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人才济济的上海出版界,有不少编辑,不仅在本行为人作嫁、做“杂家”方面成绩卓然,成了名编,而且在其他领域术业有专攻,修成正果,成为名家。2003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策划了一套颇有新意的丛书《名家与名编——世纪初的对话》,请出他们中的几位,进行“名家”与“名编”的对话,借以反映名编的“业余”研究成果。雷群明——上海出版界一位备受同人推崇的资深出版人,得以将他从事编辑工作几十年潜心研究编辑学的所得、所悟付诸文字,撰成一本《编辑修养十日谈》。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台晚会都会有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节奏上的抑扬顿挫。就整场晚会而言,最容易被关注的往往是接近尾声处的所谓压轴节目,然而,就创作者而言,吸引观众继而留住观众的往往是晚会开场后的第一个“十五分钟”,——很多晚会导演称之为“黄金十五分钟”。  相似文献   

3.
金曙 《视听界》2001,(1):46-47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晚会曾有一个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它讽刺了一位为追求“轰动”而摆拍,导演“英雄母亲”行为与动作的电视记,看了让人深思,反真实的摆拍,背离生活的作假,是新闻报道中对人格的不尊重,自然会抽害新闻的可信度和人物的直实性, 这种做法会把“真的也写假了,真的拍假了”。  相似文献   

4.
项玫 《新闻记者》2005,(2):40-42
不久前的戛纳电影节上,DV电影的活色生香激起了普通人“人人可做大导演”的梦想。而对于画报编辑来说,当一名“导演”,则不仅仅是梦想。更是一种自我要求了。在一般报纸或杂志类媒体当中,图片往往是作为补充说明的作用而存在,画报则不同。由于画报“以图片解说新闻”的特性。图片在画报版面中往往起到了独立叙事的作用,可以说是记录新闻事件的主角。因此,画报的图片。无论在编辑手法还是摄影角度上。都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第14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颁奖晚会,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现场直播后,我们得到了全国各地电视观众和同行的首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作为一名电视导演,在构筑一台晚会时,如何  相似文献   

6.
对今年“春晚”的评价,名学、北大教授孔庆东的章比较有代表性,其中一句话:“今年的春晚尤其完蛋,总体水准已经降到了20多年来的最低点。”给我印象最深。据一家名网站的调查,70%的人认为今年的“春晚”不好看。为什么央视花大力气、大本钱办的“春晚”,评价会如此之低?许多人认为还不如平常的一台晚会。难道是导演水平低?不!能导“春晚”的导演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导。难道是演员水平低?可我们看看“春晚”的舞台,星光熠熠,大腕云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孙奕 《视听界》2011,(4):99-100
大凡晚会导演,都是“创意控”,在每台晚会的创作策划会上,都是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一台有新意的晚会,才是有生命灵动和艺术张力的晚会,才有可能人观众的“法眼”,在荧屏上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执导的2014央视春晚落下帷幕,主流媒体、网络声音褒贬不一,笔者试分析本届春晚的优劣。冯小刚曾任美工和编剧,也有多年的导演功底,但晚会导演与影视剧导演不同,晚会临场的调度、声光多媒体的运用等知识自成体系。冯氏想要打造一台融合影视艺术和舞台艺术的春晚,可谓具有雄心壮志,这一点,仅从冯氏春晚摄像机多机位设置和快速的画面切换就可以看出。多机位和画面切换,是电影拍摄制作的必须,给予观众观看表演的多种角度和景别,并且有重要的叙事作用。但笔者要说的,却是这种方式带来的一大败笔。  相似文献   

9.
据说,电影导演在影片拍摄之前,一般都要搞个“导演阐述”,对这部电影大体要拍成个什么样儿、怎样拍成理想中的那个样儿等诸多问题,加以阐释和说明,让整个剧组明白导演的意图,让每个演职人员心里都有个数。  相似文献   

10.
杨萍 《青年记者》2006,(24):46-46
当报纸编辑,一要会编新闻,二要会写言论,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不会写言论的编辑,不能视为合格的编辑。这是许多新闻前辈和同行的共识。如果说新闻是瓜的话,那么,言论就是瓜儿连着的那根藤;如果新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言论则是沟通绿洲的地下河;如果说新闻的力量在于事实,而言论的力量就是道理。因此当新闻向人们报告了“是什么”的时候,言论则是不时地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实话实说,我对摄影技术一窍不通,也从未摆弄过照相机。不懂摄影技术,不见得看不出新闻图片的好与差。生活中的道理有时就是这样简单:不会拍电影却会看电影;不会演节目却会欣赏节目;不会种庄稼,但人人都会挑挑拣拣吃自己喜欢的五谷杂粮。既然新闻与图片挂上了钩,文字与摄影总会有些相通之处。我把上夜班时对图片的所见所闻所思如实记录下来,也许一个“门外汉”的话,对于内行们来讲,听一听也可能有所裨益。一、夜班没有“关系图”“关系稿”,在新闻界里是个常用词组,到底有没有“关系稿”?回答是肯定的,有!尽管编稿、用稿全部…  相似文献   

12.
毕福剑 《视听界》2012,(4):68-70
不同晚会的文艺创作,好比日常生活中我们“量体裁衣”的过程。“体”即晚会主题,“衣”是晚会的表现形式。好的晚会需要灵魂人物来统领,这个人就是导演。好导演如好裁缝,运用所有原料服务于设计,用好每块料,精心打造“新衣服”。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实话”栏目的编,几个月的实践,有感动,也有感谢;有感慨,更有感愧。  相似文献   

14.
周兰 《现代传播》2005,(6):129-131
目前,在我国,在推出一部电影的同时、或前、或后,往往会出现一本或多本介绍电影的书,内容包括电影剧本、拍摄背景、导演思想、演员访谈、专家解读等等,一应俱全。这种电影书,我们姑且称之为“纸上电影”。比如,现代出版社有一个梦剧场系列丛书,就专门出版这种“纸上电影”,已出版了近五十本这样的书,其中有电视剧有电影,象《大腕》、《寻枪》、《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等电影都被搜罗在里面。每本书也即每部“纸上电影”的内容大致包括:电影剧本或电影小说、主创人员创作谈、剧组感悟、影片拍摄花絮、专家和观众的电影评论、大量的剧照和电影…  相似文献   

15.
记者“写稿”,编辑“把关”,这是新闻从业人员最为平常的工作。但是,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记者写稿容易,写“好稿”难;同样,编辑编稿容易,“把好关”却难。编辑稿件远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是简单的勾勾抹抹、删删改改,而是编辑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一名广播新闻编辑不仅要把好有形的“文字、音响”关,更要把好无形的“政治”关。  相似文献   

16.
新闻人物     
“如果我没有成为一名政治家,我一定是个出色的电影导演,或者至少是个电影评论家。” “我喝酒是因为医生建议我不要喝太多水,至于酒的味道,我认为法国酒天下第一。” “我坚持每星期骑马一到两次,从不间断。” 没有人会相信这些话出自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之口。但是,8月12日,近五十名韩国电视台和报纸的老板有幸目睹这位神秘领导人的“可爱”。金正日花了三个多小时在宴会上和这些人打交道,阐述他对从朝鲜导弹计划到美酒和女人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韩兮 《视听界》2012,(2):12-12
说“卖点”之前先举个未来时的例子。有这么一部电影,估计今年应该会上映的,打出的概念就是“荷尔蒙电影”。故事呢,大体是讲几个大波妹莫名其妙地进到了某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然后帮着当地的土著人解决了一帮外来掠夺资源的入侵者。如果我现在评价片子如何,那么多少有些不厚道,而且可能会担些不必要的责任,所以暂时就不谈了,这里只想谈谈此片主打的宣传卖点“荷尔蒙”,如果说得再通俗易懂些就是“大波妹”。  相似文献   

18.
4月7日晚,江西卫视播出了我省“十大井冈之子”颁奖电视晚会。节目时长仅一个小时,但却深深地激发了观众们的情感。在晚会播出同时,数千名观众通过手机互动短信对晚会予以好评:“晚会很精彩,动人,丰富!”“这是一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晚会!很新颖,我非常喜欢。”“很有特色,很受感动,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晚会一”……  相似文献   

19.
申可心 《青年记者》2016,(23):83-84
姜,文的电影,喜欢用自己的独家记忆展现历史,让观众以独特角度找寻历史教科书没有呈现出来的别样故事.目前,姜文共拍摄了五部电影,分别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五部电影里,姜文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中国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抗日时期,还有“文革”时期.电影的创作定会受到导演自身情感因素的影响,也会掺杂导演对这种历史时期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0.
“编辑”一词古已有之。由最初“收集材料,整理成书”,发展到今天,涵括了选题、组稿、编选、发行全过程,编辑的工作范围由单一的文案工作,前后延伸,覆盖了图书出版全部流程。编辑职业未来发展走向如何?笔者认为,编辑职能的丰富与延伸,同时带来了编辑力量的多点分散,处理不好势必影响编辑效果。只有打破分散,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整合,才能求得编辑工作最优化。而这需要在体制上完成从编辑到策划到出版人的转变。一、“编辑”的起源与流变“编辑”一词源远流长,殷商时期已经有“编”字,指串联龟册或简册的绳子;“辑”字本义为和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