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粹”(国粋,kokusui)一词来自日语,是明治时期日本知识人对英文“Nationality”(中文一般译为“民族”“民族主义”等)一词的翻译。日本的“国粹”概念认可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各自保持各国的国粹发达,为世界文明做贡献。这一以保存国粹来实现民族复兴的观念对于深陷于国家民族危机之中的晚清中国知识人充满了吸引力,受到中国民族主义者的欢迎。20世纪初,“国粹”一词亦风靡于中国,成了章太炎、刘师培等革命派学人笔下的热词,意指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精华。新文化运动前后,“国粹”一词频频出现于新文化人笔下,却常含嘲讽之意。在“国粹”的理论旅行中,中国的“国粹”概念虽直接受到日本影响,却并非照搬。日本的国粹与欧化最后形成了合流,演变为日本主义;中国则在批判中接受与阐释“国粹”,保留了自我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簿”字晚出,始见于隶书,“籍”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二者结合之“簿籍”一词首次出现在东汉时期《论衡》中,出现以来就泛指官府文书以及指代登记、书写所用册籍,如户口簿、军队名册、账簿等。“簿籍”一词的通用性和使用频率在东汉之后到隋唐两宋时期有了明显提升,并且词义逐渐丰富,开始涉及赋役、土地等相关含义。元朝时期由于文化发展差异以及忽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簿籍”一词使用次数减少,明清时期使用次数到达最高峰。民国时期,该词应用大幅度减少,逐渐消亡,成为历史名词。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2日的《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用了一个中国的少女作家春树的形象作为封面,并将春树和韩寒等人作为80年代出生的中围新一代的代表。并且创造了一个从中文借来的英文词“qinglei”来形容他们的崛起。这里的“另类”一词其实是一个英文词“alternative”的意译。今天《时代》周刊又把这个词从中文音译回去,也是给了21世纪初的中国的变化一个有趣的注脚,这一报道其实显示了近年出现在中国的“新少年写作”崛起产生的文化意义已经浮上了台面。中国少年的文化经验已经变成了中国的全球化的一个形象。  相似文献   

4.
《写作与文风》(叶星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中有:“以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九月间的收文为例,……内外诸侯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件”(第67页,着重点是笔者加的。下同)之词。“诸侯”一词,本为西周和春秋时期分封各国国君的总称。自汉代以来,虽还有封王的事,但诸王不再称“诸侯”,为何到了明代,竟有“内外诸侯”之说? 书中谈到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短篇小说《半张纸》(第29页)时称作者为“十五世纪瑞典著名作家”,而作者的生卒年实为1849年1912年,两者相去几个世纪。这不能不说是个笑话。《对联集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中有:“直奉军阀吴佩孚”和“国民党联军”(第140页)等词句。  相似文献   

5.
儒商、文化及其它王承舜(长沙市平安保险公司)“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常指“人文化成”和“以文教化”而言。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便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一词在中国和西方、在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6.
张昆  王臻 《编辑之友》2023,(1):102-109
奥斯卡电影是美国文化的“先行军”,研究其中的中国形象有助于把握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态度及其背后的文化意图。奥斯卡电影里百年中国形象经历了从“东方古国”到“落后中国”“摇摆中国”再到“多元邻国”的嬗变,总体表现为多重性和复魅化的奇观社会。奥斯卡电影全球票仓布局与“两个美国”共同促成了这一形象的生成,美国电影文化力又按照自身价值体系改写中国文化,所塑造的“球土化”中国形象表征着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拼贴与重组,也带给中国人身份认同的迷思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一夜之间,“山寨”一词在神州大地迅速走红。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春晚”,从“山寨明星”到“山寨服装”,2008年的中国陷入了一个很“雷”、很“山寨”的怪圈。“山寨文化”一时喧嚣尘上,很多人称“山寨”为草根文化,是群众智慧的体现。我认为如今的“山寨文化”说到底就是一种“盗版文化”、“侵权文化”,实在不值得我们如此大力的宣扬。  相似文献   

8.
不能把我国各省称为“诸侯”某报在报道1994年全国各地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比较和评价结果时,文章一开头便说,“新一轮中国各地‘诸侯排行榜’已经排定……”。把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称之为“诸侯”是很不妥当的,也是很不严肃的。所谓诸侯,乃是指古代帝王管辖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期的中国,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无论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各类会议上,还是在人际交往中,“开发”一词已经不仅广为流传,而且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缔结了日益密切的关系,能够与相匹配的“传播”一词,除专业人士之外,尚不为众多的人群所理解。其实,当今世界任何领域的开发、发展,都与现代传播离不开关系。许多传播学上的规律,正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必须认真研究和积极对待的。 一、从“李约瑟难题”谈起 大家知道,古老的中国大地,曾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芹 《新闻界》2006,(5):87-88
陈独秀在著名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曾经强调,“科学”与“民主”对“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具有重要意义,并表示“断头流血”都将拥护之。从而高扬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④因此,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也如同重视宣传新思潮、呼唤民主政治一样,成为“五四”时期许多新文化传播媒介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内容。详细考察身处于新文化传播热潮中的《晨报》附刊,不难看到它作为新文化传播媒介中重要的一份子对“赛先生”的全面传播,  相似文献   

11.
通艺学堂图书馆的成立并非1897年初,其开办和“图书馆”名称的使用均晚于1897年9月20日。张元济在馆名的选择上,经历了从“藏书楼”“藏书馆”到“图书馆”的变化,其最终选定“图书馆”的名称受《时务报》译文影响的可能性很大,但也无法排除取自傅云龙游记和中国古诗中“图书馆”一词的可能,或者兼而有之。表1。参考文献42。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7,(10)
延安时期新闻事业对中国新闻史的意义文/王春泉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大幕上,以“大历史眼光”观,延安时期新闻事业具有铸写历史的非凡意义,直接影响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模式。本文将1935年10月到1947年十余年的新闻辉煌勾勒出一个大要。1、一种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编辑”一词古已有之。由最初“收集材料,整理成书”,发展到今天,涵括了选题、组稿、编选、发行全过程,编辑的工作范围由单一的文案工作,前后延伸,覆盖了图书出版全部流程。编辑职业未来发展走向如何?笔者认为,编辑职能的丰富与延伸,同时带来了编辑力量的多点分散,处理不好势必影响编辑效果。只有打破分散,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整合,才能求得编辑工作最优化。而这需要在体制上完成从编辑到策划到出版人的转变。一、“编辑”的起源与流变“编辑”一词源远流长,殷商时期已经有“编”字,指串联龟册或简册的绳子;“辑”字本义为和协…  相似文献   

14.
一、文化和互联网的定义现行的“文化”一词在多种意义上使用。①最通常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这恐怕是“文化”的最通俗,最表层的含义。②指某种较突出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等。③我国古代“文化”一词主要指“教化”、“文治”。作为“教化”的文化,如传教等。  相似文献   

15.
《海南档案》2006,(4):44-45
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使用过。习惯上所说的“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乃至外国人将中国称之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称谓。所谓“华夷”之辨、“夷夏之防”。集中反映的也是一种相时秩隘的朴素的种族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一本宋元明白话短篇小说集,它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生活、语言文化等多个侧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在阅读《三言》时感兴趣的还是新闻。笔者注意到,书中涉及到“新闻”的地方有近10处,且涉及新闻的这些篇章从内容和语言方面可以。看出多是明朝时期的作品。我们如果对此情况仔细品味一下,会有助于我们对明朝“新闻现状”的了解。 从《三言》中“新闻”一词的使用来看,这时“新闻”一词的涵义已远远告别它的最初意义:“最近听说的事实”(此义如唐·李咸用诗:“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和今天“新闻”一词涵义有些接近,特指人们急于想知道的在社会上快速传播的事实。它常与“报”、“传”之类的词连用,显示出它内容的可传性。如: 《蔡瑞虹忍辱报仇》:“扬州城里传遍了这出新闻,又是强盗,又是奸淫事情,有妇人在内,那一个不来观看。”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当时若是刘公允了,却不省好些事体。止因执意不从,到后生出一段新闻(即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一事),传说至今。” 《陈多寿生死夫妻》:“街坊上听说陈家癞子做亲,把做新闻传说道:‘癞虾蟆也有吃天鹅肉的日子。  相似文献   

17.
报刊差错5例     
张港 《今传媒》2003,(6):77
“巡狩”不是“狩猎” 《光明日报》7月2日B3版,《古人的智慧》第四段开头:“《汤问》中说:周穆王西巡狩猎时,碰到能工巧匠偃师。” “巡狩”是一个词,“狩猎”又是一个词,而这里却将两个词捏到了一起,成了“巡狩猎”。 《列子·汤问》的原文是“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下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并没有一个“猎”字。“巡狩”又作“巡守”,《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巡狩”就是天子到下面去巡查,与打猎主事并无关系。  相似文献   

18.
“艺文”的语义具有时代性。在自汉以后的长期使用中,“艺文”的概括性意义发生了语义偏移,从汉时的偏指于“艺”变为唐时的偏指于“文”。该用法在唐初至于五代的高频使用中进一步固化。“艺文”一词由偏指于“艺”到偏指于“文”的这一变化,导致了在重新尊崇经学、批判浮华文风、改革进士科的唐末五代文化政策背景下,《旧唐书》编纂者弃“艺文”而用“经籍”命名其志书。  相似文献   

19.
“文化治理”一词作为“舶来品”已在中文术语中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对于治理理论的极度推崇,却使我们不可避免地忽略了治理本身的“失灵问题”。中国乡村公共文化治理实践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强政治面向、市场经济时期的强经济面向后,目前正处于文化强国建设时期兼顾“政治—经济—文化”三重面向的新阶段,更加注重发挥乡村公共文化的复合治理功能,并且以实现乡风文明为价值取向。这不仅要求政府要有明确的职责定位,而且应当具备平衡社会利益博弈的能力,维持好三种治理面向的“开合”,避免社会阶层利益冲突对治理造成损害,建构完善的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体制与规则。  相似文献   

20.
《浙江档案》2005,(4):40-40
郝时远在《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撰指出,古汉语“民族”一词在近代传入日本。在日译西书(主要是德人作)中对应了volk、nation、ethnos等名词,被赋予了现代意义。中国人主要从日译西书中接受了西方有关现代民族——国家时代的“国民”、“民族”含义,在建构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探索中,经历了从传统“宗族的种族”到近代“民族的种族”的转化。“种族”一词作为古汉语名词,自秦汉以后普遍见诸古代献,它在近代的广泛应用,除了历史传统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