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社会深入人心,一方面是由于其理论的先进性、指导性、正确性;另一方面是大众传媒巨大的渗透性、传播的广泛性。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通过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利用报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通过共产党和先进知识分子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迅速在中国扎根并使之本土化,和列宁主义一起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王靖华 《新闻界》2012,(11):56-59
积极利用各种大众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并使之成为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有力配合,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宝贵经验。这一经验表现在:利用报纸开展民众动员和组织工作;利用期刊杂志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理论探讨;利用广播电台进行舆论引导和宣传。这对团结民众、树立党的形象、赢得各方力量的支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与此同时,伴随我国媒体融合进程的深入发展,政务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等领域所发挥的功能日益引人注目.在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由李勃所著的《新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研究》一书从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方式流变入手,分析了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中的作用机制,主张借助新媒体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这一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曙光》是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由爱国青年学生创办的一份在中国青年及学生中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刊物.该刊创刊初期宣传“改良主义、科学救国”,后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北方早期组织的宣传阵地.《曙光》编辑思想的转变,正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一大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进步热血青年、先进知识分子对俄国十月革命较全面的认识,并进而接受社会主义传播过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全党办报”宣传理念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新时代,习近平提出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新理念新战略,是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党办报”宣传理念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又一次时代创新成果。二者均以贯彻群众路线为核心要义,以既宣传群众又组织群众为核心要旨。墙报和网络媒体从媒介功能上看具有组织动员群众的主动性和亲和力,因而在不同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吸收为“全党办报”理念的重要实现手段,在其宣传机制中发挥着最直接、最深入地扎根于最广大基层群众组织的神经末梢作用,使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核心要旨保持不变。这个守正创新的历程,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独特智慧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实践相结合是建党初期我党各项工作的重心.早期共产党人通过理论教育、媒介宣传及实践斗争等途径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7.
于安龙 《青年记者》2016,(22):88-89
20世纪30年代,由于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和自身宣传力量薄弱,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舆论宣传工作曾长时期处于滞后状态,致使其政策主张无法广泛传播,外界也缺乏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媒介和窗口.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创办的《救国时报》和《先锋报》,成为宣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喉舌.“在20世纪30年代,它们是西半球华侨爱国反帝的两面鲜明的舆论旗帜.”①其中,前者创刊于法国,后者创办于美国,两者成犄角之势,承担起了中国共产党的海外宣传重任.相比之下,人们可能对《救国时报》比较熟知,对《先锋报》却不甚了解.事实上,《先锋报》在宣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方面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虹 《东南传播》2021,(3):54-5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路径研究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日本、法国与苏俄路径三个空间维度的演变过程,进一步发展出多元路径探索、比较视角转向、跨学科理论运用以及地方性传播的研究趋向.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路径研究脉络,探索引入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来拓展马克思在中国传播研究视野,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宣传实践中,视觉宣传是其中独具特色的构成部分,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有关中国共产党视觉宣传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一是系统性的全历史研究成果不足;二是视觉理论与宣传实践融合有限.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通过创造性地征用不同视觉媒介进行宣传活动,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也溢出了西方视觉理论的解释范畴.在研究过程中,应基于"反本质主义"的思维立场,破除媒介文化迷信和媒介体制迷信的思维窠臼,及其对理解中国共产党视觉宣传活动形成的刻板结论.文章提出"连续与断裂""中国与世界"两大问题域,并以此为勾勒中国视觉宣传的纵横维度和展开当代研究的问题总纲.中国共产党百年视觉宣传研究应在史实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一派具有中国共产党主体地位与中国史学特色的历史书写,借由历史智慧建构出一套立足于中国语境与中国共产党主体性的理论范式,并以此为中国共产党的当代视觉宣传实践提供策略智识和批判工具.  相似文献   

10.
张闻天是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卓越领导人。他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普及作出了巨大贡献,有效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从世界传媒发展史来看,中西方最早的大众传媒都是由于经济原因产生的;在西方,为了适应贸易活动的需要,信息传播成为一种职业,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出现了近代的报纸;在中国,为了配合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扩张,一批传教土、商人到中国创办了近代报纸:但这一时期中西方报纸的影响都不大,直到新兴资产阶级作为一种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开始利用报纸宣传新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以后,报纸才逐渐在民众中扩大影响,真正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由此可见,大众传播媒介从一开始就既是物质的、经济的,又是思想的、文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出现后,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传播工具,它的公开性、广泛性使之成为社会进步力量推翻专制社会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文章认为,马克思在中国最早是作为西方思潮的一种与其他思潮一起介绍到中国的,早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士构成也比较复杂.但十月革命后,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把它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中国、指明未来发展道路的思潮加以介绍、传播和颂扬,这些先进的中国人很多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力量.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风物长宜放眼量朱江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档案宣传,业己成为档案部门的重要举措。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强有力的舆论工具,其受众广泛,传播迅速,影响深远,有效地借助新闻媒介,能使档案宣传事半功倍。然而对如何利用传媒宣传方面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必要辩明。误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早期科技学术期刊的传播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惠民 《编辑学报》2005,17(2):81-83
以清末民初创办的几种期刊为例,剖析中国早期科技学术期刊的传播学思想.认为:期刊这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当时社会得到广泛应用和重视,它在宣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和传播国内科技研究成果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编辑们在做好把关人、优化传播媒介、注重传播效果的研究诸方面都有很好的尝试;这些办刊经验为我国现代科技学术期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徐雁红 《传媒》2024,(6):88-90
《中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重要刊物,该刊物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文化“民族形式”和文化抗战等诸多方面的宣传,让新民主主义文化深入人心,坚定了全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对改变根据地文化落后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虽然从创刊到停刊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但其在宣传先进文化、抵制错误思潮以及繁荣根据地文化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浅谈广告编辑环境中的噪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发展经济成了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随着加入WTO的临近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市场竞争和广告大战愈演愈烈.广告不仅成了发展经济、拓展市场的排头兵,而且成为使公众认识环境、满足需求的向导,广告逐渐成为人们社会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广告主积极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宣传某种产品或服务,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说服他们采取行动,从而达到推销产品或树立品牌的效果.在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中,广告主和媒介编辑注重广告策划、文案设计、品牌构筑及刊播版面或时段等要素,而往往容易忽视广告编辑环境中的噪音因素.结果,广告主花费巨资,媒介编辑也耗费了巨大精力,而广告传播效果却往往事倍功半.笔者认为:广告传播中,噪音已成为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消费主义文化的蔓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并渗透到大众传播媒介,使全球传媒文化正在趋向消费主义化.媒体应如何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应对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成为社会普遍的关注重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电视媒介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的现实,对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与监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媒介批评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传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批评主体和批评客体的特殊性,使列宁的报刊功能观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表述报纸与组织关系时的权威话语,直接规制了该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展媒介批评的思维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媒介权力一直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本研究试图对媒介权力问题提出一个传播社会学的新的研究角度, 即传播机制, 并从这一角度出发, 探讨大众传播媒介权力的深层根源和权力获得, 以及此权力的发挥。本研究认为, 传播是使互动成为可能进而使社会成为可能的工具, 它和政治、经济等一样都是社会的基本机制, 此基本机制的社会职能部门是大众传播媒介, 它是促进社会充分互动的唯一权威组织, 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职能权力。这种权力是相对的, 它要受到社会其他职能权力如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的作用。在社会正常时期, 大众传播媒介权力的发挥需要得到其他职能权力的协作, 但它也有极端发挥的机会, 即在社会变革时期。由于这时的政治机制比较薄弱, 大众媒介的权力就有可能突破当时政治权力的约束, 激发大众对社会合法性认识的怀疑和否定, 推动旧有政治制度的垮台。另一方面, 由于大众媒介组织从本质上讲是商业性组织, 它很少能突破经济权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郑安迪 《今传媒》2016,(5):44-45
新闻报道作为传播信息和引导人们认识世界的特殊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思想原则.在我国,新闻媒体一直以来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这就要求广大新闻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然而,由于行业竞争的激烈和传媒立法的落后,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失范现象屡屡发生,其中就包括了“媒介审判”现象.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手,分析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的界定、影响,并提出一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