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国内外土壤-植物营养学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比较国内外土壤一植物营养学主要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发现国内期刊发表时滞相对较长,二者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待发时滞上,在定稿时滞上差别不大.针对这一问题,并结合我国该领域科技期刊的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缩短发表时滞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组稿是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获取优秀稿件、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批量组稿会导致期刊论文发表时滞延长。对实例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一问题确实存在,组稿活动对论文发表时滞的影响主要源于对自然来稿待发时滞的影响,而并不影响定稿时滞和期刊的印制时滞。提出了关于处理组稿与自然来稿关系的建议,以避免和降低组稿活动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论文发表时滞与优先数字出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江  伍军红 《编辑学报》2011,23(4):357-358
将论文发表时滞分为审稿时滞与等待印刷时滞,解释了论文从投稿到发表的过程中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时滞及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优先数字出版在大幅缩短论文发表时滞方面的功能与意义,统计表明,优先数字出版能将期刊影响因子提高约15%。提出了优先数字出版中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缩短发表时滞 提高论文的时效性   总被引:55,自引:9,他引:46  
张莉  张凤莲 《编辑学报》2003,15(5):331-332
论文的发表时滞是评价一种期刊好坏的重要指标。对一些国际知名期刊和我国一些期刊的发表时滞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期刊的发表时滞相对于国际知名期刊偏长。为了缩短发表时滞,提出了几点建议:缩短刊期;加速全文上网;栏目设置多样化;加快稿件的处理;加大退稿率;工作流程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出版时滞的内涵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杜利民 《编辑学报》2004,16(1):15-16
出版时滞能从时间上揭示期刊运行机制的好坏.现行的出版时滞概念过于笼统,不能反映各期刊社稿件处理过程的个性特点.通过对出版时滞内涵的研究,认为应把原有出版时滞分成2个时段进行计算,以分别描述稿件处理机制等软件和出版供需状况等硬件情况,进而为全面缩短出版时滞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琳 《出版与印刷》2011,(3):11-13,20
在科技文献的出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滞现象。所谓时滞,是指从科技期刊编辑部收到科技文献,到科技文献在科技期刊上刊登发表出来所用的时间。出版时滞是期刊评价指标之一,是期刊稿件的收稿日期至发表日期之间的停滞时间,反映期刊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速率和能力。目前,科技期刊界都用出版时滞衡量稿件发表速度,在期刊评优时把出版时滞作为参考条件;作者也把期刊的出版时滞作为自己投稿时考虑的因素之一[1]。编辑出版时滞与科技期刊论文质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必须在确保期刊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基本特性制定缩短编辑出版时滞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将期刊时滞分为作业时滞、存贮时滞和出版时滞,并着重分析了出版时滞固有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时滞的概念,给出了一次规划时滞及二次规划时滞的计算公式.最后讨论了各种降低时滞的方法及相应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王琳 《今传媒》2011,(12):116-118
科技文献的出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滞现象。所谓时滞,是指从科技期刊编辑部收到科技文献,到科技文献在科技期刊上刊登发表出来所用的时间。出版时滞是期刊评价指标之一,是反映期刊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速率和能力的一个指标。出版时滞可以衡量论文发表速度,评价科技期刊质量,也是作者投稿时考虑的因素之一。编辑出版时滞与期刊论文质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必须在确保期刊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基本特性制定缩短编辑出版时滞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工程技术学科期刊出版时滞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莘  于光 《编辑学报》2007,19(4):264-266
以工程技术学科的5种核心期刊组成的学科期刊系统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该学科期刊1998-2005年的出版时滞情况,得出该学科期刊文献的平均出版时滞年代分布;在期刊平均出版时滞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解决整个系统的积压稿件问题从而根本解决学科期刊系统的平均出版时滞问题的方法,为我国期刊管理部门对整个期刊系统出版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种科技期刊2010年论文发表时滞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树庆  刘永胜 《编辑学报》2011,23(6):491-493
以国内20种科技期刊为样本,对2010年发表的3164篇论文的发表时滞进行了调查统计,利用计算模型,求出科技论文的平均发表时滞为11.6月,并将这一结果同1985年国内科技论文发表时滞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时滞与文献寿命的关系。提出了“超短”时滞概念。  相似文献   

11.
赵丽莹  张宏  王小唯 《编辑学报》2011,23(6):494-495
分析影响高校科技期刊出版时滞的主要因素,通过实例计算探讨缩短出版时滞的最佳方案。建议:高校科技期刊灵活调控存稿量,当存稿量较大时,要快速调整到理想的存稿量和出版时滞,可在增加发稿量的同时减少录用量;当实现预期目标以后,确定一个临界录用率,维持相对稳定的出版时滞。  相似文献   

12.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JIF) has been questioned considerably during its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half-century because of its inconsistency with scholarly reputation evaluations of scientific journals. This paper proposes a publication delay adjusted impact factor (PDAIF) which takes publication delay into consideration to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impact factor determination. Based on citation data collected from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and publication delay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journals’ official websites, the PDAIFs for journals from business-related disciplines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DAIF values are, on average, more than 50% higher than JIF results. Furthermore, journal ranking based on PDAIF shows very high consistency with reputation-based journal rankings. Moreover,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journals published by ELSEVIER and INFORMS, we find that PDAIF will bring a greater impact factor increase for journals with longer publication delay because of reducing that negative influence. Finally, insightful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shorten the publication delay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3.
介绍《物理学报》编辑部采取的缩短论文出版周期的举措,包括细化投稿要求,提高送审准确性,增加编辑审查流程,采用电子版编辑加工,改进编校分离模式,加强排版和编辑工作的互动。通过这些措施,该刊的论文出版周期大幅度缩短。  相似文献   

14.
厉艳飞 《编辑学报》2016,28(4):354-356
随着科技期刊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缩短出版时滞成为科技期刊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分析出版时滞的基础上,总结出同行评议以及等待出版是科技期刊出版流程中造成时滞过长的2个阶段.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同行评议专家库建设以及优先数字出版应用都取得显著进展,是目前科技期刊缩短出版时滞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专家拒绝或延迟审稿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英  欧阳贱华 《编辑学报》2012,24(2):147-148
专家审稿时间是期刊出版周期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由于特定原因,个别专家拒绝或延迟审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常常会延长期刊的出版周期。该文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加强与审稿专家的联系以及加大期刊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plored citizens' political involvement, their attention to candidates ' issue stands or personal qualities, and their evaluations of the relevance of different sources of information to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A telephone survey of a random sample (N = 420) of registered voters in a Southwestern city indicated that involvement did not associate with evaluations of the relevance of newspapers or television news to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evaluations of the relevance of advertising to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In addition, respondents ' attention to candidates 'personal qualitie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evaluations of advertising relevance to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whereas their attention to candidates ' issue stand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evaluations of the relevanc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o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volved voters receive little benefit from political advertisements, whereas voters who attend to candidate images find them informativ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an especially important source of election information for highly involved voters and for voters who attend to candidate iss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