》)在湖南省的实施情况和湖南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推动湖南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因素之所在,主要包括公众意识、政府责任、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推动四个因素。最后提出应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建设、配套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以促进我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遇。公共图书馆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应依法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赋予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分析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实施效果评价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我国公共文化和法制化建设、图书馆立法环境以及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因素,深入分析《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的实施效果,并提出地方图书馆立法应把握修订的最佳时机,构建地方图书馆法律体系及加大法规宣传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档案部门带来的机遇和提出的挑战,以及如何以<条例>为指导,提高档案部门服务功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维护公众阅读权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职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使公共图书馆成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重要平台。由于图书馆界对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认识不到位,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山东省部分公共图书馆为例,对其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提出深化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梳理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过程。详细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原则、责任主体、公开范围、公开程序、相关责任和救济措施等重要条款的内容。评述了该条例在遏制腐败、保障公民权利、促进政府执政理念转变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指出了它在基本原则、明确规定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行政机关权力缺乏制约以及相关法律不配套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整合服务的方向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图书馆是从事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的专业机构,也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应该依法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赋予的社会责任。对海量政府信息进行科学的组织和整合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能力。合作共享是图书馆人的职业信仰和核心价值。在政府信息整合服务方面,公共图书馆应该采取共建共享的策略,通过专业化管理提供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公益性图书馆网络传播豁免诉求及其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就2005-2006年在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法规立法工作进程中,是否应当为公益性图书馆设置网络传播合理使用豁免条款引发的争议问题,从著作权立法基础、原则和现实需求等方面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设置该条款的合理性,阐述图书馆界对馆藏作品网络传播的核心诉求,以促进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新的业务和服务方向。与国外成熟的政府信息服务体系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差距。美国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起步早、发展成熟,文章从相关法律、标准制定、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开展政府信息服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are adopting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FRT) to improve public services and law enforcement. Pas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uch applications may result in discriminatory effects and threaten privacy. This study shines light on the question of what drives public opinion regarding FRT in different socio-political contexts. Based on an online survey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is study finds that citizens in China, Germany,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differ in their acceptance of the official public use of FRT. China has the highest approval rates, Germany and the US have the lowest, and the UK lies in the middle. Our results show that people are generally more willing to accept FRT in public spheres when they trust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believe the technology should be manag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have an affinity for technology. People's awareness of a country's previous history of surveillance further shapes their perceptions of FRT. Across all four countries, we also show that privacy concerns, especially of FRT compromising one's privacy, have the biggest influence on respondents' attitudes. Expanding on existing research into FRT acceptance and usag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olicymakers urgently need to address the current regulatory vacu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