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年报》社联合研发的“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在《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8日、7月20日及以后每周星期二的“学习周刊”上刊登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支持。由于科学研究工作只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和任务之一,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也只是大学评价的一个方面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整体实力和贡献的评价必须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  相似文献   

2.
主贝 《图书情报知识》2004,(6):F004-F004
2004年9月28日~10月1日,“第四届大学评价与科研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联合举办,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3.
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的意义、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ESI)已成为国际性的高水平的权威评价工具。我们利用ESI作为原始数据来源,对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得到了《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研究院所)分22个学科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和《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指标排行榜》等29个排行榜。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科研竞争力列全球20位,比去年前进1位;有49所大学进入了ESI被引量排名前1%的近1207所世界大学排行中,约占4.1%,比去年增加18所。但是这些高校的整体名次都比较靠后,说明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很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非常艰巨,特别是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成果数量以及国际影响力方面差距更大。但与去年的评价结果相比,我国的整体实力、大学及学科竞争力都有明显的进步,这说明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此次评价对我国政府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各个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5~6日,由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ISSI)、《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和国际排名专家委员会(IREG)合办的“第六届科学计量学与大学评价国际研讨会”(ICSUE2010)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均简称《纲要》)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科学计量学与大学评价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推动我国教育评价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会议共举行了13场大会专题报告和3个分会场报告和讨论。代表们共同探讨了科学计量学和大学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获取原始数据,对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学科竞争力进行了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研究和综合分析,最终得到了3类共30个排行榜,它们分别是:《2009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2009年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分22个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和《2009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7个基本指标排行榜》。2009年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的科研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12位,较2007年前进8位;有70所大学进入ESI被引总量前1%的1475所世界大学排行,约占4.7%,较2007年增加21所,增长0.6个百分点。这些都是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道路上取得的可喜成绩,但通过仔细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学整体排名比较靠后,说明我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仍很艰巨,特别是建设世界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型成果方面差距还很大。从自身来看,与2007年相比,我国大学与科研机构不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明显进步,虽然离《纲要》中提出的"国际科学论文被引量进入世界前5位"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会给我们增加信心,相信这...  相似文献   

6.
科研评价服务是大学图书馆研究支持服务主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文献综述、网络调研和案例研究,从服务类型、用户培训、支撑平台、人员配置、合作模式、宣传推广等方面调研国外大学图书馆科研评价服务的实践进展,调研发现国外大学图书馆科研评价服务以文献计量分析为基础,服务类型逐步向研究成果影响力生命周期过程辐射,服务手段逐步走向自动化与平台化,服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有效推动国内大学图书馆的科研评价服务,需要从战略与政策层面高度重视,将新型计量指标与成果类型纳入科研评价服务,利用作者唯一标识系统为图书馆科研评价服务打通数据渠道,构建面向研究影响力生命周期的科研评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评价与管理》2009,(4):15-19
“第九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 2009年11月7日~8日“第九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研管理》编辑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办,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8.
《评价与管理》2010,8(1):79-80
2004年,我们曾举办“第四届大学评价与科研评价国际研讨会”,有来自16个国家的230多名代表与会,会议获得了很大成功!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适应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迫切需要,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科学计量学与大学评价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当代传播》2007,(1):67-67
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执行副主编钱荣贵同志撰著的《“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一书,最近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是怎样产生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ESI)已成为国际性的高水平的权威评价工具.最近我们利用ESI作为原始数据来源,对世界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得到了《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和《世界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排行榜》(包括大学和研究院所)。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科研竞争力列全球22位,有31所大学进入了ESI被引量排名前1%的近1400所世界大学排行中,约占2.2%,但名次都很靠后,说明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很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非常艰巨,特别是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成果数量以及国际影响力方面差距更大。此次评价对我国政府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各个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评价与管理》2004,(3):79-79,56
“对于大学的评价,我们都很关注。”在北京某重点中学参加暑期英语夏令营的许多高中生说。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假期时间给自己“充电”,对于一年后的高考、填报志愿等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两份报告的出炉,拓宽了高中师生、学生家长了解高校现状的渠道,为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目前,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存在着“SCI至上化”、 量化考核泛化、同行评审形式化、评价导向行政化、学术研究功利化等评价失衡问题。在破除“SCI至上”等科研评价顽疾背景下,科研评价体系重构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科研管理和科技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重构科研评价体系必须正确处理好八大辩证关系:管理评价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工具性与目的性的关系、分类评价与统一评价的关系、评价理论与评价实践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论文评价与评价的关系、元评价与评价的关系。这些思考有助于更加理性、辩证地认识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全面地把握科研评价的科学内涵、要素、原则、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科研评价实践活动。建议运用评价学理论指导科研评价实践,区分管理评价与学术评价,坚持分类导向、综合导向、质量导向,围绕评价目的合理使用论文指标以开展科学评价,重构科学合理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研评价体系。图3。表2。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13.
开放科学的发展正在改变学术交流生态,同时对传统科研评价产生挑战,对于科研评价创新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负责任评价(RRA)应时而生并成为开放科学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实现RRA成为关键问题。本文解析开放科学环境下的RRA内涵,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进展,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RRA的实现路径,以期为“破四唯”指导下的我国科研评价提供借鉴与参考。以典型内容文本为数据源,通过关键词提取和共现分析得出结论,即以研究质量和影响力为主维度,以知情同行评议为主基调,构成国际RRA改革的主要思路。在分析开放科学背景下我国学术交流新业态与RRA的基础上,提出我国RRA的三层结构框架。其中以识别科研新范式为情境,以改善宏观政策为支撑,以改革评价方式为实操,以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对象精准化、评价方法循证化为路径,建立有利于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我国科研评价制度,并回答科研评价改革的必答题:“谁来评”“评什么”“如何评”“怎么用”。研究认为,建立质量意识、培育“影响素养”、达成评价系统变革的国际共识,从而提高RRA的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避免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碎片化是保证RRA顺利实施的关键;将负责...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h指数族”各项指数的相关性特点,对山东省内57所本科高校图书馆科研影响力进行综合实证研究,为图书馆工作者及相关机构进行馆际科研评价、交流和培训等提供决策依据。文章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用“h指数族”各项指数对评价机构在1996--201O年的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如下:鲁东大学图书馆h指数族取值特性异常显著;烟台大学图书馆等h指数族排名位次靠前;泰山医学院图书馆具备相当数量的潜在高被引论文,预期其科研影响力将会有显著提升。h指数族与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之间呈幂律关系,h指数族两两之间呈线性关系。图书馆h指数族取值随着图书馆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的增长存在“规模效益递减”现象;图书馆应该密切关注能提升其g指数的潜在高被引论文,从而实现提升h指数和s指数、不断提高科研影响力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0月27~28日,由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与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ISSI)、国际排名专家委员会(IREG)、《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和英国《泰晤士报》共同主办"第七届科学计量学与大学评价国际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科学计量学、大学评价与科学发展,适应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迫切需要,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科学计量学与大学评价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动我国评价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改进与变革、评价对象与做法、评价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启示等四个方面对2011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重点对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分类型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本科专业竞争力排行榜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和多角度的分析,最终得出了六点有益的结论和启示。根据2011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以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所积累的历年大学评价的经验和数据,同时结合对《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认识和理解,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评价的新变化、新结果和新启示,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中国大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仍然是:质量、效益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学术活动     
“大学科研量化评价国际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科学计量学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998年12月4~6日,“大学科研量化评价国际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科学计量学学术年会”在北京紫玉饭店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局和管理科学部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联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教研究中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所、中科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单位共同主办的。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人大常委委员冯之浚教授出席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副理事长张碧晖教授主持了开幕式。英国皇家学…  相似文献   

18.
一 辞书作为自学和科研的必要工具,历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被称为“无声的教师”、“没有围墙的大学”。建国以来,特别是十年动乱之后,我国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辞书,如《辞海》、《辞源》修订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英汉大词典》等等,大都千锤百炼、精雕细刻,以其高质量赢得了高声誉和高效益,在我国出版界掀起持续升温的辞书热。这股热潮  相似文献   

19.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心期刊”自1980年代译传至我国,推动了中国的期刊评价研究,也产生了中国的核心期刊现象。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编辑出版了第一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随后,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图书情报部门的肯定,也受到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的重视,无论是科研成果的评价或是职称的评定都被打上了“核心期刊”的烙印——核心期刊成为评价论文、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也引发了核心期刊的负面效应。核心期刊的负面效应,不利于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的评价,也不利于核心期刊的评价研究,更不利于期…  相似文献   

20.
冷怀明 《传媒》2016,(9):13-16
在“科学春天”创刊的中国科技期刊,包括诸多大学的学报,经历了30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如今正是壮年而近不惑的时候。在国家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高校科技期刊(学报)面临严峻考验。《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下简称《学报》)作为一本有37年(1979年创刊)办刊历史,获得了“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等诸多荣誉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面临国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双重考验。《学报》像大多数科技期刊一样:编辑出版规模小、经营差、生存能力低;在以SCI为主导的科研评价政策环境下,优秀稿件严重外流、优质稿源匮乏、期刊功能异化、学术不端防不胜防,以及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与压缩编制禁止经商,使得编辑队伍的稳定和顺应市场经济的改革更是举步维艰。但不发展就要落后,要发展就要树品牌。通过总结30多年的办刊经验,《学报》将办刊宗旨凝练为“交流国内外医学科研、临床实践的学术交流平台,培养中青年医学科技人才的摇篮,展示我校科研成果的窗口”;《学报》确立了“以质量取胜”的精品办刊理念。现将《学报》近年来实施精品发展策略的实践与同道交流,希望对办好中文科技期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