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1998年开始,在中央和新闻出版总署的统一领导下,中国出版业大规模地开展了组建出版集团的活动.经过数年的实践,目前各地组建出版集团的活动已初步告一段落.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从2003年7月开始,以中办21号文件和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我国的出版集团又在全面酝酿新的改革行动.在这些年组建集团的活动中,关于组建集团及集团运作方式始终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2.
文心 《出版参考》2008,(10):8-10
出版集团上市是当前出版业的热点,热得能让人听到开水沸腾的声音。一方面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成功,成为出版业内的首家上市公司,四川新华文轩紧随其后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发行集团,辽宁出版传媒则公开上市,开了内容与经营整体上市的先河。中国出版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集团等十多家出版发行集团都公开声称打算采用各种方式上市,还有许多出版集团在默默运作,暗中发力,为能早日上市做准备。另一方面各种对出版集团上市的议论风生水起。有人认为出版集团并不缺钱没必要上市;有人认为出版产业利润增长乏力,是微利企业,上市后无法回报股民;有人认为出版业的目标是提供优质的文化而不是一味地赚钱,有人认为出版集团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上市;有人认为并不一定做大做强才能赢利,小而强照样能赢利;有人认为出版集团上市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市场主体,改变当前出版集团政企不分的现状;还有人认为出版集团上市是好吃难消化,出版集团融来的资金只能用于主业发展,而且财务必须透明,这对出版集团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到底哪种说法更有道理?出版集团该不该上市,出版集团上市需要做哪些准备,出版集团上市后该干什么?笔者就这些问题请教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董事长陈昕。  相似文献   

3.
出版集团上市是当前出版业的热点,热得能让人听到开水沸腾的声音。一方面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成功,成为出版业内的首家上市公司,四川新华文轩紧随其后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发行集团,辽宁出版传媒则公开上市,开了内容与经营整体上市的先河。中国出版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集团等十  相似文献   

4.
自从出版业改革步子加快以来,各地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纷纷进行规模扩张,希望做大做强,迅速成为中国出版业乃至世界出版业的"航母"。继2001年底湖南出版集团借壳丹东化纤上市由于"政策障碍"无疾而终、借壳"诚成文化"上市再度受挫,2006年10月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借壳"联华超市"上市,成为"新华传  相似文献   

5.
尽管我国组建出版集团进程已经走过了6年的时间,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出版集团还没有真正完成从简单的“物理结合”向“化学反应”的转变,集团规模的扩大仍然主要是低水平的数量增加,而没有进行根本性的业务整合,原先的粗放经营色彩也并没有褪去。  相似文献   

6.
2010-2011年,是我国出版集团上市的热潮期,先后有5家出版集团登陆股票市场实现上市.公开上市是出版集团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从出版企业上市利弊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出版集团的现状,并对出版集团的融资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其它     
《出版经济》2004,(10):7-7
据《上海新书报》报道,上海发行集团日前改制,从国有独资变成国有多元,由上海精文投资公司,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和文广影视集团等5家企业共同持有股权。改制后上海发行集团还将出让股份,建立混合所有制股份企业并将争取上市。  相似文献   

8.
辽宁出版传媒成功上市,江苏凤凰出版传媒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也将陆续上市,深圳发行集团进入上游出版领域,江西出版集团、吉林出版集团兼并重组中央级出版社等消息不断传来,回首近  相似文献   

9.
《出版视野》2006,(2):19-20
3月8日,重庆出版集团向下属各部门下发了《重庆出版集团关于开展“管理增效年”活动的通知》(渝出集[2006]18号),这标志着集团在2006年开展的“管理增效年”活动已进入全面推进和具体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业发展的瓶颈——新华书店改革滞后应引起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意思的是在决策部门和理论界开出的又一帖药方——连锁经营的问题上,实践结果所暴露出的几乎是同样的顽疾:在集团建设中一直都未能解决的地方保护主义、贸易壁垒的问题,又一次顽强地表现出来了。新华书店首先必须尽快从出版集团中脱离出来。中央明确指出,出版集团属于事业性质,发行集团属于企业性质,两种性质的东西如何可以捏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李增彩  徐宁 《新闻世界》2010,(12):122-122
2009年是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年,出版社纷纷改事业编为企业制,全国的出版社分批进行改制,改制后的出版社分地域或者跨地区组建出版集团,以出版集团、时代集团以及凤凰集团为代表的出版集团纷纷上市,实施‘‘走出去”战略。本文试图在文化体制改革和组建出版集团这两个背景下,对出版集团如何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发展特色产业、“走出去”、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收、政府角色定位等问题进行思考,以期给出版集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08,(12):4-4
据新华网:记者日前从甘肃省读者出版集团了解到.这个集团已经在两个月前选定券商着手上市工作,这意味着《读者》这个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已经启动上市步伐,《读者》的品牌效益有望被资本市场放大。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我国组建出版集团进程已经走过了6年的时间,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出版集团还没有真正完成从简单的"物理结合"向"化学反应"的转变,集团规模的扩大仍然主要是低水平的数量  相似文献   

14.
读者出版集团是以原甘肃人民出版社为基础转制成立的出版集团,成立于2006年.经过三年的改革发展,2009年集团作为主发起人发起成立了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至2011年6月,读者出版集团完成了初期体制改革任务.而今,在内部制度体系基本健全、规范运营一年的基础上,读者出版传媒公司又启动了上市工作.读者出版集团的改革之路,历经坎坷,终上坦途.  相似文献   

15.
现代出版产业的成熟是因,而出版集团的应运而生是果。出版集团不能解决出版产业体系本身需要发展、需要成熟的问题,相反,集团化恰恰是产业成熟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在我们满怀热情抓出版集团组建、扩张,甚至上市融资的同时,应该不要放松出版产业的整体建设,不要超越发达国家几十年、上百年商业出版的历史进程,一厢情愿地模仿他国模式,为做大而做大,为集团而集团。  相似文献   

16.
利用集团优势加快事业发展──江西出版集团的发展与战略构想熊向东集团组建后的发展宏观:健康有序江西省出版集团自1993年4月12日成立以来,从宏观来看,由于组建与运作比较规范,组建后的发展,始终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前进。集团的组织与管理,实质上是一个国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出版集团上市已经有N个人发表过N种意见了,本文的立意是把各种意见归纳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关于出版集团上市的种种议论都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出版集团上市该不该,二是出版集团上市以后干什么。一、出版集团上市该不该出版集团上市该不该这一命题本身  相似文献   

18.
王琦 《出版参考》2016,(8):51-52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传统的纸质出版业逐渐向产业化、数字化、全球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发达的欧美国家在20世纪末开始向数字化出版转型.我国一些完成改企转制的大型出版集团从21世纪初开始也纷纷发力数字出版业,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05年开始制定数字出版战略,建设“中国数字出版网”;广东省出版集团2009年启动了“电子书包”项目;江西出版集团2000年开始与北大方正Apabi、书生、时代圣典等技术提供商开展合作,计划实现数字化出版流程管理、数字化内容管理、网络销售等,实现从传统的出版物提供者向数字时代内容服务商转型;安徽出版集团推出数字出版及新媒体业务,建立“智慧校园”和社区数字网络教育系统,2010年开通“时代e博”网上教育平台;陕西出版集团、重庆出版集团等也纷纷开拓数字出版领域,全国形成了十大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出版产业成为新闻出版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已上市的多数传媒集团业绩表现乏善可陈,有的还弊案缠身。我们认为,这种状况源于中国出版业的特殊性,出版集团在寻求上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一些内生矛盾的困扰,包括宏观政策目标与微观企业目标之间的矛盾、内容管理与公司制运作之间的矛盾、上市公司的普遍要求与出版集团自身素质之间的矛盾等,正是这些矛盾影响了传媒企业的上市进程和业绩表现。只有正视这些矛盾,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克服,才能确保出版集团上市工作的健康进行。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95年时任科学出版社社长的汪继祥就开始了转企改制的思考,2000年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成为第一批试点集团之一,2003年又被中央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4年10月集团转制实施方案得到中国科学院批准继而集团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2004年12月底集团核心企业清产核资结果得到国资委正式确认,2005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2005年6月"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顺利完成工商注册,踏上了按现代企业集团的运营模式运作的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