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俄两国在出版领域的合作和贸易不仅有利于中俄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巩固,也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能够促进欧亚大陆区域的互联互通和文化发展.本文以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为依托,总结2010-2019年中国与俄罗斯出版产品贸易特征,并在借鉴国际贸易相关指数基础上,分析中国与俄罗斯出版产品的竞争力和互补性.研究发现,2010-2019年中俄出版产品贸易额整体下降,2017年开始小幅上升;中国出版产品在中俄双边贸易中处于相对优势,但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中俄两国出版产品贸易关系较为疏远,互补性急需加强.本文提出了促进中俄出版产品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翻译图书的出版发行,在中国整个图书市场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根据国家出版管理部门多年的统计报告,结合各种市场调查报告,以及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分析,本文全面分析了从2002年到201 2年十年间翻译类图书的版权引进和国内市场的销售表现,针对未来市场的走向,结合最新的版权贸易和数字出版信息,对这个专业出版领域的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地区图书版权贸易现状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版权贸易是当前国际经济活动中最活跃、最有创造性和最广泛持久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出版、广播、影视、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在我国,最活跃的是出版领域的图书版权贸易.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的出版流通市场对内和对外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出版流通的市场竞争.面对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版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事选题的策划与开发,大批新书被不断推入图书市场.同时,出版社也加大了产品的营销工作,并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然而,中国的图书市场却出现了一个让人感到棘手的问题,即书店里的书越来越雷同;我们想要的书买不到,不想要的书,书店里越来越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这与中国的出版机制和出版流通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制约中国出版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出版流通渠道不通畅、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合理的出版流通机制.为此,与出版产业发达的日本做一个比较,不仅能更清楚地认识我们今天所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把日本的经验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童书出版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童书出版大国.但与世界童书出版强国相比,中国童书出版仍然面临市场话语权不足、内容原创力不够、出版"走出去"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参加世界知名童书展、打造本土童书展、深度融合出版模式、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是中国童书"走出去"的重要方法.未来,通过增强童书出版的大格局意识,实现由产品销售向版权贸易转变,中国童书"走出去"之路必将更加宽广.  相似文献   

6.
王娟 《东南传播》2013,(7):58-59
近年来,传统出版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营滑坡的迹象,然而新兴的数字出版业则发展迅猛.面对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变化,我国出版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出版将成为未来出版的主流,数字出版是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图书数字出版的变革必然带来图书数字出版贸易的发展,图书贸易产品的内容、形式以及交易方式等相对于传统出版贸易必然发生质的变化.本文以数字出版的基本概念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分析美国及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中国图书数字出版贸易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英国出版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最有吸引力的市场.犹如一块色香诱人的蛋糕吸引着英国出版商的眼光。早在1982年,英国出版商就开始组团访问中国,试图进入中国市场、1992年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中英出版贸易进入实质性阶段并且发展迅速:培生集团(Pearson Group)、郎文出版公司(Longman Publishing Company)、  相似文献   

8.
陈磊 《传媒》2004,(12):51-53
目前,中国的出版企业,尤其是出版集团面临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建立适应全新市场的企业组织结构.任何企业的内部组织设计得再完美,在外部市场与技术条件变化时也仍需要进行调整.在中国出版物市场逐步向世界开放、出版业向国际化发展、市场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之际,如何打造适合社会发展特点的出版企业组织,如何进行合理的组织变革,都是关系整个出版行业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印度数字出版异军突起,在技术创新领域、公共事业领域、本土文化产业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它的主要启示是大力发展本土数字出版、加强互联网产业的国家支持、创新是数字出版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刘程 《编辑之友》2007,(4):85-85
邱紫华教授的力作《印度古典美学》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的印度美学专著,该书系教育部"九五"规划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印度美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在学界多注重于研究印度宗教、哲学、政治、经济、历史的当下,该书在印度研究领域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天地,具有极强的原创性.印度美学是东方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美学一起呈现了东方美学最鲜明的特点.作者在已有鸿篇巨制式的《东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9月出版)的基础上,深化、细化了印度美学的观点,并在纵、横的层面上,更加凸显了印度美学作为东方美学组成部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出版机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建立出版机制的几个问题袁亮我们这次全国出版科学研讨会的主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相应的出版机制问题。以建立出版机制作为研究对象,这在我国出版发展史上,在出版改革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版机制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出版...  相似文献   

12.
自中国加入WTO后,华文出版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华文出版的格局也有了新的变动,作为出版人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新马等地区的出版情况如何?整个华文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的华文出版融合程度有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华文出版领域知名学者辛广伟.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4.
王景霞 《编辑学刊》2021,(5):97-101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融入全球出版业的步伐正在加快,国内出版市场与国际出版市场进一步接轨.海南在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根据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加强对外传播要求,探索和发展出版创新,为深化出版改革提供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是全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必然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选择.海南要把出版创新纳入"一带一路"倡议和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进程中,以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6.
版权贸易与华文出版,都是新世纪中国出版走向世界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且要努力做好的工作。版权贸易既是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服务贸易中的一个内容,也是知识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的版权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新中国出版业,书、音像、电子出版物、软件等的版权贸易已成为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版权贸易对于出版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体现在引进与输出两个方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版权引进方面,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需要引进大量的国外优秀作品,特别是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作品,如各种科技、学术、财务管理、信息类图书,各种计算机软件等等。这些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是“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需要。不仅要多引进,还要加快引进的  相似文献   

17.
袁亮 《编辑之友》1995,(1):10-12
关于建立出版机制的几个问题袁亮【北京】我们这次全国出版科学研讨会的主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相应的出版机制问题。以建立出版机制作为研究对象,这在我国出版发展史上,在出版改革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版机制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陶莉 《出版经济》2003,(3):23-25
建立成熟的版权贸易观念——专业化发展的战略眼光 一个更开放、更自由、更有竞争力的出版环境正在成为我们进行出版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中国的出版产业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间的版权合作和版权贸易参与到新一轮的资源分配中来。《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2年报告》的内容让人相信在过去的24年  相似文献   

19.
航运代替陆运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丝绸之路的早期阶段,我国已经开辟海运航线,发展海上贸易.西汉时代已有从广东出海远航印度的航线了.汉武帝以后,印度黄志围(建志补岁)曾多次派遣使团来中国互通有无.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人类知识产权强化保护及出版的国际化,已成为21世纪不争的事实.固步自封的出版机制和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历史.出版社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特别是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涉外版权贸易.要搞好涉外版权贸易,应了解当代国际图书版权贸易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