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国新闻学院院长、新华社社长穆青认为: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政治素质。中国新闻学院是培养高级新闻人才的新型高等学府。这所学院面向社会办学,既为新华社培养人才,也为整个新闻界培养人才,内设研究生部和进修部。研究生部设国内,国际两个新闻专业,招收应界大学毕业生和有几年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为中国人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讲课时说:现场采访的方式分成四种类型:①重大突发事件的“遭遇战”式采访。这种采访对于新闻记者来讲最富有挑战性,是现场采访的最高层次。②重大非突发性事件的“现场目击”式采访。这种采访虽然不是突发性的、但也要求记者在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容易较好把握住重大题材的报道。③“暗访式”现场测验采访。记者为了查实、验证一种看法,精心选择、策划并以“当事人”的身分去直接介入事件,进入现场采访,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策划色彩,但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择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我国目前20万新闻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出自新闻院校,今天的新闻专业学生,是明天新闻队伍的后备军。如何优化这支“兵源”,已越来越为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有识之士重视。今年9月9日,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主持召开的首次“首都新闻教育座谈会”上,记协、新华社新闻培训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中国记协职工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系和中央民族学院汉语系新闻专业  相似文献   

4.
说起新华社西藏分社原社长、北京分社副社长、现任中国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周鸿书教授,恐怕你还不一定了解.但是,只要你随便翻一翻各种新闻教科书和新闻理论书籍,就会发现,凡谈到“新闻敏感”这一问题时,大多会举这个例子:1978年11月15日,新华社播发了一则只有236字的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消息,新华社这条消息发在党中央正式为该事件平反前的16天.一下子震动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而这条消息的发现者和执笔人就是此文的主人公——周鸿书教授  相似文献   

5.
1996年4月23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学术部与中国新闻学院共同主办了《新闻伦理学论纲》出版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记协、新闻出版署、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学院等单位的三十余位学者、专家出席了座谈会。 在热烈的会议气氛中,与会者结合中国新闻学院教授周鸿书专著  相似文献   

6.
12月《新闻战线》复刊10周年(1978年) 《新闻战线》在“文革”前,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记协合办,“文革”中停刊。1978年12月复刊,由人民日报社主办。 12月12日顾执中创办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60周年(1928年) 上海民治新闻学院,1928年12月由顾执中创办,1932年改称民治新闻专科学校。这所专业新闻院校是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纪事 7月耳目,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宣动委新闻部和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召开“媒介与妇女研讨会”,深入研讨有关妇女宣传问题。 7月5日,夏庇若新闻教育基金奖学金在京颁发。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到中国新闻学院为32位获奖者颁奖。  相似文献   

8.
1989年2月,我被派到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工作,直到1993年6月回来,在中东呆了4年多的时间。回来以后,就有个想法,我已经50出头了,应该考虑一下以后怎么办。我当时就想,既然已经在新华社干这么多年了,那就去中国新闻学院吧,给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界培养接班人,同时把自己这一生的新闻经验好好地总结一下。可是,新华社对外部当时就跟我说清楚了,说“你这个人,任何部门要都不给,必须要留下来”。于是我又留下来了。直到1997、1998年,英国威尔士大学有一个新闻、传媒、文化学院,给我一个“访问研究员”的衔,我又在那儿给他们的博士生开了一门《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9.
采访:黎信(新华社高级编辑兼中国新闻学院教授)受访:约翰·哈特利(Prof.JolmHartley)(院长)时间:1997年10月20日编者按本文为新华社高级编辑兼中国新闻学院教授黎信与英国著名学者、威尔士大学新闻、传媒与文化学院院长约翰·哈特利教授的对话录.这是一篇极富创见性的对话,它涉及到现代传媒的功能、属性、内容、方式等许多方面,对我们认识、把握现代传媒或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由于本文受访者哈特利先生有着从戏剧─—电视剧─—现代流行艺术─—大众文化─—大众新闻的独特的学术经历与学术背景,他所提出的现代传播的…  相似文献   

10.
李蓓 《新闻知识》2005,1(5):41-43
以1904年美国成立第一所新闻学院为新闻教育的开端,中国和西方各国的新闻教育起步都不算晚,1916年,莱比锡大学在德国正式创立第一所新闻学院,1919年伦敦大学正式将新闻教育课程引入英国大学的课程中,中国在1918年至1921年间相继有12所大学开办新闻学科。中西各国开办的新闻专业在发展中根据不同的社会化背景及事业需要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但从大的方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11.
邓涛 《军事记者》2012,(2):48-49
2011年10月12日中午时分,82岁的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蓝鸿文老先生走了。当天,我在新华社参加“新华社80年历程回顾与思考”学术研讨会。两天后,才从人大新闻学院的网站上获悉这一噩耗,又闻蓝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6日上午在八宝山公墓竹厅举行,悔不该早早地买了15日晚上回武汉的火车票,不然我会到八宝山送蓝先生最后一程。  相似文献   

12.
冯莉 《新闻知识》2002,(12):11-12
“暗访”在中外新闻史上可以算得上是一把威力无比的“尚方宝剑”,闪烁着扬善除恶的“正义之光”。而在我国,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利的名义下,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鳞次栉比的批评报道中,通过暗访镜头曝光了社会的阴暗面,也的确让我们大叫痛快,酣畅淋漓。但是,近期的“黑镜头”有被滥用的现象,“曝光”所涉及的范围也开始无限扩大,逐渐从有关公众重大利益的“大事”转移到一些个别人身边的“小事”。这种现象,在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和职业道德约束的情况下,的确会引发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据"的学问     
对新华社的通稿经过“据”后见报,这是报社编辑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使容量大小不等、读者对象不同的报纸,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可能,采用国家通讯社的电讯稿。然而,这“据”中很有学问。在高明的编辑笔下,经过“据”,电讯稿便去芜存精,变得短小精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可在另一类编辑手中,则有可能“据”掉了电讯稿的“灵魂”,让人读后不得要领,瞠目结舌!请看典型一例:2005年8月22日某报刊发的消息《中国已拥有4枚地层年表“金钉子”》,是根据新华社电讯稿“据”成的。然而,当读完消息全文后令我很不满足,不禁要问:“中国的这…  相似文献   

14.
10月12日中午.82岁的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蓝鸿文老先生走了。当天我在新华社总社参加“新华社80年历程回顾与思考”学术研讨会。两天后.本人才从人大新闻学院的网站上获悉这一噩耗。又闻蓝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6日上午在八宝山公墓竹厅举行。悔不该早早地买了15日晚上回武汉的火车票。不然我会到八宝山送蓝先生最后一程。  相似文献   

15.
今年持续18天的“两会”报道,正值政风、会风渐变之际,新华社报道的文风随之而变,新风扑面而来。新华社营销总平台汇集的众多媒体用户对新华社报道的这一明显变化,水暖先知,纷纷予以好评。这18天的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所发生的变化又是怎样的动因引导的?本文以几篇有代表性的稿件为例,略做推演。  相似文献   

16.
一个普通的夜晚,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会议室里,一群研究生围坐在圆桌前,郑保卫老师正在同他们进行学习交流,主题是对半月来新闻界的学术动态进行综述和点评。郑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他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很重,社会活动也很多,但是,他与研究生的这种“圆桌”会面的习惯还是坚持了下来。通常这样的活动每半月都会举行一次,导师与博士生、硕士生们共同就当前热门和前沿学术话题进行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觉得获益良多。“三进人大”郑老师在57岁的时候被作为“引进人才”,从新华社中国新闻学院调入母校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足球乃至中国体育界存在“黑”、“假”现象,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近日来,以新华社为主的我国新闻界一系列关于“黑哨”的报道,推动着足坛“打黑”取得了阶段性战果。  相似文献   

18.
“范长江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以及“中国新闻奖”、“中国国际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的重要奖项;新华社“十佳编辑”、“十佳记者”,是新华社编辑、记者的最高奖。这次受到表彰的几十名同志,在各自的岗位上,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坚持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采写或者编审了许多反映时代精神、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新闻作品。他们是新华社编辑、记者队伍的突出代表,是全社同志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9.
记者暗访,眼下已成为许多记者的采访手法之一。特别是在舆论监督报道中作为获取独家新闻的有效手段,暗访调查也被许多媒体当作“招牌菜”频频推出。最近的一起成功的记者暗访就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关于“南京冠生园”月饼用陈馅的报道,成为广受关注的舆论焦点,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记者暗访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记者暗访的历史考察 其实,暗访并非当代记者的新发明。考察记者暗访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暗访作为一种采访手段,是新闻史上激烈的报业竞争所催生的。 在中国早年的新闻界,通过暗访获得新闻很常见。著名报人邵飘萍就经常雇佣侍从…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西藏分社青年摄影记者唐召明是中国新闻学院1986年毕业生。1987年4月沿青藏公路采访进藏。当年就发出许许多多优秀新闻照片,曾获1987年度新华社社级好稿,有的照片被选入1987年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展览。1988年,他与别人合作的一组照片,获第七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大赛金牌奖。他还写了不少新闻通讯,业余对间写了18万字的《“无人区”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