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王磊  贾润贤 《兰台世界》2017,(14):97-100
本文首先定义了医疗卫生档案延展的内涵,对医养结合档案、社区健康服务档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档案、区域性医疗合作档案、急救档案和医疗义诊档案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其次介绍了加强医疗卫生档案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对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服务医疗卫生改革、服务人民健康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应对医疗卫生档案延展新常态的举措,完善医疗卫生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跟上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服务大众和传播文化为目的的公共图书馆与文创产业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内在价值,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协同发展极具意义。研究发现,文创产品内涵不足、专业人才投入不够、资金短缺、文创思维受限以及文化展示单一等问题制约着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协同发展。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发展的优化路径,以科技和创新为支撑,积极加强馆际间交流合作,实现文创资源共享,深入挖掘传统馆藏资源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协同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合作发展现状,从图书馆发展与区域社会互生互动的角度,明确图书馆事业和粤港澳经济产业、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密切关系,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与图书馆创新进程对接。以从传统馆藏到粤港澳行业产业教育资源库、从学科馆员到行业馆员、从文献堆积到文化引领的三个转变为主线,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资源文化建设和服务模式的协同创新发展框架,对资源共建共享、行业馆员模式、图书馆协同参与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4.
黄燕 《图书馆》2023,(3):47-53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高地是国家发展战略,而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是建设文化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调查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状况及阅读推广开展现状,剖析了该地区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合作基础、合作意义、合作路径等方面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阅读推广融合发展新模式,由此提出图书馆阅读推广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图书馆阅读推广融合发展的管理机构(管理动力);形成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价的激励机制(行为动力);谋划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主题内容的资源共享(内生动力);建设图书馆阅读推广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动力),以期推动全国图书馆阅读推广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背景下开展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探索,对于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实地调研、专利分析及文献调研方法总结粤港澳大湾区专利信息发展态势;以广东省科技图书馆为研究案例,介绍该馆专利信息服务的模式与经验。[结果/结论] 从知识产权智库建设、专利信息平台构建、专利信息服务模式与对外合作等多方面总结经验,为图书馆开展专利信息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两特区12个省市(特区)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查法从共享机制、共享平台、数字资源建设、推广服务等方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完善共享合作交流机制,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统一平台规范与标准,促进共享平台的多途径多维度无差别服务;加强整合和共享,打造岭南公共数字文化品牌;培养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使用习惯,增强用户黏度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电子健康档案是个人健康管理、医疗诊断、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其规范建设是推动我国国民健康和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阐释电子健康档案内涵,梳理国内外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概况,揭示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的意义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制度保障、宣传教育、技术维护、自我管理等常态化措施,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信息基石。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写入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其民生新闻报道反馈人民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变迁,塑造着城市形象,传递新时代价值观。通过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探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当下,其话语形象的建构与表达,能够进一步阐释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未来发展对服务于大湾区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的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和数字创新四大场景为依据设计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分析框架,并将其运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素养实践总体较为丰富且不乏优秀案例,相关实践主要分布在数字生活场景,重点关注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数字技能提升。基于分析结果,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提出提升生活场景数字素养实践水平,助力全民数字学习体系建设,重视工作场景数字素养实践,升级创新场景下的数字素养实践,加强合作五点建议。图1。表4。参考文献41。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战略定位是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并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与社会文明程度,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文化虽同源共生,但由于历史原因,仍存在差异;在特殊时期,这种差异甚至会导致文化认同的危机。寻求文化认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便是保护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土地与人的密切关系衍生出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的土地神崇拜习俗。土地崇拜源于对土地纯物质形式的崇拜,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发展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人格神。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地崇拜系统,都源于"社"文化底蕴的支撑和文化归属意识的培育,具有共通的文化符号表征系统。高要春社、澳门土地信俗和香港土地庙三地的土地崇拜形式不一,但民众心理有共通性。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崇拜,可以跨越地域和制度,诠释粤港澳社群共通的文化心理符号,发挥土地民俗信仰的凝聚力与文化归属效应,最大公约数地整合大湾区社群力量,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整体文化。  相似文献   

12.
陆丹 《青年记者》2017,(24):58-59
2017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出现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中国改革开发的前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随着整体经济发展和媒介技术的革新,粤港澳区域文化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必须进行调整,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成为提升粤港澳区域文化传播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3.
为了系统了解我国工程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现状,提升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效率,文章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工程项目,针对电子文件归档展开调研。基于BIM技术协同平台分析了工程项目归档电子文件的类型、构成以及归档过程,并从归档标准、归档制度、归档人才队伍等维度探讨了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洪  梁瑞丹 《北京档案》2023,(11):26-28
电子健康档案一直是国内外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热点,对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进行治理是提升其价值的必经之路。论文运用5W1H分析法,对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梳理了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治理动因、治理内容、治理主体、治理场景与阶段,最后提出细化管理工作、统一数据标准、优化数据质量、推动数据共享、加强数据保护的具体实践策略,以助力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优质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气连枝,共生互赏,文化习俗相似,艺术呈现形式相通,文化心理相合。但从现实层面看,其协同发展存在联合申报的非遗项目数量少、非遗资源共享系统不完善、保护模式相对独立的问题,并且湾区内也面临经济发展不平衡、非遗系统化管理制度缺失、协同保护理念欠缺、小众非遗协同保护力度不够的困境。为此,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工作需统筹规划,考虑非遗资源的互补性,减少保护阻力。政府应在税收政策、资金投入、人才智库建设、搭建非遗联合展示平台等方面统筹发展,并加强湾区非遗协同保护专门性法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也需在市场、资源、信息、人才等方面进行业态化整合,同时对接新媒体,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既呼应大湾区一体化国家战略,也是深化湾区文化共同体理念、加强国家文化认同、推动人文湾区建设、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都蓝 《图书馆学研究》2022,(1):87-92,76
经典阅读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一.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视角,以共建人文湾区为目的 ,对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联盟成员馆经典阅读推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大湾区图书馆加强区域文化协作、共同推进大湾区全民阅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建议.调查发现,大湾区图书馆经...  相似文献   

17.
医疗服务行业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医疗信息更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信息内容。电子健康档案是医疗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子健康档案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对保障与维护公民健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电子健康档案进行挖掘并提供可视化服务可以提高电子健康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为公民提供准确、便捷的健康信息服务。本文主要对开展电子健康档案可视化信息服务进行可行性分析与层次分析,并初步提出了电子健康档案可视化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程燕 《山东档案》2023,(4):41-42
<正>电子病历档案是医院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字、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记录,是病历的一种记录形式。电子病历档案比传统病历档案具有更好的封闭性、较强的兼容性、传输速度更快、利用价值更高的特点,是将信息记录和网络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必然产物。本文以服务“健康强省”建设目标为出发点,结合山东实际,探索提出新时代加强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工作的办法举措。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在如实反映档案相对人健康状况、推进医疗改革、提高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从我国当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实践来看,尚存在着建立难、重形式轻内涵、重数量轻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重大医疗成果不断涌现。建立重大医疗成果档案不仅能够留存珍贵的史料,而且能够真实地反映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这对于档案工作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拓展档案管理领域、发展档案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