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新闻报道的立体化是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时采用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这就是以一条主线围绕事件或人物,采制若干条新闻安排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播出,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向受众介绍新闻的现实情况,分析事件的原因、背景、意义及其发展趋势,使观众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貌,是一个主题的新闻由多种形式的多条新闻来表现的方法。这种报道形式气势恢弘,震撼力大,内容深刻,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好形式。  相似文献   

2.
林新 《当代传播》2007,(6):124-125
及时报道各类意外事件,关注事件中的人物,反映事件的发展状态,不仅是对受众"知情权"的尊重,更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坚持,对新闻人文精神的坚守.然而报道意外事件,特别是报道一些重大的或事关人命的事件,容易"炒"出"热点",给报道者带来"成就",也容易出"败笔",甚至伤及被报道者,反而背离了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日常新闻事件对人的采访而言,人物报道,是就某个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本身展开的专题报道。如何利用记者这份“特权”,最大限度地制作出更为真实、更为引人、更加具有启迪人心和社会意义的报道作品?采访、构思及行文等重要环节的准备和把握,将直接影响人物报道的质量和力度。  相似文献   

4.
摄影报道(Photojournalism)属于新闻摄影的范畴 ,它同广义新闻摄影一样 ,都是对新闻事实的一种图像报道。它的报道范围很广 ,小到幼儿园小朋友一场比赛的结局 ,大到人类的生存受到外星球的威胁。摄影报道与狭义的新闻摄影(NewsPhotography)相比 ,虽然都强调新闻性 ,都是对具体事件、事物、人物、人的生活的记录 ,但摄影报道更侧重于报道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而狭义上的新闻摄影只报道事件的简明事实。摄影报道有结构的叙述性 ,而单幅新闻图片没有。一、摄影报道的实质摄影报道同新闻摄影和其他摄影一样 ,都…  相似文献   

5.
深度报道是阐明新闻事件因果关系.预测新闻事件发展趋向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不仅要讲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过去和现在,还要预测事物的发展和未来;不仅要报道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还要报道涉及的地方;要报道当事人,而且还要报道相关的人物;要阐明新闻事件的背景,意义和影响;要有具体的情节和细节,而且更要用事件本身的典型人和典型实事说话,因此,深度报道具有更大的舆论引导作用,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6.
金龙江 《新闻实践》2008,(11):39-40
创新工作性报道,须改变观念,改换视角,改进方法,在题材选择、采访写作、编辑处理等方面,准确判断和表现新闻价值;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改进和创新报道方式,使报道亲切可读,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贴近群众;善于以新闻事件内核或事件背景来构建报道模式,凸现有效信息,让新闻站到前面来。  相似文献   

7.
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有着其他新闻报道不可比拟的影响力。相对于日常新闻事件对人的采访而言,人物报道,是就某个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或新闻人物本身展开的专题报道。人有千面,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是人物新闻报道的关键。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声画结合的表现形式,使我们可以利用许多电视新闻特有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特点,刻画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一)所谓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是一种对社会能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报道。典型报道与新闻的典型性涵义既不同又相连。新闻人物、新闻事件都有典型性特征,典型性是新闻价值中重要性、显著性的一种体现,意指不是任何人物、任何事件都能构成新闻...  相似文献   

9.
刘明超 《今传媒》2012,(3):119-120
本文以《民立报》对"汉口惨案"的19篇报道为例,观察《民立报》深度报道特点。第一时间关注事件各方反应,精心选择、组织新闻事实,巧妙利用细节、对比手法、人物对话,以及机智的新闻标题和生动的新闻语言展现新闻事件,从而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只有客观真实的《民立报》,才能洞悉清末的社会现状,启迪民众。  相似文献   

10.
李琳 《新闻传播》2009,(11):105-105
人物报道,简而言之是围绕人物展开的专题报道。在平面媒体上,人物报道的形式,又区分为人物新闻、人物通讯、人物专访、人物特写等。人物报道,因围绕人物发生的不同事件、人物本身凸显的不同性格与特质而受关注。在采访和写作的全过程中,推近视角,精细化操作,将为人物报道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11.
一 些重要新闻事实因得不到及时反映 ,报道和传播就成为旧闻或历史。那么 ,如何报道已过期的重要新闻呢?笔者以为可以从扬长避短 ,避急求深 ,转化为非事件性新闻 ;撰写记者述评 ;撰写一定程度的新闻评论 ;通过人物访谈把整个事件凸现出来 ;留意发展 ,抓住新闻由头以及作后续报道等多个方面作努力。扬长避短、避急求深 ,转化为非事件性新闻重要新闻体现在报纸上的新闻文体 ,以事件性新闻为主 ,其新闻价值受新闻事实所发生的时间的限制。而非事件性新闻 ,时效性差 ,但指导性强 ,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 ,时间概念在“前一个阶段” ,延…  相似文献   

12.
"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概念来自西方新闻理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概念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主观的。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新闻事件是"新近发生的  相似文献   

13.
以前,电视新闻报道都是以条来计数的,一条一个内容,如果内容多了,一条消息放不下,便可做成新闻专题。现在的电视新闻不同了,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时采用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这就是以一条主线围绕事件或人物,采制若干条新闻安排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播出,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向受众介绍新闻的现实情况,分析事件的原因、背景、意义及其发展趋势,使观众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貌,是一个主题的新闻有多种形式的多条新闻来表现  相似文献   

14.
陈骁  南楠 《新闻世界》2013,(5):147-14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话题新闻"的报道方式在各新闻网站上唱起了主角,它标志着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的报道由传统单一的灌输式转向互动式、引导式。它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手段和途径,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直观性、即时性、针对性、可读性。本文试通过对人民网"两会"人物话题报道的分析,以期为改进媒体人物话题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亮 《中国广播》2012,(2):67-70
本文借由玉树地震报道谈自己的采访体会。认为好的报道是一次成功的抵达。首先是抵达新闻现场,回到新闻发生的土壤;第二是抵达事件细节,呈现新闻进程中的纹理脉络;第三是抵达人物内心,寻找听众与新闻人物之间的心理共鸣。  相似文献   

16.
王擎  陈峦明 《当代传播》2012,(5):100-102
近年来,中外媒体对于财经人物的关注与报道很吸引读者。如何做出有特色的财经人物报道,学界业界都投入了很多观察与思考。本文选取《第一财经周刊》、《经济学人》、《彭博商业周刊》、《财富》和《福布斯》等5家中外财经期刊关于乔布斯去世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运用新闻叙事学理论分析探讨财经人物报道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7.
灾难新闻对外报道的五个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灾难新闻对外报道中,除必须及时准确,外宣媒体尤其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借鉴西方媒体经验,着力增强报道时效性、针对性、多面性、故事性和传播视角的多元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抢占国际舆论的制高点和话语权. 在具体报道中,对外传播媒体应根据新闻事件发展的特点,分阶段、有计划地增强各个环节的着力点.例如,在灾害事件发生后,应该快速反应,有序组织,努力抢占话语权,着力增强报道时效性.随着灾害事件发展,应该客观准确地报道事件本身,重点围绕国际社会关切,开展针对性报道,并以人物故事入手,用朴实语言、感人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海外受众.  相似文献   

18.
郑越 《新闻知识》2007,(6):65-66
在美国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人物报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与中国媒体的人物报道相比,美国媒体对人物报道并没有正面或负面人物的明确划分,而是偏重于人物或事件本身所包含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2007年初美国头号新闻人物不是政界要人也不是商贾名流,  相似文献   

19.
事件性新闻是非事件性新闻的阶段性过程,非事件性新闻是事件性新闻的有机集合。非事件性新闻并不是不及事,而是将具体的“事件”集合为事物,升华为更高境界,具有更深的内涵。在非事件性报道中,背景、层面、过程是新闻素材的三大要素,也是新闻写作中立足“非事”找“事”、静中求动的“矿藏”。在非事件性报道中,发挥人物元素的作用,是报道成功的关键。办法有三:①让人的状态成为非事件报道的主体;②让人的观点成为新闻的主题;③让人的活动成为新闻的连线。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体验式报道成为我国新闻园地里一朵引人注目的鲜花。它以审美主体亲身经历事件或直接介入事件的全过程为主要特征,要求新闻记者能够近距离地感知、接触和体验报道对象,将自己的笔触深入到人物的情感世界,贴近人、贴近人的内心和灵魂,让读者心潮随着作者的思绪而动,从而达到同频共振的目的,使新闻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