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从古代书院与高等学府学脉相通、绵延持续的关系,以及书院刊刻、收藏书院师长及生徒的学术著作等方面,探讨了高校文库起源于古代书院藏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校文库之起源——书院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古代书院与高等学府学脉相通绵延持续的关系和书院刊刻、收藏书院师长及生徒的学术著作等,提出高校文库的起源是古代书院藏书。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建立地方作者文库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地方作者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工作,并对文库名称、收藏范围、藏书排架、目录组织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建设高校文库的目的和意义,阐明了文库收藏原则和征集工作规范,着重针对文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明了高校文库建设在收藏的基础上,应日益重视藏以致用,充分发挥三大功能,即宣传展示的功能、研究交流的功能、竞争激励的功能。并对文库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6.
高校文库是高等学校收藏本校文献的特藏书库,其意义在于展示办学成果,保持资料完整,并形成特色馆藏。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文库为例,论述了开展高校文库建设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搞好文库建设的措施及今后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文库是高校图书馆收藏和展示本校师生、员工及校友的论著与其他学术成果的专藏文库.文章对高校图书馆文库的正确定位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文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中国人民大学文库建设的实践,主要从高校文库建设的意义与作用、如何搞好高校文库建设、高校文库建设存在的问题三方面探析高校文库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高校文库建设之路的探索--北京大学文库15年历程的回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北京大学文库15年建设历程的回顾与总结,探讨高校文库建设之路,提出把文库办成收藏本校学子论著和各种学术珍品的宝库,展示本校学术水平的窗口,对本校学生进行校史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场所,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10.
浅谈图书馆高校文库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文库是为系统收藏本校教学科研人员、海内外校友的学术著作、优秀科研成果而专设的特藏文库,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了解,笔者对文库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共图书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连环画馆藏建设:连环画馆藏基础雄厚的馆继续完善珍品收藏;各馆抓住目前老版连环画大量再版机会,加强能"用"的收藏,破解馆藏连环画"藏""用"矛盾;各级地方馆收藏有其所在地地方特色的连环画,形成各馆不同的馆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Librarians are the custodians of library materials. University libraries have a large number of materials in their collections; these collections have different challenges to maintain their existence and utilization.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of these resources is a difficult task. Book theft or loss is a phenomenon naturally associated with libraries and librarians. This article is an attempt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existing conditions of theft and loss of library material and to describe a major initiative that has been taken to overcome the situation.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with survey methodology and circulated to library professionals at 172 university and degree awarding institutions. There were 94 responses (54.65%) received.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librarians faced objections from auditors and sometimes paid a penalty for stolen or lost books. The theft and loss of materials are examined critically by university management, library committees, 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auditors. Some library professionals are required to pay from their own pockets for stolen and lost material. However, a few librarians write off library books as per Pakistan's Higher Education Commission (HEC) rule. Research highlighted that most libraries have not used technology such as RFID, 3M, or EM Tags for the security of books. An effective technological book security system minimizes loss and provides relief for librarians from audit issues and financial penalties.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样本书库管理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小兰 《图书馆论坛》2007,27(1):152-153,161
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由过去全封闭式管理转变为现在的全开架式阅览,改变了过去以“藏”为主的传统观念。实行“藏阅结合”的服务体系,提高了样本书的利用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文章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图书馆图书多维化"访"与"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高校图书馆图书的“访”与“采”两大核心环节着手,详细讨论了对高校师生和读者图书需求的多种访问方式和当今出版发行环境下的多种图书采购模式,认为图书多维化采访模式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经费分配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章探讨了信息时代图书馆馆藏的组成、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目前经费分配存在的问题以及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经费分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浅论大学图书馆开辟“循环书架”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书架”是大学图书馆为解决以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为主的大学毕业生赠书而开辟的一项图书循环使用服务。文章阐述了“循环书架”的意义和特点,介绍了汕头大学图书馆和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和效果,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盘活大学校园里读者的个人资源,充分发挥个人资源的公共效益,有效发掘读者的特色收藏,实现读者个人资源的广泛共享,同时也能够有力补充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提出以漂书模式来扩充虚拟馆藏建设的构想。以期更好地扩大图书馆馆藏建设,促进读者之间互相学术交流,并阐述了其主要流程和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资源中,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本保障之一。学生类型多,学科分布广,教学和科研水平高是高等学校的特点,面对来自各方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质量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对图书经费的配额的科学划分以及图书资料的采选程序提出了改进方法,旨在优化和提高图书馆的藏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纸质图书服务是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基础性功能。文章以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分析样本,从分类借阅频次,核心读者、著者及出版社的分布态势,纸质图书的生命周期与主题等维度,对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服务工作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大学注重图书馆建设,强调广泛采购书籍,图书馆藏书涉及多种学科,目类众多。大学图书馆的书籍主要来源于继承、抽取本校部分经费购买、国内外捐赠以及出版图书。书籍进入大学图书馆后,已采用西方图书分类法等进行归类,同时进行登记入册和整理清洁,对阅览师生进行规范。民国时期大学图书馆藏书活动已在中西沟通交流和图书馆学基础上迅速发展,对于保证书籍完善保存、方便师生阅览等有所裨益。民国时期大学图书馆的藏书为当前大学图书馆所继承,并奠定了我国大学图书馆藏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