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推荐理由有书评人曾说:"当你读到这样一本书时,你会比98%居住在中国的人,以及95%居住在美国的中国人更了解中国。"这个精确而夸张的数据显然有宣传炒作的嫌疑,但《论中国》作为一部中美关系专家、历史的亲历者和缔造者、哈佛大学教授、有着88年人生经历的思想者和政治家解读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收官之作,的确值得品读。在当前全社会对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反思与讨论的形势下,我认为每个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当读一读这本书。因为基辛格博士不仅全面地列举史实、  相似文献   

2.
四、周恩来何时获悉中国恢复联大的合法席位? 乔冠华是否与基辛格在红旗轿车里对话? 1971年10月20日至26日,为尼克松总统访华作具体安排,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第二次访问中国。 恰恰在10月26日,基辛格结束访问的最后一天,第26届联大会议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周恩来何时获悉中国恢复联大的合法席位? 80年代末最早表现中美关系解冻历史的《毛泽东. 尼克松在1972》这样描述: 命运在周恩来和基辛格之间开了一个玩笑;基辛格在谈判桌上说这次中国进不了联合国的时候,联大已经通过恢…  相似文献   

3.
眼下,大概也没有什么人可以给这个已经拥有13亿人口、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的大国开出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我以为,如果有的话,恐怕也只有两个字——"开放"去年夏季,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节目,主持人采访基辛格。主持人问:"博士,当年中国的大门是你最先打开的,对吧?"基辛格谦虚地回答说:"话不可以这样说,我只是这件事的主要参与  相似文献   

4.
新出传记     
尼克松是20世纪中美关系的关键人物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政治家和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的多部著作,如《领导者》,《不战而胜》等很  相似文献   

5.
眉红 《出版参考》2009,(5):48-48
高材生一步跳进外交部基辛格博士第一次秘密踏上中国国土时,便调侃唐闻生“可以竞选美国总统”,因为这个天真聪颖的“小丫头”是出生在美国纽约的。被很多美国人称为“南希·唐”的唐闻生是新中国第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的大“千金”,母亲张希先女士出身华侨世家,曾是燕京大学“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先锋,她才貌出众,就连斯诺夫人也称她为“最漂亮的姑娘”。  相似文献   

6.
基辛格博士曾有句名言:掌握了石油就可以掌握一个国家,控制住货币就可以控制整个世界。当时他说的货币无疑指美元。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从美国的华尔街席卷了全球。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布  相似文献   

7.
专栏在报纸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专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群众性的专栏,接纳作者的自由投稿,如人民日报的《每周论坛》《今日谈》;另一类是个人署名的专栏,如新民晚报署名“林放”的《未晚谈》。本文着重谈谈后者。打开今天世界主要国家的报纸,可以发现专栏占有大量的篇幅。比如美国各大报,几乎都有一支庞大的专栏作家队伍。大家都知道的美国最负盛名也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专栏作家李普曼,在世界各地拥有几千万普通读者。他1974年逝世后,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称他为“也许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政治家,他曾帮  相似文献   

8.
珍惜神圣     
现在,我们需要面对“神圣”这两个字了。克朗凯特很了不起,是美国大牌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完全有资格在节目主持人的权限以外谋求更多的权力,他有这样巨大的公众威望和关系网。然而他没有那么做。他以良好的职业素质抵制了各种诱惑。由此他被美国公众称为“最受信任的人”、“最正直的人”。他因为“具有不利用自己权力的品质而被载入史册”。难怪基辛格说:“当我想表达—个观点时,我打电话通知的第一批人中就有克朗凯特”。  相似文献   

9.
走进21世纪的美国杂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杂志人,《时代》、《生活》和《财富》杂志的创办者,亨利·鲁斯在1941年最早提出了“20世纪是美国世纪”的说法。而对世界杂志的发展来说,20世纪也可以说是美国杂志的世纪。在这个世纪,美国发育出全世界最发达的杂志工业,《时代》周刊及其年度封面人物、《读者文摘》、《商业周刊》、《财富》及其论坛、《国家地理杂志》、《科学》、《自然》等等,都享有世界性的声誉。在另一方面,阅读杂志成为人  相似文献   

10.
专栏在报纸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专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群众性的专栏,接纳作者的自由投稿,如人民日报的《每周论坛》《今日谈》;另一类是个人署名的专栏,如新民晚报署名“林放”的《未晚谈》。本文着重谈谈后者。打开今天世界主要国家的报纸,可以发现专栏占有大量的篇幅。比如美国各大报,几乎都有一支庞大的专栏作家队伍。大家都知道的美国最负盛名也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专栏作家李普曼,在世界各地拥有几千万普通读者。他1974年逝世后,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称他为“也许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政治家,他曾帮助引导美国三代人认识外交和内政方面的复杂问题。”我国报纸上的专栏是有传统的。韬奋主持的《生  相似文献   

11.
试论美国第一次退还庚子赔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09年,美国正式开始向中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帮助”中国“兴学”,这是继宣布“门户开放”政策后,清末中美关系乃至中外关系中的又一件大事,颇为引人注目。这个称为“退款兴学”的问题,众所周知,对其后的中美关系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这个问题的提出及交涉过程,分析它所产生的根源,对于认识这个问题本身,进而恰当地进行评价,对于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对华政策,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党报是党的政治斗争的武器。党依靠党报工作者来具体使用这个武器。这个责任非常重大,使用得好,好处挺大,使用得不好,影响也最坏。什么样的武器,要什么样的人来使用。党报既是党的政治武器,那末,使用它的人就应该是政治家。党报工作应该是政治家和是否已经成为政治家,这是两回事。要成为政治家,这是个长期的奋斗目标。不过,在近几年来,特别是在大跃进的  相似文献   

13.
9月21日,扬子晚报于国际新闻版刊发了一组有助于解疑释惑的国际新闻,受到读者好评。 这组新闻的引题为“美国人每花1美元购买‘中国制造’,就有55美分被美国人赚走”:正题是《谁说进口中国商品会让美国人失业》;副题:“美国媒体告诫政客不要因‘敲打中国’引发贸易战”。这个标题告诉读者:从中国进口商品不会使美国人失业,买“中国制造”美国人赚了大头,政客在大选中不要搞“敲打中国”。  相似文献   

14.
亚太地区是中美利益交汇、碰撞最集中的地区,对中国是安身立命之所,对美国是战略攸关之地,两国能否实现良性互动、和平共处,对地区局势和中美关系发展至关重要 最近有几则消息令人关注。一是美国盖洛普2月20日公布民调结果显示,53%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或非常负面的看法,20%的人认为如今美国的头号敌人是中国。  相似文献   

15.
李思乐  刘娅 《青年记者》2017,(8):115-116
19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日渐萧条及大量廉价中国劳工人美等因素,美国排华运动此起彼伏.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排华法案》及十年之后的《吉利法案》让在美华人的境遇雪上加霜.为了维护华人权益,有一个人选择了抗争,他通过巡回演讲、办报、组建华人政治社团等方式宣扬中国文化,回击对华人的污名化,争取合法的公民权利.这个人就是王清福.《纽约时报》等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对其的各种报道多达数千篇,足见其在当时美国所拥有的影响力.他被《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作者张庆松博士誉为“十九世纪美国华人最活跃和最有贡献的社区领袖”,①并入选了《纽约400名人录》.  相似文献   

16.
学言 《兰台世界》1998,(3):34-35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直采取敌视的政策.1969年自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为了摆脱国内外困境,争取早日从侵越战争的泥潭中脱身,改善与苏联争夺的战略地位,便在外交上首先考虑主动同中国和好,借助中国抗衡苏联.因此,他上台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要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探索重新同中国人接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历史的和弦     
2001年春,正当布什上任后中美关系趋紧。钱其琛出访美国之际,首都北京举行了一个以乒乓球为由的特别招待会。它的时间选在中美“乒乓外交”30周年前夕,地点选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首次访华下榻的钓鱼台国宾馆6号楼,参加的有中国副总理李岚清与基辛格等当年参与“乒乓外交”的各界人士。会上首先由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致祝酒词,然后是中美两国中学生乒乓球表演。看到眼热时,李岚清与基辛格也不觉忘情宽衣,挥拍上阵,把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以上是我们读新华社3月18日电稿了解到的,央视和其他各家媒体也都作过报道。同样是报…  相似文献   

18.
乔兆红 《历史档案》2008,(4):102-107
翻阅美国出版的有关中国问题与中美关系的历史文献与著作,发现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与了解十分贫乏.不仅一般民众对中国的历史与现状知之甚少,即使某些研究亚洲与中国问题的专家与学者,对于中国历史知识的了解也非常薄弱.关于中国的西藏问题,一些媒体在报道时,不仅缺乏基本的常识,有的甚至带有意识形态上的傲慢与偏见.对于美国的西藏政策与"西藏问题"的由来,我们有必要进行历史的审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美味佳肴享誉世界,外宾到中国来,谁能挡得住美味的诱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中国做客短短几天,体重竟增加了一公斤.堂堂洋博士尚且管不住自己的胃,更不必说什么"纽约客"、"约翰牛"了.  相似文献   

20.
从1977年在中国政坛复出开始,邓小平就成为中国处理对美关系的主要决策人.他在中美建交、达成中美<八一七公报>、北京政治风波时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实施联合制裁等重大事件中,为发展中美关系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我国这一时期的对美政策,体现了邓小平处理中美关系的外交思路.研究邓小平处理中美关系的思路与策略对正确认识中美关系、总结20年来我国在处理中美关系中的经验和教训、指导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