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创新2.0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文章对创新2.0的理念进行了阐述,简要介绍了Fab Lab、Living Lab和AIP三种典型的创新2.0模式,提出构建图书馆创新2.0的服务平台体系.  相似文献   

2.
用户参与的学术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服务创新理论出发,探讨用户参与的学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路径选择,研究用户在创新过程中的参与方式、参与程度和多重角色,指出要在图书馆服务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用户参与的作用,可从打通用户参与创新渠道,把握领先用户,积极对待用户投诉,帮助用户认识其共同创新角色,促成用户知识隐性向显性转化以及充分利用web2.0技术等方面着手,把握创新方向,提高服务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3.
KIBS(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很高的创新性。文章研究了KIBS服务创新的特征和创新模式,KIBS创新具有形式多样、用户参与性高、渐进性创新为主、非计划性创新较多等特征。重点探讨了KIBS服务专业轨道模式和核心/外围服务模式。最后分析了KIBS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相似之处,并提出了KIBS服务创新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交互与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2.0的交互特性保证了图书馆信息服务交互实现,基于Web2.0的信息服务交互机制体现在界面层、内容层、组织层和虚拟社区层的交互。利用Blog、IM、Wiki、RSS、SNS等Web2.0应用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交互模式进行创新,涉及图书馆交互式参考咨询服务、知识导航和知识创新、个性化信息服务和读者交互式平台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图书馆知识创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知识创新的信息服务必然是21世纪图书馆服务的主流趋势。对高校图书馆知识创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知识创新型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个性化与学科化服务模式、信息集成化服务模式、智能化信息集成服务模式和学科信息门户服务模式进行分析,探索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的信息化服务模式,提高图书馆创新服务能力,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和特定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用户知识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起着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用户知识的概念,分析了用户知识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面向信息服务创新的用户知识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用户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和个性化,这就需要图书情报工作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图书馆可通过开展面向创新的知识服务,为创新型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一步到位"检索效果。基于此,提出一种面向创新的知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图书借阅是图书馆提供的重要服务之一.研究用户的图书借阅行为模式,有助于图书馆提供面向用户的个性化服务,从而提升服务质量.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图书借阅记录.这种图书借阅行为形成了一个用户到图书的"图书借阅网络".另一方面,相同的图书可以被不同的用户所借阅,图书作为知识的载体,通过这种共同借阅关系将不同背景的用户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用户到用户的知识分享社会网络,称作"共同借阅网络".基于这两种网络,本文对用户的借阅行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了影响用户借阅行为的因素,并从用户借阅行为中挖掘出了新的知识,构造了个性化图书借阅推荐系统.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推进图书馆服务向Library 2.0时代迈进.  相似文献   

9.
网络问答社区利用Web2.0方式重建了人与信息的关系,对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共享、社会发展环境和"Living Library"推广产生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吸收借鉴网络问答社区知识服务模式、重视隐性知识采购、参与问答社区服务平台,以满足社会网络环境下的用户知识需求。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旅游知识服务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服务与管理已成为现代图书馆新的发展点。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找准定位,发挥馆藏特色,创新知识服务与管理值得研究。文章立足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例,分析了旅游知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概括总结了上海旅专图书馆旅游知识服务的创新途径,并提出个性化服务和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等是旅游知识创新服务进一步深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Living Lab approaches, as one of socio-technical approaches, are effective strategy for user-drive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loT) and its various technologies appear to be promising possibilities to adopt Living Lab innovation into community domains. Using Living Lab fram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of the IoT from a multi-level analysis: a micro approach of user acceptance and experience of IoT services; a meso approach of socio-technical evaluation of selected site; and a macro approach of regulation and strategies on IoT. Through the multi-level approach, it conceptualizes a Living Lab process to create, test, and adept a social IoT environment. The findings should guide governments' promotion of IoT services to increase user acceptance by enhancing usability and benefits and ensuring sustainability. The findings also provide guidelines, strategie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practitioners to integrate IoT into communities and society effectively. The insights help to conceptualize how the IoT can be situated and contextualized within human-centered contex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creating IoT innovations require prudent coordination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and roles across innovation cycle. Particularly user-centered approach warrants a new innovative way to structure and facilitate user involvement within the context of Living Labs for IoT.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2.0时代对信息共享空间所产生的影响及2.0技术在信息共享空间中的应用,构建了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2.0时代的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作者认为可以把2.0时代的信息共享空间作为基于用户的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来弥补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不足,是当今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创新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数字化环境中用户需求的新变化及信息服务的新特点,探讨了在数字化环境中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创新,重点阐述了从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上的发展创新,以期提高数字化环境中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4.
网络创新社区中用户的知识共享行为与其影响因素关系到网络创新社区的创新效率和效果。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出发,研究网络创新社区知识共享过程,利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各种因素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构建知识共享过程模型,并运用Vensim PLE进行系统仿真探讨其影响机理。网络创新社区用户的知识共享行为受到动机、个人特性、认知、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的假设得以验证,通过加大社区对用户的激励机制,减少对用户区别对待等行为方式,能够更好促进用户参与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15.
论图书馆管理创新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21世纪是人类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加速社会进步的时代。图书馆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立一个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管理机制、环境和文化氛围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图书馆应从转变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6.
陈国平 《出版科学》2008,16(2):53-56
我国出版企业正面临严峻的生存环境:盗版和伪书严重侵蚀出版企业的正常利润,诚信缺失、竞争无序、产业链断裂进一步给行业雪上加霜,体制、机制的约束又使得行业发展缺乏来自内部的活力和动力。应对上述挑战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出版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管理创新和价值创新几个重要方面。内容创新是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式创新是出版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利器,管理创新是出版企业的活力之源,价值创新则是出版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7.
The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of systems and algorithms aims to protect the user against undesirable or harmful results and to ensure the application of laws appropriate to digital environments. Thu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provided to citizens in three of the main digital public services (e-services) offered by the federal administration of Brazil (ComprasNet, Sisu and Naturalizar-se) locally recognized for their significant relevance and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use. Services were evaluated from eight perspectives: accessibility; awareness; access and repair; accountability; explanation; origin of data, privacy and fairness; auditing; validation, accuracy and testing. Adopting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hrough comparative case studies,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information practices theory (construction of a model for assessing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in digital public services).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e need to inform the user of possible bias and damage arising from these systems, which are not readily perceived; just as the need to clarify the benefits that arise from the collection of private data are not. This shows that computational models can be distorted as a result of biases contained in their input data, or algorithms.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hrough an innovative combination of dimensions, as a tool to evaluate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of government services.  相似文献   

18.
提供基于3D打印的创客服务,并将其融入用户创新实践全流程,对于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培育用户创新素养、开辟新型学科交流模式、强化实践合作与成果分享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图书馆在3D打印服务内容、模式与保障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不仅提供与用户创新需求相契合的创客服务内容,而且广泛吸纳多元社会主体参与3D打印服务,打造可供用户进行经验分享与创新互助的创客空间。这为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3D打印服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带来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完善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服务模式,健全精细化、开放式与定制化服务内容,提供全流程、智能化的3D打印服务,使其成为高校双创工作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