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语言风格在欧美各国影响很大,国际上曾一度出现"海明威热".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美国记者和作家海明威有个习惯,就是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原来他这站着写的习惯,是为了强迫自己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感情,培养一种独具一格的文风。海明威这种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呢?他曾经回忆说:“在《晨报》,你不得不学习写简单的陈述句子。”海明威是在《晨报》当见习记者开始他的新闻生涯的。当时,这家报社特别强调新闻报道要  相似文献   

3.
1982年3月21日解放日报四版《讲短话偶感》一文写道:英国现代作家海明威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逼得我尽可能简单地表达我的思想。”同年11月18日解放日报四版《试试站着开会,如何?》一文写道:美国作家海明威说:“我  相似文献   

4.
胡昌方 《军事记者》2006,(11):67-67
“站着写作”著名作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海明威,治学态度十分严谨。《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曾修改了30多遍,直到他认为简洁明了为止。《老人与海》的手稿,也修改了近200遍才放心地拿去付印。有位记者问海明威:“你的小说为什么写得那么简洁?”他回答说:“我的秘诀很简单。我是站着写作,而且只用一只脚站着。”他解释说: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逼得自己把文章写得言简意赅,免得读者费时读我的文章。“愿做中间派”当年,陈毅同志在与一些报刊接触中,平易近人,十分谦逊。他每次寄稿总是要求编辑严格地“按质论处”,不以“官职…  相似文献   

5.
观其 《青年记者》2007,(1):72-72
海明威,记者中的作家,作家中的记者,在中国很有人缘. 这可以远溯到中国抗战时期.1941年,42岁的海明威以美国《午报》记者身份,领着同样是战地记者的第三任妻子玛莎来到中国,经香港、南阳、韶关、桂林到重庆.在重庆,先是孔祥熙设宴招待,再是蒋介石"破例"接见,之后是与周恩来的秘密会面.离开中国后,海明威和妻子在新闻报道和回忆中,对周恩来及共产党颇有好感:"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们和一个中国人谈得无拘无束","我们认为,周恩来是个胜利者,是我们在中国所见过的唯一真正的好人.如果他是典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将是他们的."尽管蒋氏夫妇"口若悬河般"向他们作宣传,但他们对蒋介石之流没有好感,战事正紧,蒋政府的官员们却生活奢华,玛莎后来更是报道:"蒋是个瘦个子,腰板挺得笔直,穿着一套黄褐色军装,全身无可挑剔,看上去像一具木乃伊."蒋公不幸,在"阳光硬汉"海明威面前,只会愈加衬出自己的"僵硬"、"乏味".  相似文献   

6.
1982年3月21日解放日报四版《讲短话偶感》一文写道:英国现代作家海明威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逼得我尽可能简单地表达我的思想。”同年11月18日解放日报四版《试试站着开会,如何?》一文写道:美国作家海明威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韬奋与斯诺     
韬奋与斯诺,中外千百万读者熟知的两位著名记者.人们知道,斯诺三十年代初在上海的时候,曾同鲁迅等中国文化界人士有密切的交往,并翻译介绍了中国左翼作家的部分作品.人们也知道,韬奋对斯诺这位以《西行漫记》闻名的新闻界"哥仑布"十分钦佩,并多次在与读者通信中推荐他的作品.但这两位名记者究竟有那些具体交往,想必是人们感兴趣的.韬奋主编的《抵抗》三日刊第二十号(1937年10月23日),发表了他的《访问美国记者谈话记》,称这位  相似文献   

8.
三.现场报道的语言这里,先择录几段外国记者对新闻语言的看法: “我认为一篇好的报道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讲出来的。我这样说的意思,是指写作要具有对话的特性——仿佛记者正在和读者交谈。”“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口授稿件的最方便的办法是,使用直截了当的陈述句:主语、动词、表语,较为复杂的句子会给你带来麻烦。”(以上均引自《美国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新华出版社) 我认为,这些看法都是宝贵的经验。三段话,说出了好的新闻语言应具备的三个特点:通俗、交谈式,立体、形象化,简洁、短句子。我觉得,这  相似文献   

9.
韦泱 《出版史料》2010,(2):87-89
书话,作为散文的一种写作形式,时下已日见式微。而我时常会从书架上,轻轻抽出一册姜德明先生的书话集,悠闲地翻阅。这随意翻翻,就翻出了颇多感慨。作为散文领域的前辈作家,姜先生执著这一文体写作已六十多年了。1949年天津解放前后,还在学生时代,他就于《天津日报》《新生晚报》《星报》等发表散文随笔。  相似文献   

10.
索尔兹伯里何许人?他是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曾任纽约时报副总编、美国文学艺术学会主席,全美作家协会主席,曾获得国际普利策新闻奖.我是拜读了这位“老外”于76岁高龄(1985年)撰写出版的被称为斯诺《西行漫记》续篇的大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后,产生出学习他的强烈愿望和浓厚兴趣的.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一本"作家版"的《中国农民调查》曾引起关注.我始终认为,比起中国作家,中国记者对国情应该有更深厚的积淀、更敏锐的思索和更准确的把握.那么,为什么不能写本"记者版"的《中国农民调查》呢?  相似文献   

12.
孙旭培 《今传媒》2007,(4):11-12
前几年,我曾读过被称为"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的王克勤的事迹,颇为感动;近日,我读到原《南方都市报》政法记者石野的两本书,更觉激动人心!石野不愧为"中国卧底记者第一人".特种兵出身的他,真是一位以笔为刀的响当当的记者!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语言风格在欧美各国影响很大,国际上曾一度出现“海明威热”。一位英国作家甚至说他的小说写法“引起一场文学革命”。海明威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简洁凝练的叙述、精确细微的描写、言简意赅的对话形成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即“电报式”风格。他摒弃空洞的、浮泛的夸饰性文字,  相似文献   

14.
一美国进步作家、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诞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幼年当过佃工、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一九二八年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同年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在旧中国居住了十三年。三十年代他曾和当时的妻子尼姆·威尔士一起翻译了一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活的中国》;这是他以后写作《西行漫记》的前奏。一九三六年和一九三  相似文献   

15.
一“描述”是什么? 新闻同行们在分析新闻作品的写作特色时,习惯使用“描述”这个概念。这种例子很多。比如《中国记者》1990年第七期《漫评“现场短新闻”评选一等奖作品》一文中写道: 当我重读这些作品时,我的直感,作者并不只是在说有这么一件事,而是在给我讲故事,要言不烦又不疏枝蔓地向我描述他曾经历的事。(第19页——笔者注) 像个普通人一样去感受一下,观察一下,亲历一下……现场新闻的本质特征就容易抓住了,最能感动普通读者的神来之笔就会一泻而出……比如新华社记者胡泰然对《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城街景》的描述。(同上) 可以看出,“描述”是指新闻写作者运用新闻语言的手段,它既可以  相似文献   

16.
写作新闻,应该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国外提倡故事化新闻写作,本文想谈些读书思考的体会,供大家参考——一、什么叫新闻故事化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指出:“记者的第一个写作信条是要表现,不要叙述。平铺直叙,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而表现,就会使之身临其境。”他还引用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创作体会:“我不去陈述,不去解释,我只是去表现,让我的主人公们替我说话。”这种让主人公自己去表现的手法,用在新闻上,就是新闻故事化的写法。而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记者富兰克林则说:“用故…  相似文献   

17.
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在初学写作的时候,打算把自己流浪生活中亲眼看到的事情都写出来。在动笔以前他读了意大利和英国诗人的一些诗。这些诗给他很深刻的印象。于是,当他动笔写作的时候,就用这些诗句来写。有一个著名的作家读到他的作品,却皱起眉头说:用你自己的语言来  相似文献   

18.
记者在消息报道中,援引他听到的一些话,有时用引号引起来,有时不加引号但能让读者知道是谁说的,笔者称之为"引语". 有时候,引语在某类消息写作中会占到很大比重.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5,(Z1)
一位《美文》编辑的人生8问文/安黎1、你成功的经验和秘诀是什么?我没有成功,因而也就谈不上经验和秘诀。1989年春天,《陕西日报》刊登过一篇有关我的专访文章,我在回答记者提问的,借用了海明威的一句话。记看问海明威一个作家最早的早期训练是什么,海明威简...  相似文献   

20.
唯实     
在国外的小说、电影里,新闻记者常常是正直、善良,文武兼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也许外国的作家多有记者生活的体验。而在我国的小说、电影里,新闻记者总是被描写成一个穿风衣、戴眼镜、手无缚鸡之力,说违心话的“苦恼人”。我想,这些作家、编剧可能没有当过记者。只有当过记者的作家,我才喜欢,如海明威、惠特曼、狄更斯等等。一位记者认真地嘱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