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肯尼亚人口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50%,他们是肯尼亚社会中一股重要而活跃的力量,大力发展青少年教育是促进发展的有效方式。肯尼亚科学中心是一所筹建中的STEM教育机构,旨在为所有青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并接受STEM教育方面的启迪。本文介绍了建设和发展肯尼亚科学中心的各种工作方式,期望能够借鉴国际上其他科学中心的经验,以达成独具特色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育加法不止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加法,更重要是让更多的群体深度参与到科学中来。如何实现更加包容的STEM教育,让女孩更多地参与到STEM领域的学习、工作中来是博物馆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应关注的问题。科技类博物馆是重要的非正式科学学习场所,肩负着科学教育的“包容性”使命。但校内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现象同样存在于博物馆环境中。本文梳理国外场馆在展陈设计、教学方法和教育项目的实践,分析“促进女孩参与的展览设计方法”“响应女性需求的设计框架”和面向女孩设计的博物馆教育活动,探讨从不同层面促进女孩STEM参与的方法,以期促进我国科技类博物馆为女孩创造更包容、更公平、更具吸引力的非正式STEM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3.
STEM 教育日益成为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也吸引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在校外科学场馆等非正规科学教育环境下,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和数学教育融合起来,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教育模式和经验,并结合中国目前的科学教育实际,开发适合青少年开展的非正规教育环境下的STEM课程。本文重点介绍切实可行的三个活动方案和5E教学策略,用于培养青少年的探究技能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科技博物馆自身资源为依托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备受关注,其中以STEM教育为主题的馆校结合活动与日俱增,但其活动质量也出现良莠不齐的状态。笔者认为馆校结合的STEM主题活动在设计和实施上都需要符合当前科学教育领域中提倡的围绕“大概念”开展教学的教育理念。本文讨论了如何对STEM主题活动中的“大概念”进行解析,活动教学设计中的“大概念”体现在哪里,以及如何将科技博物馆资源融入活动设计中三个核心问题,并以山东科技馆馆校结合STEM主题活动的设计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馆校结合STEM教育项目中以“实践”取代“探究”的错误认识与“伪探究”问题,本文尝试从科学与工程实践和探究式学习、馆校结合STEM教育、科技馆资源之间的联系出发,对馆校结合STEM教育进行再认识,提出基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馆校结合STEM教育项目的基本特征为“聚焦《课标》重点科学概念,以科技馆实物展品为教学资源,还原科学家或工程师的工作环境,促使学生浸入故事情境,在‘问题’‘兴趣’双重动力的驱动下,开展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从而获得‘直接经验’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馆校结合STEM教育项目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提出近年来科学教育的两个重要进展,一是对科学学习目标与过程的重新认识;二是STEM教育的异军突起。在进一步分析2013年美国颁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和我国刚刚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目前科学教育变革应对的具体表现之后,对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设计提出三点启示:一是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应该成为学生开展科学与工程实践的重要场所;二是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需要考虑大概念和儿童学习的进程,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儿童需求的有结构的探索活动;三是结合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需要大力发展跨学科综合类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STEM教育逐渐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作为其核心议题的学前STEM教育也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在幼儿STEM教育活动中开展跨学科学习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连接式学习(Connect 4 Learning,C4L)倡导数学、科学、读写能力和社会情感共同发展的4个学习领域,为STEM教育在早期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落地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对C4L模式的产生背景、内涵特征与应用价值等进行梳理与分析,尝试探索C4L模式如何与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相结合,破解STEM/STEAM教育在学前教育开展的困境,弥补幼小衔接中如幼儿教育小学化、儿童“失语”等关键问题,以期为我国学前STEM教育的跨学科学习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STEM教育成为引导全球教育改革的新风向标,为科技馆科普创新提供了新的探究视角。在对STEM教育与科技馆展品教育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小球旅程知多少”展品教育活动为例,探讨了在STEM教育理念下科技馆依托展品开展教育活动的意义、特点及其一般规律;提出要基于科学情境,结合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将传统的展品教育活动转化为体现STEM理念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许多科技馆开展了STEM教育项目,也出现了偏离STEM教育理念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通过文献研究和相关教育学理论的学习,笔者认为STEM教育是基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并兼有项目实践与探究式学习双重特征的“基于项目的学习”(PBL),为保障STEM教育项目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法工具。在此基础上,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运用PBL进行了STEM项目教学设计的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10.
STEM教育是目前各国用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及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在我国进行STEM教育的主要载体为非正规教育。科技馆作为非正规教育的主要载体,在教学信息的载体、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学形式、获取知识的属性等方面都具有比传统教育更适合开展STEM教育的优势。本文从STEM学科三个维度“实践(Practices)”“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 Concepts)”及“学科核心概念(Core Ideas)”的视角出发,融合了“基于合作学习和问题学习方法的逆向过程的教学设计方法”及“5E教学模式”等教学策略的核心思想,提出了适合科技馆STEM教育的“基于全方位整合展品的体验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许多科技馆引进了STEM教育项目,但教育理念却与真正的STEM教育有较大差距,并且未能与科技馆展品及其教育的基本特征相结合。为此,本文对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和我国《小学科学课标》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当代科学教育与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将其与科技馆展品及其教育的基本特征相对照,以“基于实物的体验”“基于实践的探究”及“多样化学习”作为科技馆“馆校结合”项目开发思路,并以《消化大冒险》主题课程为例,介绍了厦门科技馆在课程开发中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不仅是我国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新举措,而且还是促进高校科学技术成果落地转化的新路径。“互联网+”双创大赛融合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优势,“互联网+”双创大赛既是一种项目导向式创新型科学教育,也是一次面向大众的科学传播活动,对于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和高校管理者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STEM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共性、博物馆教育活动现状两方面论述了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博物馆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未来航海家STEM系列课程”为例,剖析了博物馆STEM系列课程的设计开发路径,以“渡河的工具”子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将“跨学科”“探究”“实践”三大核心理念有机融入博物馆STEM课程设计中,并对课程实施的难点进行反思,为将STEM教育整合融入我国博物馆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Science Explorations program was developed by the Milwaukee Public Museum (MPM) out of a desire to use the unique resources of MPM to advance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to address a community need of local and national concern: improving science education and accessibility for underserved audiences. In 2002, with support from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and private donors, MPM launched this after‐school program for a target group of urban, mostly minority, middle school girls, a group at risk for underachieve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useum staff built a combined program with five middle schools and also sought to reach out to family members of the participating girls in order to increase support for the young women's science endeavors. A three‐year evaluation of the Science Explorations program demonstrated positive findings from primarily quantitative data. An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esent findings from the qualitative data to shed light on the reasons this program met nearly all of its targets. Findings from case studies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s suggest that the museum staff's efforts to demystify science—a process that provided ongoing access to real scientific endeavors and invited personal contact with scientists—influenced the program's success.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strong school liaisons may help increase family support for young women's scientific pursuits, which can in turn play a role in their success in this program.  相似文献   

15.
某些科技博物馆的展品教育活动存在说教灌输多、体验探究少和缺乏深层次科学内涵的普遍问题。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科学与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学科核心概念”恰恰针对上述问题,而STEM教育则是承载当代科学教育理念与三个维度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将其引入科技博物馆展品教育活动十分必要,并以中国铁道博物馆开展的“铁路背后的科学”展教活动为例,研究STEM理念对于科技博物馆展品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article—co-authored by a transdisciplinary team of social scientists and journal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traces changes to the news landscape in recent decades, and asks: How are legacy media producers grappling with these new realities? As part of a four-year collaboration on young adult news consumption, we take a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to this question, tacking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ewsroom concepts and anthropological ones in pursuit of a synthesis that strengthens both. Starting from anthropological frameworks of participation, the authors argue that broadcast videos typically position their audiences as overhearers rather than interlocutors, while the reverse is true for social media, and that these tendencies shape audience expectations. We find that many audiences have what we call poetic motivations: they are drawn to stories that exemplify their genre. For example, the participatory nature of social media genres translates well to a more candid style that can incorporate live questions and other direct participation. The study reported here focuses on STEM news, but many of the findings apply to news production in general. Our reflective methods can also be applied more widely in the field of journalism to synthesize perspectives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