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文心 《出版参考》2008,(10):8-10
出版集团上市是当前出版业的热点,热得能让人听到开水沸腾的声音。一方面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成功,成为出版业内的首家上市公司,四川新华文轩紧随其后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发行集团,辽宁出版传媒则公开上市,开了内容与经营整体上市的先河。中国出版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集团等十多家出版发行集团都公开声称打算采用各种方式上市,还有许多出版集团在默默运作,暗中发力,为能早日上市做准备。另一方面各种对出版集团上市的议论风生水起。有人认为出版集团并不缺钱没必要上市;有人认为出版产业利润增长乏力,是微利企业,上市后无法回报股民;有人认为出版业的目标是提供优质的文化而不是一味地赚钱,有人认为出版集团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上市;有人认为并不一定做大做强才能赢利,小而强照样能赢利;有人认为出版集团上市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市场主体,改变当前出版集团政企不分的现状;还有人认为出版集团上市是好吃难消化,出版集团融来的资金只能用于主业发展,而且财务必须透明,这对出版集团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到底哪种说法更有道理?出版集团该不该上市,出版集团上市需要做哪些准备,出版集团上市后该干什么?笔者就这些问题请教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董事长陈昕。  相似文献   

2.
出版企业上市,一则可以通过融资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并购中小企业、联合重组组建合资企业等行为提供金融支持,二则出版企业上市从某种意义上为出版行业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性,上市后的出版集团可以通过交换股权等方式和其他行业合作,既有助于规避政策、行业、地域等壁垒,又能以较低成本实现出版集团的迅速壮大和立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已上市的多数传媒集团业绩表现乏善可陈,有的还弊案缠身。我们认为,这种状况源于中国出版业的特殊性,出版集团在寻求上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一些内生矛盾的困扰,包括宏观政策目标与微观企业目标之间的矛盾、内容管理与公司制运作之间的矛盾、上市公司的普遍要求与出版集团自身素质之间的矛盾等,正是这些矛盾影响了传媒企业的上市进程和业绩表现。只有正视这些矛盾,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克服,才能确保出版集团上市工作的健康进行。  相似文献   

4.
出版集团上市是当前出版业的热点,热得能让人听到开水沸腾的声音。一方面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成功,成为出版业内的首家上市公司,四川新华文轩紧随其后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发行集团,辽宁出版传媒则公开上市,开了内容与经营整体上市的先河。中国出版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集团等十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上市的多数传媒集团业绩表现乏善可陈,有的还弊案缠身.我们认为,这种状况源于中国出版业的特殊性,出版集团在寻求上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一些内生矛盾的困扰,包括宏观政策目标与微观企业目标的矛盾、内容管理与公司制运作的矛盾、上市公司的普遍要求与出版集团自身素质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6.
出版产业的繁荣和发展需要冷静思考和科学决策,片面追求规模化、市场化的出版传媒集团上市热潮值得反思。应科学规划出版集团上市之路,正确处理总量与质量关系,正视资本扩张冲动,警惕“主业漂移”现象,同时以募投方向为抓手,实施产业区域规划战略。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性的金融海啸袭击下,各地出版集团上市的热情依然如火如荼,对此现象业内外却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整个股市一败涂地,还谈什么上市,上市也很难募集到资金;有人认为,我现在日子过得好好的,何必要将手中的利润分给别人呢?全世界不是还有很优秀的出版企业没有上市吗?也有人认为,全国出版集团纷纷上市这是出版界的一场大跃进;结论是中国的出版企业不可能都成为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8.
2010-2011年,是我国出版集团上市的热潮期,先后有5家出版集团登陆股票市场实现上市.公开上市是出版集团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从出版企业上市利弊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出版集团的现状,并对出版集团的融资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图书与影视之间强烈的市场共谋性,刺激了出版产业与影视产业的融合。本文通过对比9家上市出版集团公布的最新年报,分析图书出版集团的影视投资策略及其短板效应,并提出媒体融合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2008年,对于中国出版业和江西出版集团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的十七大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中央高度关注出版产业发展和出版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第一次明确内容产业可以上市,并给予优惠政策;第一次明确国有企业可以参股出版企业,各出版集团纷纷寻找新的战略合作伙伴;第一次由中宣部牵头评选、国家财政重点扶持文化企业30强,其中包括出版企业10强。这些都是利好政策,也是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出版业的资本运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2007年起,资本运作成为出版业的主话题之一.上海新华传媒是我国出版业第一家借壳上市企业,辽宁出版传媒通过IPO形式以中国出版第一股实现上市.2008年4月,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举办主题为"资本市场与出版产业未来"的高层论坛,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出版产业融资的制度瓶颈与出路,国有资本在出版业的控制方式、代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出版产业的资本运作与政策规范、文化产业的融资经验与启示、资本市场与出版产业的未采等问题.这一年还有几家出版集团表达了上市的意愿并着手运作,成为出版集团发展新态势.资本意识日益觉醒的中国出版企业,萌生了强烈的进入资本市场实现资本运作的欲望与冲动.然而,进入资本市场需要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丛挺 《现代出版》2013,(1):31-35
本文对我国24家出版集团网站的企业概述进行了内容分析,从整体上客观把握当前国内出版集团的发展理念,同时发现上市类与非上市类出版集团在发展理念上存在较明显的异同,并探讨了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版业的集团化建设正在经历变革,在此过程中,从体制上对出版集团的运转进行梳理,对其加以制度保障无疑是重中之重.本文从出版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关系、与出版社等出版发行企业的关系、与新闻行政管理机关的关系、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关系四个角度对出版集团改革中可能或已经浮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徐升国 《出版参考》2005,(3X):12-12
我国新一轮出版集团建设从1988年开始,经过6年的摸索,在2004年开始获得突破性进展,其标志就是集团开始实质性地从事业性质向企业性质转制,其中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四川新华发行集团等还开始向多元化投资的股份制集团转型。北青传媒的上市、为试点集团的直接上市发行股票闯开了一条新赂。预计在2005—2006年,新闻出版业集团的上市公司将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15.
出版集团上市热潮在最近几年内会不断升温,这是中国出版产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出版集团改善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迅速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除  相似文献   

16.
推进出版集团整体上市是现阶段我国出版集团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近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2012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将深入进行,在推进报刊改革的同时,还将推动出版传媒企业的集团化建设和上市融资.[1]对于准备上市的出版单位,如何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上市模式成为目前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将现有我国出版集团上市模式进行归类梳理,以期为未上市出版集团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现代出版产业的成熟是因,而出版集团的应运而生是果。出版集团不能解决出版产业体系本身需要发展、需要成熟的问题,相反,集团化恰恰是产业成熟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在我们满怀热情抓出版集团组建、扩张,甚至上市融资的同时,应该不要放松出版产业的整体建设,不要超越发达国家几十年、上百年商业出版的历史进程,一厢情愿地模仿他国模式,为做大而做大,为集团而集团。  相似文献   

18.
《传媒观察》2008,(3):64
重庆出版集团日前获批筹备上市,成为中央文改办和新闻出版总署首批推荐上市的全国13家文化企业之一。据介绍,该集团将全力打造成集图书报刊、数字多媒体等为一体,有较强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的综合出版传媒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内影视企业的活力得到极大释放,行业内部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因此,不少企业开始通过上市来谋求长远的发展,并且积极利用上市募集资金拓展及完善产业价值链,但是其利用情况及效果却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华谊兄弟与橙天娱乐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分析,对上市影视企业如何有效打造产业价值链作了实证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出版业在经历了市场化、集团化等一系列改革之后,出版集团开始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上市融资。上市是出版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推动出版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制度,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且有助于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规模化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