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明庭 《图书馆论丛》2009,(3):61-64,41
1985年6月,《木兰山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两年后停止工作。2008年年底,成立《木兰山志》编写组。2009年6月上旬,我就看到了16开本。厚达四五百页,图文并茂的《木兰山志》征求意见稿。时间这么短,工作效率这样高。在武汉市的修志队伍中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迪士尼动画版电影《花木兰》大胆开掘创新中国木兰传说叙事资源,并融入个人英雄主义、婚姻自由、女性主义等现代西方文化理念,满足了中国观众对木兰形象的新期待,成为当时西方媒体宣称"融中贯西"的电影佳作。以此为蓝本,2020年9月上映的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却争议不断,其对中国文化元素毫无灵魂地堆砌,处处充斥着他者眼光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和臆想,无法得到中国广大受众的认同,与动画版原作形成强烈反差。木兰传说作为第二批国家级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美国迪士尼在跨文化视域下演绎中国"木兰"故事,其深刻的经验教训对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移转是指某一文化与另一文化在相遇时被改变和吸纳的过程。本文以美国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电影《木兰》(1998年)和梦工厂全球公映的《功夫熊猫》(2008年)为例,从影片制作过程和文本本身入手,以叙事学方法分析其中的文化转移过程并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试图找到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转移的美国模式以及十年中这一模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美丽提自然景观.从1406年建立北京紫禁城、1681年建立木兰围场和1703年建立承德避暑山庄以来,北京紫禁城--承德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就构成了一条独特的政治活动线.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历史悠久,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猎苑.  相似文献   

5.
王惠  张万泰 《视听》2022,(2):101-103
迪士尼真人电影《Mulan》表现的是西方人视角下的木兰故事,其中的故事内涵、故事背景、人物身份以及文化符号等皆与《木兰辞》所表达的大不相同.这折射出西方世界习惯以二元对立的方法看待中西文化,以西方人的臆想改编木兰故事,并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扭曲,从而陷入了文化误读的泥淖.这种误读影响了中西方文化的互鉴互存,不利于跨文...  相似文献   

6.
电视纪录片《故宫》与中国形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凯 《现代视听》2012,(6):37-40
电视纪录片《故宫》用现代表现手法传播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以不凡的实力打造了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故宫》通过叙事结构、光影特技以及电视语言等成功塑造了中国形象。在华丽唯美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以及严密巧妙的叙事背后,《故宫》不仅让世界了解了这座充满着故事的神秘宫殿,更让世界透过这座文化宝库看到了一个历史的、立体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7.
何晨阳 《新闻世界》2010,(6):213-214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美国迪斯尼影片《木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道,以及值得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从业者借鉴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束秀芳  郑荧荧 《新闻知识》2023,(5):59-66+95
胡同作为中国北方代表性建筑,是一个具有丰富地域特色和历史内涵的文化符号。在不同时期,各大报纸上都有针对胡同的报道,这些报道折射出不同时期胡同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本文将1916年至1937年,1946年至1948年《益世报(天津版)》对胡同的相关报道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报道的分类编码和符号分析勾勒出该时期的胡同形象与其背后的社会文化。研究发现,此时的《益世报(天津版)》塑造了一个以“泥泞焦房”为特征的胡同形象,并编造了胡同内“青天”与“恶土”并存的神话,从中可以看出报纸对民国政府当局的不满,对当局的批评与抨击是该报隐含的政治动机。  相似文献   

9.
刘莉 《兰台世界》2013,(3):107-108
木兰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自北魏《木兰诗》产生后,历代都有关于木兰的文本流传。在流传演变过程中,各时期的木兰故事都带有情节的延续性与独创性,表现出较强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吴建国 《兰台世界》2016,(4):148-151
《硕人》和《山鬼》中都有一个美人形象,在形象、艺术手法、审美倾向上有比较显著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周、楚民族文化的差异、地域性上的差异导致了其文化审美的区别。两诗的美人形象对后世诗歌的美人形象塑造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晓婷  杨击 《新闻大学》2006,(2):110-115
歌曲《南泥湾》从1943年诞生到1980年代初期,一直是一个能指充实所指明确的文化符号,在解放前后的各个时期都获得了时代的“共名”地位;崔健以及后崔健时代的翻唱版《南泥湾》则是完全不同的文化符号,它们的精神指归和气质发生变化,其能指不再结实,所指不再所向披靡,在新时代中处于“共名”和“无名”的转换和不确定之中。作为文化符号的《南泥湾》,任何一个能指要件的置换都会使它的所指偏离原有的轨道,甚至颠覆原有的所指,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符号;《南泥湾》的能指要件在不同时代以不同方式被置换,发露出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消息。  相似文献   

12.
在以《史记》和《汉书》为中心的史传文学中,卫子夫是一个粗线条而不乏传奇性的女人,2014年播出的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以粗线条的历史记载为基础,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再创作,将卫子夫塑造成一个"不争、不显、不露"、有才情、有美貌、有见识的女人,实现了对卫子夫形象的跨时空、跨媒介传播。笔者认为电视剧中出现的卫子夫形象,与传播主体的文化认知与艺术追求及其所处时代的文化氛围有关,同时也与电视剧这种传播媒介的特质及所对应的受众的审美趣味有关。  相似文献   

13.
邵丽在小说《木兰的城》中,展开了一幅众生驻足"城"之相。他们围绕"城"呓语着对"城"的迷恋。木兰即是迷恋者之一,她不仅是一群农民的代表,表征着传统,同时又作为女性,展现在女作者的女性视野聚焦之下,这使其更具透视转型时期女性意识的价值。在这群游走于"城"的农民中,有两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的国家形象塑造中,文化形象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我国文化形象的一个子系统,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不仅可以优化我国整体的文化形象,还可以给新疆带来直接利益。新疆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如何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凸显新疆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塑造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化形象的塑造需要媒体进行积极有效的文化传播。本文以新疆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为研究对象,找出其有关新疆文化的报道,从新闻框架理论出发,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新疆电视台是通过怎样的新闻框架来建构新疆文化形象的。研究表明《新疆新闻联播》对塑造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整体上来说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形象不够全面、立体、文化创新较为缺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全运会自1959年至2013年,已举办十二届。《人民日报》对每届全运会都做了详细报道。不同历史背景下,在关于全运会的报道中,运动员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以1959年至2013年的《人民日报》的体育人物报道为样本,以运动员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2000年、新世纪至今,三个不同时期的报道进行分析,对典型个案进行重点剖析。通过分析运动员形象的变迁,总结其历史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6.
梁晶 《现代视听》2012,(1):52-54
异国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涉及到创作者自身的经历、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涉及到异国形象自身的呈现方式和变化过程;还要受到广大的社会需求和文化心理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功夫熊猫1》和《功夫熊猫2》在文化形象上的对比,探讨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是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固定在受众心目中的,具有脸谱化的人物效果。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各自的功能迥然不同。对于曹操的文学形象理解不能影响对其历史人物的公允评价,要区分二者的不同,给予各自专业性的评判。  相似文献   

18.
《氓》与《美狄亚》是中西方文学史上较早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它们细致地刻画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不自由、不平等的地位的现象,谴责了夫权统治对女性的凌辱,塑造了善良忠贞、刚毅反抗的妇女形象。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植根的土壤不同,造成中西方弃妇形象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安思国  张静 《现代传播》2003,(6):106-107
20 0 8年 ,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 ,这无疑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一个绝佳机会。那么 ,中国如何在国际传播中树立自己的国家形象 ?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形象 ?在全球化语境下 ,由于西方文化在事实上的强势地位 ,要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必然要以这种文化习惯所构建的中国形象求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但文化全球化也并非是由西方向东方单向的流动 ,它也包括不发达国家本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渗透 ,并以自己的民族性、独特性占得世界多元文化的一席之地。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作用。中国《申奥片》① 、《申博片》…  相似文献   

20.
经典影片《刘三姐》在本世纪初"翻拍"成不同语境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和动漫作品。消费文化诉求下的《刘三姐》影视翻拍,以受众的符号认同为基础,整合大众文化的明星形象及流行元素,颠覆原版形象而幻化为"媚"与"美"的商品化标识。影视媒介作为一种构建民族文化形象的"仿像"符号(载体),如何运用影视艺术表现力,塑造具有符号意义的银幕形象;探讨网络技术背景下,影视媒介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亟需规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