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1997,(Z1)
〔按语〕鸦片原产于欧洲,系由罂粟蒴果汁液浓缩而成。其主要成分吗啡,虽可入药,但易于成瘾而贻害无穷,早为世界各国所严禁。鸦片毒品是由国外辗转传入我国的。据《甘宁青史略》载,“唐贞元时,中国已有鸦片,原由亚刺比亚商人传入。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关税表中有‘鸦片十斤’字样”。并于此时,在东南沿海引种外国洋烟“阿芙蓉”。以其来自“阿方”,“花色侣芙蓉而得名”。《本草纲目·谷部》也说,阿芙蓉“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前清时,鸦片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输入我国,并进而向大陆内地渗透和蔓延。鸦…  相似文献   

2.
刘卫武  刘亮 《图书馆杂志》2011,(3):88-91,113
明代坊间印书成本包括纸张、墨、胶、匠人工食、版头银等。本文通过对明代坊间印书成本的考察,认为明代坊间印书成本是很低的,每百叶平均综合成本不超过银3分。  相似文献   

3.
清朝的禁烟一般即指禁鸦片。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年1月29日),清廷实行“新政”,试图挽救不断衰败的国运,禁烟是“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三十二年八月初三日,清廷谕令政务处妥议章程,定限10年,肃清国内的鸦片吸食及罂粟种植,可视为禁烟运动的发端。这场延至民初的禁烟运动,被称为近代第二次禁烟运动。禁烟运动涉及禁吸、禁卖、禁种、禁运多个层面,颁布禁烟章程条例,设立禁烟大臣,组建禁烟总局、总会,严格官吏禁烟政绩考核,参与“万国禁烟会”等国际间禁烟活动,责成各地督抚按期完成禁烟任务。禁烟客观上取得了一些成果,诸如广泛宣传了鸦片危害,摧毁了大量种植罂粟,关停了大量烟馆烟店,特别是参与国际禁烟活动,大大减少了鸦片的输入。兹选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军机处、民政部、度支部、外务部、资政院、宗人府、禁烟总局等全宗中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卢调文 《图书馆杂志》1989,(3):62-62,24
古代朝鲜原无文字,乃借汉字、汉文为其表达情意之工具。据历史记载,自春秋战国起,汉文图书即东传朝鲜,他们使用汉文记载其历史文化、制定其典章制度。朝鲜各王朝,利用派遭赴京事大使行员的文化机构,不断地输入中国典籍,并将购得之书籍刊印出  相似文献   

5.
卷烟作为一种奢侈消费品出世以来,无不被各国课以重税,税率一般都在75—200%之间。1904年7月14口,鉴于英美烟公司上海卷烟厂产品及销量的扩大,中国海关要求按价值百抽五征收单一税,即对其卷烟开征5%的卷烟进口税。英美烟公司立即予以反对,并援引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补充条例中关于“每100斤精制烟叶需完出口税银4钱  相似文献   

6.
上海使用近代照明设施的时间为全国最早,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申城居民室内用的照明用具,是以豆油或菜籽油为主要燃料的油灯,用棉纱线或灯芯革引之点燃,其光劳暗淡如豆,经不起风的吹动;在室外用的是灯笼,内燃蜡烛,张挂在屋檐下或作夜路点引。洋人进入上海后,将火油灯随同西物一起带了进来。火油灯当时俗称煤油灯或洋油灯,同样大小的灯头,其亮度为中式豆油灯的四至五倍,加上灯头套上玻璃罩,移动时,也不会被风吹熄,因此使用范围广泛,价格也较便宜,那时一斤菜籽油钱可买二斤火油。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7.
钱基博所著《明代文学》是明代文学研究史中的重要著作。就当时的研究语境与明代文学自身特点而言,此书强调明代诗文的价值,重视中国文学自身脉络传统,有其独到之处;其以"文艺复兴"重估明代文学,对明代复古文学的重新认识及对各流派的评价均较中肯;其体例以文体为纲,以作家为目,运用附见法,体现了钱氏借鉴传统史学形式对明代诗文的认知与总体把握;其在评论方法上采用推源溯流法,对作家作品特色渊源论析精辟;其设专章述明代八股文,亦具学术前瞻性。  相似文献   

8.
熊德安 《兰台世界》2002,(11):42-43
沈阳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化的古城。在其灿烂的化之中,宗教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宗教化也是民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新乐遗址出土的鸟型木雕可以看出,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先民就有了原始的图腾崇拜。据《沈阳县志》记载,汉平帝时(公元1世纪),就建起了天齐庙(东岳庙)。公元3世纪,印度僧人进入辽东传教讲经,是为佛教传人辽沈之始。沈阳小北门外崇寿寺(即白塔寺),大北门里的长安寺(据《奉天通志》记载)均建于唐代。元代沈阳建有城隍庙,明代建有景佑宫、斗姆宫等道教宫观。清康熙二年(1663年),在辽东本溪修炼的郭守真,应盛京守将乌库礼将军之邀,到沈阳设坛祈雨成功。  相似文献   

9.
明清女画家现象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我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在明(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清两朝,女性画家人数骤然增多,见于史料记载者有数百位之多;而在此之前的一千余年中,绘画领域一直是男性一统天下,女性寥寥无几。那么,这一时期为何会涌现出众多的女性画家呢?这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古代的翰林及翰林制度“翰林”二字取文翰如林,人文荟萃之义。对于中国古代的翰林来说,多是精通经史、饱读诗书之士,亦是当时知识阶层中的精英,为人熟知的历代名流如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初的宋濂、方孝孺,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翰林制度是从唐至清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学界对翰林制度作的考证认为,唐开元中选文学之臣为翰林学士,值宿宫中,始以翰林命官,自唐以后,翰林之为文学侍从之官,历代相沿,至宋元时品秩渐备。明代翰林院既是明皇朝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中的一个职能部门,也是一种官…  相似文献   

11.
高俊 《档案天地》2004,(5):17-18
热河种植鸦片始于清代,日伪时期烟害泛滥成灾。日军侵占承德之前,就对热河地区大量贩运贩卖吗啡、鸦片。据中国烟祸年鉴记载,“日人曾设厂旅顺,制造吗啡,每年约出口七十万磅、三十余吨,私运中国各部。东北、热河销场较大。大连一处有59家小卖所,每日顾客约3万人,日收入约18000千元。”民国初期,日人吗啡贩子到热河贩卖吗啡、鸦片尤多。凌源县志写道:民国五六年间,在凌源县境内,经常有日  相似文献   

12.
典籍筋滥于人类文明之始,是人的创造物,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获得了独立于世的意义,为自然之物,无需顶礼膜拜,也不必禁焚抽毁,然而在历史上,典籍的命运神秘莫测,或被神化,或被禁毁,典籍崇拜现象时有发生,祭书即是现象之一。祭书是指将古代典籍当作祭主行奠祭祖的一种仪式,它反映了古代读书人对典籍的尊崇心理。祭书之名,虽始见于清中叶,但将典籍作为祭主来祭拜,早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南齐书·臧荣绪传》记载,臧荣绪幼年孤苦,纯笃好学,为当时的高逸之士。“荣绪停爱五经,谓人口:‘昔吕尚奉丹书,武王致斋降位,李、释…  相似文献   

13.
妙语     
1.玩是人生的根本需求之一。 ——著名学者于光远语。他认为,对玩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应该肯定与重视,并要求人们“要玩得有文化”。 2.朋友像棉被,而真正温暖你的是你自己的体温。 ——潘向黎的《相信爱的年纪》中对朋友的解释 3.小偷偷东西,大多是偷一个人的钱;但是,无论谁偷税,都是偷大家的钱。中国社会缺少这样的观念。 ——中国人民大学程教授谈我国普遍存在着偷税漏税现象时指出,国人的纳税意识薄弱。  相似文献   

14.
外国铸造的银圆,很多人认为它到清代末年才在中国流通,早一点也认为鸦片战争之后才流通。如台湾陈秀夔著《中国财政史》就说:“自鸦片战争失败之后,随着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入侵我国,外国银洋,便大量输入。”查《清史稿》卷一二四《食货志》钱法门,也只说:“初,洋商麋集粤东,西班牙、英吉利银钱大输入,总督林则徐谋自铸圆抵制,以不适用而罢。嗣是墨西哥、日本以国币相灌输。光绪十四年张之洞督粤,始用机器,如式试铸,李鸿章继任续成之。……中国自行银钱自此始。”好像认为到林则徐任两广总督,即道光后期外国银圆才大量输入。 其实这都没讲对。我在清代藏书家的文字里发现道光以前外国银圆在中国江浙一带流通的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一)黄丕烈的藏书题跋 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号荛圃,清江苏省苏州府吴县人。他是清中叶的大藏书家、版本目录专家,写过大量藏书题跋。光绪十年潘祖荫收集他的藏书题跋编刻为《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六卷,民国八年缪荃孙等又增辑刻成《荛圃藏书题识》十卷《补遗》一卷,民国二十二年王大隆又辑刻了《荛圃藏书题识续录》四卷。这些题跋里有许多讲到他买书以及晚年卖书的书价,我用《题识》和《续录》通查了一遍,查到记载书价的有121条。其中说“白金△两”、“白金△  相似文献   

15.
《云南档案》1998,(Z1):28
为移请开单覆局核办事.案查滇省各属抽收积谷钱文定章,每秋粮一京升、捐积谷钱二文,米折荞折条公等项,以银一分作米一京升.照捐,其银米并纳之田,只计米不计银,均按各属额征钱粮数目抽收买谷,按年造报.遇有交卸,造具册结,随同正款造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分类法》在台湾省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代由于《杜威十进分类法》的传入,出现了“仿杜”、“改杜”、“补杜”等分类法不下三十多种,其中刘国钧先生的《中国图书分类法》是较重要的一种。它是1925年刘国钧先生任金陵大学图书馆主任时编制的,1929年改订出版,又于1936年增订再版.在初版自序里刘先生指出;“本法题曰中国图书分类法,盖为我国之图书作也。我国图书馆中由来有所谓新旧籍之分,其不当于事情,论之者已众,而本法编制之始即祛  相似文献   

17.
火班,又称激桶处,是清季皇宫中的专职消防机构。为了避免宫禁失火,康熙年间即在东西华门外设有防火步军,至雍正元年,始设火班,此机构沿至清末。现从馆藏宫中档案中,选出光绪年间步军统领衙门缮呈的火班章程予以发表,其中对火班之官兵数目、器具设置及其职掌和传入宫禁之规定均作了详细记载。  相似文献   

18.
张磊 《图书馆杂志》2001,20(3):48-49
明代历经270余年,工商业的进步超越过去任何一个朝代,其雕版印刷出版事业也同样如此,亦有改进和发展。从所刻书的数量和品种来看也远远超过宋、元,而宋元旧刻传至今日已日见稀少,且藏之几家大图书馆内,成为稀世之物。相比之下,明代刻本传世多,距今近,流播广,阅读、整理、研究古籍,明刻本愈显重要。明代刻书可分为官刻、家刻和坊刻。官府刻书  相似文献   

19.
看书琐记     
日人大村西崖《中国美术史》第九章论晋代美术,谓“当时泰西油画之法,亦输入中国,以蜜陀僧加油,与颜料配合,施于画面。考蜜陀僧为波斯所产,其名亦波斯语,盖当汉代之际,波商船往来广东贸易,晋时尤盛,佛教大师,法显西来,亦乘波斯之船,则油画之法,与密陀僧之药,或系当时传入乎?”按:此说大谬!汉晋之世,即公元一至四世纪,而西方油画之发明,乃  相似文献   

20.
一、明代的书市及畅销书明代是我国古代出版史上最为活跃、最具个性的时期,与前代相比,其时最显著的特点是私人出版商蜂起中土,书坊林立,出版业被注入了更为浓烈的商品经济意识,书籍交易在更大的范围,以更壮观的规模和更激烈的竞争形式空前活跃地展开。明人胡应麟在其《少室山房笔丛》中对当时国内四大书籍交易中心作了较详尽的记述:“今海内书,凡聚之地有四:燕市也。金陵也。阊(?)也。临安也。”北京,“凡燕中书肆,多在大明门之古及礼部之外,及拱宸门之西。每会试举子,则书肆列于场前。每花朝后三日,则移于灯市。每朔望并下瀚五日,则徙于城隍庙中。灯市极东,城隍庙极西,皆日中贸易所也。灯市岁三日,城隍庙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