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意义] 针对已有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之间的不一致问题,对该领域相关实证研究加以梳理和再分析。以明确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一般性因素在程度和方向上的差异。[方法/过程] 利用元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收集与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梳理和识别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关键因素。从移动图书馆的知识内容特征、技术媒介特征、用户个体特征和接受情境特征等4个维度构建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因素模型。[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感知有用性、任务-技术匹配、感知质量、感知易用性、便利条件、个体创新、自我效能、社会影响、主观规范和感知成本等10个因素。其中,感知成本和任务-技术匹配对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不显著,个体创新和自我效能对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最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最显著的变量。  相似文献   

2.
ICT设备因其便携性与普及性促进了多任务现象的发生,研究其发生机理有助于深入了解该现象本质。文章采用网络民族志、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到四类多任务情境下80个视频/图片样本以及16个个案访谈样本作为数据来源。从行为动机、情境相关因素、任务所需资源相关因素、行为结果评价四个方面构建并验证了多任务情境下ICT使用行为的描述框架,解释多任务行为发生机理,重点识别出资源互补型、资源竞争型以及资源交替+互补型三大类ICT使用行为。最后,从图书馆信息职业角度出发,提出环境、资源和服务三点思考,以更好地应对多任务行为对用户和信息职业人员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的适配程度决定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价值的大小。以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单元为逻辑起点,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探讨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并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办的毕业季活动和专题展览活动为例探讨情境对用户行为的作用效果。掌握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有利于调控和引导用户行为以及对移动图书馆情境的改造,实现信息行为与情境的匹配,进而提升移动图书馆开发、建设和利用水平,促进知识创新和服务增值。图9。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4.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密切相关。为有效提升移动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水平,特提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融合的构建思路:基于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接受特征,分析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融合单元和链式、域式、场式、流式四种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融合模式,并从理念、过程、模型三个层面探讨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融合机理。结果表明,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融合与用户信息接受行为适配是移动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核心和关键,可为移动图书馆场景式服务创新指明方向,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深入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密切相关。为有效提升移动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水平,特提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融合的构建思路:基于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接受特征,分析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融合单元和链式、域式、场式、流式四种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融合模式,并从理念、过程、模型三个层面探讨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融合机理。结果表明,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融合与用户信息接受行为适配是移动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核心和关键,可为移动图书馆场景式服务创新指明方向,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深入研究奠定良好基础。图6。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调研受众对学术出版数字化知识服务接受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本架构上添加新的研究变量,构建了学术出版数字化知识服务用户接受行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有效验证了技术接受模型中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意愿之间的假设关系,同时验证了学术出版数字化知识服务系统的相关性、交互性、权威评价性等外部因素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的作用,以及用户的创新性对用户行为意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民数字化贫困自我归因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通过对安徽东至县、甘肃天祝县和天津静海县农村数字化贫困田野研究的访谈文本数据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归纳出中国农村居民数字化贫困的常见归因类型:数字化能力、数字化努力、数字化情境和社会支持。数字化能力的缺失归纳为四种情况:数字化生理能力、数字化经济能力、数字化心理能力和数字化素养的缺失,这四种能力的缺失组合起来形成了数字化能力贫困的不同情形。数字化努力包含投入到数字化行为中的时间及基于此积累的使用经验。数字化情境是数字化贫困个体所处的信息基础设施、社会规范(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及传统认知)和运气。社会支持是数字化贫困个体从社会关系和社会机构中获得的物质支持与情感支持。本文构建了农村居民数字化脱贫动态模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数字化脱贫策略。图1。表5。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8.
美食社交媒体发展迅速,消费者接受程度和持续使用意愿为何,有必要找出影响在线美食消费的主要因素.此研究选择美食社交媒体消费者为调查对象,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并将外部变量网络口碑纳入研究模型,提出C-TAM-TPB整合模型,以检验美食社交媒体消费者持续使用影响因素研究.问卷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口碑、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使用态度是影响美食社交媒体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此研究结果可协助第三方美食电商平台和餐饮企业经营决策参考,具有理论和实务管理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厘清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影响因素层级关系,有助于提高政府开放数据公众接受度与使用效率,为我国政府开放数据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 基于情境理论和专家调查法提炼出影响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的13个因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辅助建模,构建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结果/结论] 结果显示,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包含5个层级,可划分为3个层次:表象层、中间层与根本原因层。表象层包括系统资源、任务紧急程度与平台操作;中间层包括需求明确程度、任务主题、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根本原因层包括文化程度、年龄、政策法规、社会影响与平台设计。  相似文献   

10.
移动商务用户采纳是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综合32篇相关研究文献中的数据,采用荟萃分析方法研究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易用性、感知的乐趣、感知的移动性、个人创新、信任、主观规范、感知的成本等因素对用户使用移动商务的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乐趣、信任、移动性和个人创新对用户采纳移动商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的成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感知的易用性和主观规范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利用数据库资源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参考技术接受模型提出研究模型及假设,主要对五所高校的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探讨用户利用数据库资源的满意度及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生在利用数据库资源进行信息查寻时,利用数据库的满意度受到数据库服务质量、系统使用便利性和用户感知数据库有用的正向影响;而感知数据库有用会受到信息对需求的适应性、用户自我效能和感知数据库易用的正向影响,感知数据库易用会受到系统使用便利性和用户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用户利用数据库查寻信息的意向则会同时受到用户感知数据库有用和用户利用数据库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还发现,用户的性别差异会带来用户感知数据库易用、满意度和查寻意向的显著差异,用户使用数据库频率的差异会对感知数据库易用带来显著区别,年级差异会导致感知数据库有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推进作用,因此,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行为研究一直是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技术接受模型是解释和预测人们对信息技术接受程度的基础理论中最为著名、成果也最为丰富的模型。文章对技术接受模型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简述,重点阐述技术接受模型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两类研究模式:"TAM++"研究模式和整合模型研究模式,最后结合各学者对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的观点,得出了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界在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界定上尚未达成共识。在以往对信息管理的研究中,不同类型的用户通常在动因、认知风格和行为模式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进行系统性解析和述评,并从认知科学、行为科学和设计学的角度提出数字悟性(digital savvy)的概念,建议暂时搁置对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学术争辩,从整合的研究视角出发跨越两者间单纯的二元对立,为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构念和研究方向。图2。表1。参考文献55。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有关实验结论为基础,阐述了用户在数字环境中的行为理论和行为特点;利用媒体方程式理论说明了用户在现实环境和数字环境中行为的共性;重点讨论了数字环境对用户的影响,并从数字环境的社会线索、品质线索、信息的组织与检索以及用户的在线体验方面,论述了用户在数字环境中的行为特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数字图书馆的日志记录现状进行分析,找到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基于XML的用户日志格式,并将该日志格式应用于实验系统,通过用户使用该实验系统收集一定量的用户行为数据。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管理杂志》2013,53(2-3):123-132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7.
近距离移动支付用户接受行为研究:基于消费者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及网络外部性理论,对近距离移动支付的消费者用户接受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证实影响消费者用户接受该服务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便利性、服务交互性和网络外部性对用户感知价值有积极影响,消费者需求程度、创新意识、感知价值对用户接受意向影响较大,感知风险则对用户感知价值和其接受意向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而感知成本和服务兼容性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最后,对研究结果、创新点和研究价值进行讨论,提出促进近距离移动支付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移动阅读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消费的发展为图书馆移动阅读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研究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对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功能建设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TAM和ISSM,构建图书馆移动阅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法,针对典型用户群体发放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信息有用性、内部环境质量、外部环境质量均对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时效性对用户采纳态度不产生影响;用户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对移动服务阅读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了解移动阅读中的用户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转型升级策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提出探讨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与学习生活型态之大学生,其数字教材购买行为之实证分析架构。拟透过对数字教材发展趋势和大学生购买行为分析架构的陈述,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一个思考方向。这项架构假定大学生对于数字教材的购买行为,将因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与学习生活型态之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传统纸质阅读虽然能满足读者在阅读深度和阅读习惯方面的需求,但数字阅读,尤其是移动互联环境下的数字阅读,在阅读广度和阅读成本方面更具优势,能利用科技手段缩小阅读的“贫富鸿沟”,因而成为全民阅读重要的助推力和新阵地。本研究采用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从“用户价值导向”探索个人价值视角下用户从传统纸质媒体到数字阅读媒体转移的动机。研究表明:用户从传统纸媒转移到数字媒介情景阅读时,更多的是受到功能性价值、机会性价值、社会性价值以及情感性价值的影响,其中,对情感性维度的关注已超过功能性维度;与价值维度匹配的要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功能类层面,已延伸到环保意识层面。研究揭示,随着读者价值观的改变,阅读行为动机也有了新的变化,需要对数字媒介相关的资源、产品及系统的设计、服务等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图3。表5。参考文献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