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双英 《新闻爱好者》2011,(12):158-159
艾略特是英美新批评派奠基人之一,被称为“现代文学批评大师”。他提出的“非个人化”诗歌理论对现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长诗《荒原》被誉为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扛鼎之作,也是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荒原》以其杰出的“非个人化”艺术特色,为象征主义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正从认识语言学的视角解读《荒原》,可以深度剖析作品的寓意和表现力,更多地挖掘诗歌的内涵与文化背景,从而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这部作品。托·斯·艾略特在欧洲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他开创了一种诗歌的风格。在20世纪,他是西方诗歌界的灵魂。艾略特在1922年发表了《荒原》,正是这部作品,让他在国际文学界的地位大幅提升,这部作品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是现代诗歌一块重要的里程碑。《荒原》被看作是一部具有时代  相似文献   

3.
王颖 《出版广角》2013,(12):90-91
文学作品中不乏死亡这一主题。按照弗洛伊德的假说,人生来便有一种"死的本能",也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死亡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艾略特无疑是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之一,他在1922年创作的长诗《荒原》现在已被公认为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杰作。《荒原》共分为"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部分,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犹如战  相似文献   

4.
视波德莱尔1857年出版的诗集《恶之花》为起点的欧美象征主义诗歌在世界所造成的巨大而深广的影响,确令世人为之瞠目。然而我国对于欧美象征主义诗歌作品及其理论的引进却是散见的,不成系统的,既使是《外国现代派作品  相似文献   

5.
伊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是本世纪西方诗坛最有影响的大诗人之一。其巨大影响主要取决于这样一些事实:作为现代派诗歌运动的先驱,庞德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对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倡导并参与的意象主义、漩涡主义运动至今仍是研究西方现代诗歌的重要课题;他为 T.S.艾略特删改著名的《荒原》一事至今仍被传为文坛佳话;他本着“日日新”(源出中国古典《大学》)的精神献身于诗歌事业,不仅把诗歌当作探索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而且对  相似文献   

6.
叶公超是民国英文系教授,深谙西方现代文学,他曾创办过《学文》。《学文》杂志率先发表国内意识流小说,重视新诗创造与翻译以及介绍了西方文学理论思想,它的这些特点与叶公超的文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叶公超通过《学文》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玉霞 《出版广角》2018,(13):80-82
文章通过对《女神》诗集(初版本)的全部诗作以及未收入其中的散佚作品的考察,以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与《<女神>之地方色彩》为切入口,分析评价郭沫若早期新诗创作的文学史评价的形成与呈现状态.《女神》是"力"美与"静"美的平衡,是"东方"与"西方"融汇的努力,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在新诗创作中进行了各种尝试与创造,而不仅是一次浪漫主义诗歌行动.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这两种说法最早兴起于18世纪的欧洲。西方人将当时的文学作品分为"朴素的"和"伤感的",并逐渐形成两种区别明朗的文学创作风格。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不同的两种文学创作流派,这种分别尤其体现在诗歌创作上。本文将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中国第一都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为例,分析中国古代文坛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9.
李春发 《大观周刊》2011,(21):61-61
在20世纪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李金发应该大书一笔。虽然他真正的艺术生命非常短暂,可谓昙花一现,但他的象征主义诗歌实践。他那充满异国情调的艺术实践给草创时期的中国诗坛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成为“现代派诗”第一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说他是可以和郭沫若、闻一多、戴望舒、艾青、穆旦等相提并论的现代著名诗人。他对中国现代诗歌的最大贡献是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美学原则和表现方法移植、引人中国,宣告中国新诗进入了现代主义诗歌的新阶段,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10.
李春发 《大观周刊》2011,(18):139-139
在20世纪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李金发应该大书一笔。虽然他真正的艺术生命非常短暂.可谓县花一现.但他的象征主义诗歌实践.他那充满异国情调的艺术实践给草创时期的中国诗坛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成为“现代派诗”第一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说他是可以和郭沫若、闻一多、戴望舒、艾青、穆旦等相提并论的现代著名诗人。他对中国现代诗歌的最大贡献是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美学原则和表现方法移植、引人中国。宣告中国新诗进入了现代主义诗歌的新阶段.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11.
"颠倒"这一认知性装置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著名批评家柄谷行人先生在《风景之发现》里提出的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文学概念。由此切入不仅能从根本上批判日本现代文学中的起源问题,与民族主义和现代国家的政治关系,而且解构了日本现代文学的"神话"。可以说它是深入解读这一内容的一把钥匙,透过它,我们得以窥见日本现代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另一番风貌,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是从白话文学运动开始的,它是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形态的差异是区别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五四",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可能。高玉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正是从语言学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早在公元7世纪到9世纪的《唐诗》中,已经可以看到东方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的雏形。浪漫主义如李白的《夜宿山寺》;现实主义如杜甫的《石壕吏》。梁启超评论说:“杜甫写《石壕吏》时,他已经化身做那位儿女死绝,衣食不给的老太婆,所以他说的话,完全同他们自己说的一样……这类诗的好处在真,事愈写得详细,真情愈发挥得透彻。我们熟读他,可以理会得真即是美的道理。”而象征主义则有李商隐的《锦瑟》等。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发展比西方早,无怪乎20世纪初英译《唐诗》一出版,英国文学家斯特莱彻就评论说:“诗是一千…  相似文献   

14.
初云玲 《今传媒》2013,(6):148-149
有着"杂志界的重镇"和"杂志的杂志"美称的《东方杂志》,是近现代期刊史上的大型综合性杂志。本文透过《东方杂志》刊发的本土作品与外来翻译作品,探究其与现代文学传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琳  田春燕 《大观周刊》2011,(26):102-102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杰作。艾里森是一位擅长用各种文学技巧来表达思想的著名作家,在各种文学技巧中作家对象征主义的应用是《看不见的人》这部作品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艾里森的象征主义叙事手法体现了他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是表达这部小说的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手法贯穿小说的始终,反映了主人翁的思想历程,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通过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小说的主题的得以清晰的呈现于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6.
徐志伟 《中国出版》2012,(22):45-48
新时期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带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编纂与出版的繁荣。经由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等著作的拨乱反正和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等著作的深入探索,"2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成为今天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编纂的主导性理念。由此,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也走向了成熟。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文学期刊界,"论语派"的刊物是一个奇迹.仅就销量来说,《论语》长期超过三万份;《宇宙风》创办不久销量即达四万五千份,仅次于《生活》周刊和《东方杂志》,名列全国第三;后期的翻译杂志《西风》,也平均"销售超过两万份".  相似文献   

18.
孔怡 《新闻窗》2014,(1):62-62
后现代主义是一股20世纪60年代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潮,其以消解一切权力和去中心化为指导思想。电子媒体,尤其是个人化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后现代主义在大众传媒中的实践步伐。西方学者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书中揭示了后现代主义的六个特征: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本文谨就这六个特征,结合传播实例,描述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出现的新型大众传媒图景。  相似文献   

19.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 (Guillaume Apolli-naire),生于1880年,作为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开拓者,他的诗歌跨越了19世纪和20世纪,在种种创作试验下实现了现代诗歌的新发展。《醇酒集》、《给露的诗》、《图像诗》、《动物小唱》等是他的主要作品,通过诗歌,从其中可以看到阿波利奈尔"不仅仅传达了意  相似文献   

20.
余晨晨 《视听》2016,(6):71-72
昆丁一直崇尚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官暴力,他的电影对于暴力的表达别有一番风味。2015年昆丁的新片《八恶人》依然延续着血腥暴力的个人化的风格,又给观众呈现了一台完美的暴力盛宴。本文从"暴力美学"的角度分析《八恶人》中独特的暴力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