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公共图书馆为例,运用文化权利、政策过程理论对我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展开政策检视和反思。研究发现,免费开放政策取得重要成效,但亦存在问题:恒定的经费补贴量难以满足免费开放后文化供给量和服务量的增长;经费分担机制未完全落实;按行政层级设计的补贴标准难以关照到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需要;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缺失,政策激励约束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动态的政策调整和优化未能及时跟进,中央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支出责任与财力不匹配以及政策成本高于收益。因此,建议完善分类资助标准,设计多重综合标准;建立完善经费保障的动态调整机制,创新财政保障方式;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形成激励约束机制。表2。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2.
自2011年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以来,读者数量不断增加,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也在与日俱增,这些都加大了公共图书馆的运行成本.以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经费现状为切入点,指出各地方财政的差异和公共图书馆运行成本的负担,试图从专项拨款、法律保障、公共图书馆联盟、社会力量、监管与评估五个方面建立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经费的多元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两个维度规划了公共文化建设。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要突破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在落实免费开放政策过程中,首先要完善和发展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的内容、范围和项目;其次要探索建立真正落实公共图书馆经费分担机制的约束制度;第三要健全和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评价体系。公共图书馆要抓住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这一机遇,继续推进总分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积极探索资源的整合、集成、共享模式;普遍开展流动服务,促使服务体系进一步走向完善;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化水平。公共图书馆还要抓住"十二五"时期国家实施公共数字文化三大工程的契机,实现数字资源建设和远程服务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公共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是适应潮流、顺应民意的重大改革和战略举措.结合朝阳市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实际,对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作了基本研析和论证;探讨了服务资源、经费保障、管理模式、职业素养等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免费开放: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结合2011年文化部关于公共图书馆全面免费开放的决定,阐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对读者提供平等、免费服务的曲折历程,探讨了免费开放政策实施的历史必然性,对免费开放新形势下图书馆健全管理制度、升级读者服务水准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全面免费开放政策的出台彰显了图书馆服务的均等性原则,对于满足全体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文化阅读权利提供了重要保障。回顾公共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向一般民众和弱势群体免费开放是其不懈的追求。从国外公共图书馆的经验来看,提供特色服务是保障弱势群体阅读权利的重要方式。当前,公共图书馆应重视弱势群体的阅读需求,在坚持免费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念革新、分层服务、馆藏建设等方面强化特色,构建弱势群体阅读权利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公共物品视角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实行收费服务.而作为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实行收费服务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基本服务上免费开放是完全必要的,应从社会、政府、图书馆和读者4个角度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社会各界应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以解决公共图书馆的经费问题;政府应利用法律手段以保障公共图书馆的经费供给;图书馆界应建立地区公共图书馆联盟以共同推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广大读者必须提高文献资料利用率以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公共图书馆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文化设施,应贯彻执行免费开放政策,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部7个集中贫困地区和两个国家特殊政策扶持片区中25个贫困县实地调研表明:受自然、社会和财政保障机制的影响,当前西部贫困县公共图书馆建设存在诸多"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财政投入等基本指标与全国县级图书馆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人员经费、文献建设经费与服务支出结构极不合理,基本服务均等化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等。财政转移支付作为国家平衡区域财政能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重要的财政工具和政策手段,应更好地发挥其"兜底"保障功能。构建以基本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以财政转移支付为手段、以"客观因素"为测算依据的贫困地区图书馆财政保障新机制是推动西部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对图书馆免费开放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图书馆由传统的收费服务转入免费开放后面临的读者激增、运行成本增加、管理难度加大等一系列新问题,从运行经费保障、读者管理措施、文献供求矛盾、服务质量保证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便于图书馆免费开放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柯平 《图书馆》2011,(3):1-5
针对全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新一轮热潮,从理论的视角探讨免费开放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概念,寻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理论依据。免费开放既涉及公共服务、公共文化等相关理论,也涉及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服务的相关理论。提出建立由政府、公共图书馆和公众组成的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立体化模式,并提出从政府、公共图书馆和公众三个方面的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杭州图书馆一直在探索并切实践行"平等、免费、无障碍"的公共服务,以保障每个人能平等地享用图书馆服务。杭州图书馆努力建设"平等、免费、无障碍"的杭州地区图书馆联盟,"关注弱势、个性化服务"的杭州盲文图书馆,"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的杭州图书馆新馆,"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的杭州数字图书馆及开展"贴近民众、贴近生活"的读者活动,这些无不体现了公共图书馆的包容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免费开放:理论追寻、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免费向社会开放是公共图书馆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神的体现.本文梳理、总结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理论研究脉络和成果,回顾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的百年历程,并从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实行科学管理、合理调配资源、加强宣传引导五个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保障图书馆经费投入、人性化建筑环境、转变服务理念、管理模式以及延伸服务等方面就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策略谈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从公共物品角度看图书馆收费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金 《图书馆杂志》2006,25(3):44-47
本文从公共物品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现实说明图书馆必须保持公益性形象,不能推向市场。这决定了图书馆收费不能以市场为原则,要坚持免费服务原则。但从公共物品的角度看,图书馆的部分收费是有其合理性的。最后作者通过对其他公共物品收费方法的借鉴,对图书馆如何规范收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至今,我国图书馆证由面向传统文人发展到面向社会大众,由签名领券发展到凭个人有效证件办证,由收费办证发展到免费办证,由纸质卡片发展到智能IC卡,完成了向图书馆服务现代化、自动化、集成化的转变。从图书馆证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经历了从贵族走向平民,从精英走向大众,从有偿服务走向免费开放,从区分服务、重点服务走向普遍均等服务的过程,体现了对民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日益关注和对读者图书馆权利的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7.
美国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制定学校图书馆服务相关标准,到2007年共出台了九个全国性学校图书馆服务标准文件,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反映出美国学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脉络。在此过程中,ALA、AASL等行业协会发挥重要作用,图书馆服务和馆员价值得到彰显。具体呈现出以下特征:1学校图书馆服务根据教育改革需要进行调整,保持对学校教育的贡献度;2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统一,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3与行业协会的成熟和馆员专业化发展相辅相成。本文呼吁我国的研究者和教育管理部门关注中小学图书馆服务标准的确立,重视学校图书馆服务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乱收费损害了自身的公益形象。图书馆制度性收费和非制度性收费的合理性是有边界的,不能随意跨越。图书馆收费要重返规范、合理的道路。图书馆服务应最终走向免费服务。  相似文献   

19.
免费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需求的体现。文章在分析公共图书馆零收费服务的必然性基础上,介绍了推动零收费的几个因素,并就如何合理设计公共财政提出了投入保障底线、服务成本调查核算及举办服务免费听证会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