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分析 (Meta-Analysis)基本原理及设计虽然理论上的回顾和相关证据的详细评估已经出现(Hawkins&Pingree,1982 ;Ogles,1987;Potter,1993) ,但迄今为止 ,尚未有人就涵化数据从整体上进行一个元分析。赫雷特 -斯克杰鲁 (Herrett -Skjellum )和艾伦 (Allen)(1996 )最近完成了一项关于电视与性别角色感知的元分析 ,其中包括了一些和我们这里相同的有关元分析的研究。尽管他们不从涵化的视角解释他们的数据 ,但他们的结论———显示出一个小的确定效果———是与涵化相关联的。或许元…  相似文献   

2.
直觉加工模型是涵化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之一,然而这一成果并未得到国内学界的足够关注。本文首先对涵化理论的基本主张及其缺陷进行简要的回顾,并以此为基础对施拉姆(L.J.Shrum)等人于2002年提出的直觉加工模型进行介绍。我们还进一步分析了该模型的心理学假设,并结合现有心理学研究成果分析了有可能导致该模型发挥效用的多个关键因素以及其运用前景。最后,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尚待实证研究探讨并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扬 《新闻世界》2013,(8):253-255
本文梳理了2006—2012年海外涵化理论研究的论丈,基于两级涵化效果研究的视角,结合研究主题作了相关述评,阐释了近期涵化研究的重点和进展;同时,本文对研究中的缺陷进行分析,认为从“涵化效果背后的作用机制”角度考量,海外研究并未有实质性突破进展,涵化理论研究的理论模式整合问题也亟待解决,希望这对于我国学者从事涵化理论研究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格伯纳涵化理论开创性地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阐释了客观现实、媒介现实、主观现实三个现实的关系,验证了李普曼关于"媒介拟态环境"的认识论假说。涵化理论自提出后就批评不断,但仍然带着争议成为效果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几大理论之一。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涵化理论的研究进行简要梳理,建议:未来涵化研究需要在理论上能对更多跨层次的作用力加以研究,并且将批评性的眼光聚焦于电视的社会角色和文化影响,打破学术研究"零和游戏"原则,实现涵化理论研究与文化批判研究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媒介文化全球化与当代意识形态的涵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涵化理论”角度分析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媒介与民众意识形态关系。文章从媒介文化的传播形式、经济和技术背景分析了产生涵化功能的物质前提条件。同时借助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阿尔都塞的“主体召唤”理论系统分析了媒介影响意识形态生成与认同的机理。作者认为 ,文化他者侵入是以“球土化”的形式进行的 ,受众日益加深的对媒介长时间的依赖是文化“他者”对本土民众意识形态涵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涵化理论起因是对电视的研究,诞生后约50年时间里一直是大众传播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初步分析了网络社区与搜索引擎的涵化效果,提出了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人际性、个性化,使得网络更容易创造出一个不同于社会环境的符号环境,搜索引擎则变本加厉的创造出"营造环境",使受众自我涵化。这些负面的涵化效果可能会涵化出与主流社会不兼容的群体,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白雪  肖燕怜 《采.写.编》2018,(1):56-58,29
涵化理论是继议程设置理论之后媒介效果研究的第二大领域,运用涵化理论研究受众涵化效果的研究虽数量众多,但也普遍存在两类问题,一是主要关注"因果关系""细分化"元理论、"照搬照用"原理论问题,而忽视了所处背景的不同;二是基于新媒体环境下运用涵化理论研究受众效果,主要关注的是以时间为标准的传播特性和互动性、参与性,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涵化理论: 电视世界真的影响深远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对美国大众传播研究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涵化理论给予了全面的评价。作者首先介绍了涵化理论的中心概念和操作定义,继之介绍了对涵化理论的主要批评和质疑———其中某些质疑来自完全不同的学派———以及渌化理论的原初提出者对这些质疑的回应。尽管存在着争论,渌化理论仍然引起传播学界的广泛兴趣,并且有可能发展出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诠释和扩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大众传媒理论很多都论述或涉及了三个“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 媒介反映的“符号现实”,以及传媒受众所理解和阐释的“观念现实”。在过去30年中,涵化理论主导了大众传播研究中关于电视对受众所产生的效果的分析研究。然而,涵化理论自问世以来不断被质询,批评,八十年  相似文献   

10.
伍蔚然 《新闻世界》2014,(8):407-408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催生了全新的传播格局,在大众传播时代形成的传播观和传播理论受到强烈冲击,涵化理论在新媒介环境中正在发生"变异"。本文主要从涵化理论背景、主流化过程、受众认知模式等方面来分析涵化理论在新的传播技术环境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