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得益于新媒体的发展,突发公共事件在受众中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新媒体让受众对突发事件的接收方式和反应处置上发生了变化。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在推动突发公共事件的消解、处置、服务方面能发挥出独特功用。  相似文献   

2.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社会发展速度和科技迭代速度不断加快,新媒体技术作为新闻传播行业的核心,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和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将新闻传播带入数字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的广泛应用,无疑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拓宽了信息传播的途径,提升了新闻传递的质量。新媒体技术为新闻传播行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挑战。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新媒体技术的概念,总结新媒体技术的典型特征,以新闻传播行业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必要性为切入点,进而剖析当前新媒体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社会上各种消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社会上的各种热门事件,抖音、微信、微博等不断传播,而且几乎是在事件发生之后的第一时间内就可以传递到任何有网络的地方。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也发生了技术性的变革。如今,新媒体等被广泛地运用,使新闻传播进入了全新的数字信息化时代,也为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媒体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新媒体技术就是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其对信息进行传播,拓展了新闻传播的途径,增强了新闻传播的速度。新媒体技术为传统技术带来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所以只有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新闻传播的发展。本文从现代信息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剖析了现代信息传播新媒体技术给传统媒体带来的生存困境及发展对策。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应用于信息传播的背景之下,只有积极拥抱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才能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势,融入信息化时代的大潮中。  相似文献   

5.
伴随新媒体形式的不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文化现象的弹幕逐渐出现在大众范围的传播环境之中。弹幕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之一,也证明了网络世界受众共享行为的一种可能性。基于此,提出新媒体时代弹幕文化对新闻传播的意义分析,具体表现在增强新闻传播评论的直观性,实现交互性的新闻媒体传播叙事,增强受众的娱乐性以及有利于公共话语平台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今的新媒体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中。人们的生活也逐渐融入了新媒体技术。部分传统传媒环境的阵地,逐渐遭到新媒体蚕食。新媒体环境也不断地影响着报社新闻传播工作,并且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社新闻传播的功能也在不断改变。本篇文章就对新媒体环境报社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发展方向提出良好的策略,发挥其报社新闻传播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当下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发展,新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不断改变着传媒生态、传播模式和舆论格局,也对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立足于新媒体环境,探析我国高校在新闻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和剖析西方及其它新闻名校的经验,为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以期能够培养出优质的"新媒体"人才。  相似文献   

8.
钟之静 《今传媒》2016,(10):126-128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者间的关系变革,带来了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创新。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革新势在必行。本文在阐述新媒体对我国教育传播模式带来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境,进而从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提出了教育革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5,(19):52-56
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带动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公共危机事件日渐频繁。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剖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政府新闻发布变革的背景,以大众传播学中受众分析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对政府新闻发布需求的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新媒体环境下扩大政府新闻发布的公众参与进行了策略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自身的开放性与互动性特征,可以将群众的观点最大程度地表达出来,赋予了新媒体更强的社会属性。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媒体对新闻传播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主体、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加剧突发性新闻的不确定性等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突发新闻的角色定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而分析了新媒体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的作用,最后针对新媒体社会责任的表现、缺失原因以及增强新媒体社会责任感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社会经济正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进步速度飞快,对新媒体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新媒体的数量越来越多,消息的传播速度也得到了提升。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新媒体与新闻传播将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新媒体可以发挥其优势,提高信息传播速度,让新闻信息具有更高的影响力,同时使人们对新闻有更高的兴趣,实现新媒体与新闻传播的共同发展。本文针对现如今的形势和新媒体的优势,以及新媒体如何推动新闻传播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更广的传播范围,这不仅让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而且也让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互动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现象,对二者之间的互动现象做出研究与探讨,对于推动文学与新闻传播的发展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进行了论述,并对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与新闻传播互动中的新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一系列事件由于微博的介入改变了原有的发展轨迹。作为新媒体事件的特殊类型,微博事件不仅意味着事件传播平台的转换,同时也带来了对舆论生态和传统新闻生产常规的冲击。在这些转换和冲击中,有一系列议题值得关注:微博  相似文献   

14.
周斌 《今传媒》2013,(6):66-68
本文阐述了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特点,以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为例,分析了传统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问题,探究了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策略,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媒体报道的效果评估机制,加快媒体及从业人员的角色转变,以扭转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段诗萌  黄玲 《今传媒》2016,(3):122-12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手段与传播形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为新闻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高校新闻教育也应该应时而变,培养时代所需的新媒体人才.本文立足于新媒体环境,结合当下高校新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地方高校新闻教育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地方高校新闻教育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发展给了每个人发表言论的平台和机会,大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给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中,网民可以随时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内容的补充,给政府或企业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增加难度和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政府或企业在应对新媒体环境公共危机事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型技术被广泛运用,新闻传播已经迎来新的时代——新媒体大众自传播,这种新方式能让人们随时随地关注新闻事件的变化并发表自身观点,在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新闻大众自传播的优势,避免其劣势,是每一个新媒体工作者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只有更好地弘扬文化主旋律,引导人们正确判断新闻事件,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媒体迈向新发展高度,从而促进整个新闻领域的健康成长。本文以新媒体大众自传播特征为基础,结合当前大众自传播热点事件,重点阐述其局限性,并分析其具体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新闻信息的传播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社交媒体、移动媒体、共享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了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流,依据移动新闻信息平台用户不仅能随时随地地收看新闻信息,还能依据自身的新闻阅读兴趣进行个性化选择,便捷快速的阅览新闻。鉴于此,本文就新闻传播视域下互联网新闻媒体平台给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带来的影响展开分析,并如何根据互联网技术创新新闻传播模式打造新媒体矩阵突出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和结构也在不断变换,新媒体技术不但促进了新闻传播行业的转型,也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加深了信息传播对于受众的意义。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新媒体特点,并为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以及影响展开浅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20.
在媒体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往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在满足人们阅读需求的同时能够深刻体会新闻所具有的价值性.因此,在新时代,只有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加强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力度、创新新闻传播的模式才能促进新闻行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概况、论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