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0 毫秒
1.
我拍王效之     
虽说亚运会已结束数月,可是,其间的一次摄影采访却至今使我难忘。按计划,拍完亚运会开幕式的照片,我的报道任务就算完成。尽管我还想拍摄其它照片,可挂在脖子上的四个胸卡已无助于我在亚运村内的任何采访活动。虽然我向有关负责同志发了四页文传,申诉我在亚运村内寸步难行,也无济于事。一天上午,亚运会新闻发言  相似文献   

2.
宋玉红 《档案天地》2012,(12):10-10
父亲虽然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但父亲的音容笑貌却永远地定格在我生命的记忆里。为纪念父亲去世三周年时,我精心地把父亲生前的照片,一一整理成一本本专辑照片档案,每当看到父亲生前的照片,便使我不由地追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到新疆“七一”棉纺厂去采访了三次,报道新疆少数民族纺织工人的成长。这三次采访,使我对怎样拍好照片,得到一点启发。照片是在新疆“七一”棉纺厂的整经车间拍摄的。第一次去采访的时候,对于怎样充分反映所要报道的主题这个问题,我心里是没有底的。在车间里,我发现一个女工在一台机床上接纱头,动作敏快而又熟练,我就跑过去迅速地摄下了这个姿式(图一)。拍摄完以后,我联想到诗人对“巧织女”所描写的形象,感到刚才拍下的女工操作姿态是自然动人的。但是,有些同志看了底片之后,却认为这张照片上女工操作的动  相似文献   

4.
无意中,在互联网上发现一组照片:两位电视台记者在做现场采访,而在被采访者面前一米左右(电视镜头不会触及到的地方),有人举着一张大大的白纸,上面用粗笔写着被采访者“该”说的话。 发布这照片的人给它起了个不无讥讽的标题:《“照我写的说”》。网友对此发表了很多评论。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网友的调侃:“怪不得记者不采访我,原来嫌我是近视眼,隔得远看不见那纸上的字”。 看着网友的批判,身为记者的我很为照片上的同行抱不平:记者也是出于善意啊,那不是让  相似文献   

5.
甘做摄影苦行僧《宜宾日报》曾朗长大以后干什么?儿时我做过很多梦,但却从未想过要当记者,因为记者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的神圣和高不可攀。还记得我的第一张被报纸采用的照片,照片虽然拍得较好,但我始终没有勇气投出,是我的父亲帮我写好文字说明后寄出的。父亲在县...  相似文献   

6.
照相偶拾     
我今年常到书店租书看,很多书里有作者的照片,我从中发现一规律:作家照相一般是坐着照的。根据我的认识,当身份雷同的人们身上,不约而同却理由不明地存在一个小特点时,这一定是个坏毛病。我以后要是印书,不能跟他们一样,我得站着或是躺着。  相似文献   

7.
陈晋  大汉 《出版参考》2008,(12):52-52
在今天柏林洪堡大学主楼的一条长廊上,随意悬挂着很多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人物都是在各个领域里取得了重要成就的本校教授,其中的29人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诺贝尔奖得主。这是很多国家举全国之力都不能企及的一个数字,这29个名字却属于同一所大学。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图片中,一张照片令人印象深刻:刘翔在前面飞跑.记者们在后面追,前奥运跨栏粒军将他们轻松甩开,身后的记者仓皇而无奈。这幅照片,成为当天很多报纸的头版图片或者重点图片。然而,另一幅照片虽也来自一位红人,却容易被人忽视,就是犀利哥面对记者追问失控流泪的照片——照片上没有其他人。  相似文献   

9.
在报刊上刊登的非事件性新闻照片中,有相当数量的照片“千人一面”、“似曾相识”,说它是真的,又透着假,说它是假的,却又有过这样的事实,真真假假,总感到它与现实生活有一段距离。我把这些既不算是照片“绝症”——假照片,却又能让读者提出疑问的各类真真假假照片中的毛病称之为新闻摄影的“常见病”,并把它的“病因”归类试析如下: 一日按图索骥。这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深入贫困山区,拍摄上千篇穷孩子想上学的照片,但最使人心动的是一位小女孩那渴望上学的希望目光。 1998年湖北发生特大洪水,几百名摄影记者在抢险一线拍摄了上万幅照片,但武汉晚报邱焰拍摄的“母女之情”成为最具感人的照片之一。 两幅照片都是重大题材,两幅照片视点却又那么小,两幅照片有众多记者拍过,给人留下记忆的也就是这几张,“我要上学”的照片引发了千万人的同情带来了“希望工程”,“母女之情”唤起了万众一心战胜百年  相似文献   

11.
我面前放着一张照片,那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京剧史》首发式时,我与该书总主编马少波老师的合影,时间是1999年11月18日上午。拍摄这张照片的是与我同去北京出席首发式的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高春明先生。这张照片虽然不算很老,但至今也有近十年了。这张照片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相似文献   

12.
远离"孤独"     
我是偶然读到这组照片的——题为《东京的孤独者》,作者是美联社摄影师戴维·古腾费尔德,获今年"荷赛"日常生活类组照一等奖。这是一组拍摄特殊人群的纪实照片,读了,心里很想说点什么。但是,很长时间,我怔怔地面对它,却哑然无语。我感到照片里的每个主人公都不想与我说话。他们有的把背影给了我(见附图一),有的正离我远去,有的低着头;惟一一位面对着我的,还用耳机塞住了耳、用口罩盖住了嘴(见附图二)……  相似文献   

13.
报纸的编辑偏爱耸人听闻的新闻照片,这类照片会很快采用,而且不至于被丢弃。但是,在送到报纸的大量照片中,并不都是这类照片。那么,怎么从中选择可以使用的照片,这就要看编辑如何掌握辨别照片的原则,或者划分照片等级的尺度了。有了选择的标准后,编辑就能更好地判断照片,而且可以说服别人接受他的意见。但遗憾的是,很多照片是由一些凭直觉的人来选用的,他们并不能说清判断的理由,这就使选择照片的标准受到影响。据我在全国报纸或地方报纸选用照片的经验,凡每幅能用的照片,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14.
版面工作失误很多,只不过见诸于报端的失误不多见。因为一张版样拼出后,要经过工厂校对组、版面检查组、版面组、社领导等几道关口把关,绝大部分失误都在见报前消灭了。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我想把这些“家丑”扬一扬,对自己、对同事、对广大通讯员来说,都可能是有益的。3月23日,军报三版在头条位置刊登了一组题为《黄河救人》的照片。因为是一组难得的现场抓拍照片,所以版面处理得很大方,用一幅大照片附带3幅小照片,特别引人注目。可是,照片见报的当天,就有读者反映,这组照片可能是假照片,是事后摆拍的。因为从画面上看,落水儿童光着身…  相似文献   

15.
操作电脑时,不小心把两年来保存在电脑里的照片全弄丢了。那些照片,有我的旅游照、儿子的生日照,还有全家福,我心疼至极。下载了数据恢复软件,弄了一天,还是无力回天。我叹息着对儿子说:最可惜的是那些记录着你成长的照片!没想到,儿子笑着说:丢就丢了,照片虽然没了,我不是活蹦乱跳地站在你面前吗?儿子的幽默,一下子把我逗笑了,不由得想起好友丽。丽和她男友在一起很多年,一直同居,没有结婚。原本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丽,为了爱,努力练就了一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由于编辑的不断努力,在我们的新闻照片中,出现了很多好的照片说明。但也有一些照片说明写得思想性不强、不够鲜明生动。要写好照片说明,必需作多方面的努力,首先要有明确的报道思想,但也必须掌握方法。我以为在新闻照片中,适当地引用史料、民歌和古诗是提高照片说明的思想性,并且使照片说明鲜明生动的几个方法。先谈引用史料的问题。一般新闻照片都要交代新  相似文献   

17.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上面说的是同一天报纸的一、三、七版登我拍摄照片的事实,我称之为“137”。一天中登了三幅照片。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但是有必然性才会有偶然性。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初夏,我赴美探亲访友期间,经常翻阅当地报纸;今年奥运会期间,旅美友人又多次寄来很多报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图多、图大、图的色彩。重视图像已成为美国报纸版面发展的一个趋势。照片:创造瞬间的吸引力照片,它为一天的新闻制造气氛,它诱使人们去读一条本来可能会被忽略的报道,它刺激视觉吸引读者去买一份报纸。在美国报纸组版编辑中,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忘记图片的价值。”因为照片在版面上可以造成一  相似文献   

19.
《我好想爸爸妈妈》这组照片荷赛获奖之后,网上有同行表示对这组照片"看不懂",也有人觉得这是"摆拍"的。我觉得,有质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当时我纯粹是想给孩子拍张照片留个纪念。之所以选择用了教室背后那些已经用了十多年的玩具做背景,或许是因为,这个画面与我自己童年记忆中的场景比较像吧,尤其是那个木马。虽然是些冷冰冰的铁艺玩具,却存储了孩子们的童年岁月。  相似文献   

20.
铭记     
2001年11月南洋模范中学100周年校庆时,我出于对母校的感情,写了一篇《母校的教诲》刊登在校庆专辑上。校庆那天,我虽然因股骨胫骨骨折,手术后还不能行走,但在同志们的鼓励下,我还是坚持坐轮椅去了学校。校庆陈列室和专辑上展出和刊登了我1959年参加全国档案先进工作者会议时与周总理的合影照片,看到这些照片,很多往事顿时涌上心头。 上海刚解放时,我在南模高中尚未毕业,由于革命工作需要,遵照党组织决定,去市委党校学习,结业后马上参加了工作。1951年9月便调往市委统战部从事文书档案工作。我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档案工作者,当时刚从学校出来不久,未经专业训练,也没有工作经验。有时领导和同志们要查档调不出,急得团团转。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我鼓起勇气,知难而进,努力学习档案专业知识,边学边干,干中再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