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媒体环境下,档案信息的移动化服务已成为我国档案信息服务的新趋势。我国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移动终端的智能化与网络化、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果等,这些都为我国开展档案信息移动化服务奠定了基础。同时因为目前我国档案信息移动化服务还处于萌芽状态,相关技术尚不完善,制度法规还处于缺位状态,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还缺乏保障等,使得我国档案信息开展移动化服务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手机网民的规模不断壮大,档案部门提供移动终端上的档案服务已是大势所趋.文章从我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移动终端上开设的各种服务入手,概括了目前主流的四种平台上的档案服务现状,分析了未来在移动终端开展档案服务的发展趋势,对档案部门在移动终端上开展档案服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习亚萍 《档案》2014,(5):45-49
高校学科建设服务是档案馆和图书馆发展的创新型服务模式,加强档案图书的学科建设服务作用是目前高校档案馆和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其发挥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开拓以学科用户为中心的先进的服务模式,应采用先进技术搭建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学科服务平台,主动为学科用户提供快捷、动态、高效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用户阅读寻求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阅读寻求行为角度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移动阅读用户主要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浏览器和客户端软件、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等无线网络获取读物,通过随意浏览、导航、检索、社会化推荐和广告寻找移动阅读内容;用户选择的主要移动阅读服务机构是电信运营商和知名传统互联网服务商,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传统出版机构和图书馆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也较受欢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推广力度,基于用户的移动阅读寻求行为特征,开发与优化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加强移动阅读服务推广。  相似文献   

5.
由于具有互动营销功能,微信可作为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选择之一。本文以《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指南》为依据,采用网络调查法调查了我国省级综合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开展档案查询、档案展厅、档案资讯、互动交流等移动服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部分优秀微信公众号和移动服务平台为例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谢康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3):99-100,110
文章简要介绍了图书馆移动图书采编工作中应用移动APP服务的价值,指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采编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图书馆移动图书采编APP服务的核心内容,最后从人才、平台与技术三个角度提出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借助采编APP服务优化采编工作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3G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阅读成为社会阅读的主要方式,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拓宽了新的视野。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优化、整合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开展移动阅读的服务内容,注重培训和阅读推广,搭建移动阅读平台等方面的知识创新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平台定位不明确、服务内容同质化、运营效果不佳等现状,开展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运营现状及用户对移动服务平台的认知情况调查。通过电话咨询、问卷调研、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观测等方法,对16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的主体运营能力、服务内容、实现功能、互动性及移动用户认知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图书馆对不同类型的移动服务平台的运营存在差异,主要以微信运营为主,微博活跃度在下降,QQ仅用作用户咨询,App基本由其他开发商运营。同时,用户对各类移动平台的认同、需求动机等也存在差异,用户对移动服务平台的认同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微信、微博、QQ、App,用户对各类移动平台的需求动机表现在:微信方便了解最新的信息资源并容易形成互动,微博带来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QQ能够及时咨询图书馆的相关问题,App易于阅读电子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从明确移动服务平台差异化定位、构建平台融合协同机制、寻求广泛合作方面提升移动服务平台运营效果。表3。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与图书馆服务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平台,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已经成为21世纪的新潮流,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将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于图书馆,将为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带来契机.本文阐述了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兴起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将移动互联网应用于图书馆服务,开拓图书馆手机服务,并分析了图书馆手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平台中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移动图书馆的概念,并从信息资源建设、移动服务创新及管理方式改进3个方面探讨了移动互联网平台中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东北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大学生移动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移动图书馆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图书馆是指依托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各种便携移动设备(手机、PDA、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MP4等)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的信息查询、浏览和获取资源内容的服务.目前国内高校数字图书馆要实现上述功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无法解决对馆藏资源的全文访问和对各类数据库资源进行统一检索.  相似文献   

13.
刘朝霞 《兰台世界》2017,(2):113-115
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互联网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读者阅读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变化,阅读需求逐渐变得个性化,读者的阅读时间变得碎片化,阅读方式亦呈现出网络化、移动化,阅读行为非常自主化与社交化。近年来,大学生们十分青睐网络阅读,这则说明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给高校图书馆服务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探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并提出了实用性应用措施,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SoLoMo概念的提出,移动社交和LBS服务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高校和公共图书馆移动应用服务功能比较单一,移动图书馆面临严峻的挑战。现代图书馆移动应用亟需应用SoLoMo模式扩展功能,顺应图书馆移动应用的社交化、本地化发展趋势,优化图书馆服务质量,满足用户移动需求和个性化体验。  相似文献   

15.
走向移动互联时代的图书馆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实践表明,图书馆服务正在走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机遇,从自动化系统变迁、移动馆藏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站的涌现、参考咨询的变化、面向移动设备的客户端应用工具五个方面讨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并从移动设备本身的问题和图书馆服务的问题两方面讨论图书馆服务走向移动互联时代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信息服务的理念得以实现,一种以移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移动图书馆蓬勃发展.以泰达移动图书馆建设方案为例,论述移动图书馆的开发标准、建设模式、具体方案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应重点考虑资源与服务的共建共享和一些相关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的发展已经引领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将会是未来图书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开展现状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差距,为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和手持终端的迅猛发展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获取方式,而档案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公众,充分运用新技术,利用移动APP创新服务.文章基于档案馆“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及用户对档案信息内容和形式需求的个性化、专业化的特点,借鉴分众传播的理念,在分析我国档案移动APP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个性化服务已成为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从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现状入手,针对个性化服务发展中存在资源的严重匮乏、个性化信息服务应用规模小、数量少等问题予以分析,研究了我国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预约服务模式、信息检索个性化服务模式、课题协助服务模式、远程教育课程服务模式、为高校导师、学科带头人建立“个人网页”模式等5个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国家图书馆和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研、问卷调查、有效性测试等方法,对中国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并与美国排名前25位的公共图书馆的移动服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普及率偏低,服务模式主要为WAP和APP;移动服务和移动资源 较为丰富,移动服务具有良好的个性和交互性,但存在移动服务体系不完整、移动服务缺乏创新性、知晓度较低、有效性整体不高等问题。中美公共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各有所长,中国图书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移动服务和移动资源,而美国图书馆移动服务更加人性化和精细化,与移动终端结合得更好,馆藏信息的展示效果较好。图6。表3。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