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或许是受了网上新闻的影响,时下一些报刊在新闻稿的署名上也不严肃起来,频频出现诸如“妞妞”、“汉子”、“新新人”、“菲菲”、“大雪”、“清晨”这样的让人莫名其妙的署名。有读者问:这些作者是记者吗?如果是,怎么都想成为“帅哥”、“靓妹”啊! 新闻稿的署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绝不能随意乱来。新闻的一大原则是真实、客观、公正,记者、通讯员采写一条新闻稿,就意味着必须对其负责,就必须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前面还必须加上“本报记者”、“本报通讯员” 这个“街头”。如一味胡乱署名,读者就会对你发的新闻稿的来源和真实性产生怀疑,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报纸的声誉。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自十六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记者以来,人们一般认为;记者就是写新闻报道的。久而久之,新闻界从事记者职业的同仁也似乎接受了这一观点。报纸记者说,我是写新闻报道的;电台记者说我是写广播稿的;电视台记者说,我是拍片子的。就连这些新闻机构的编辑,也大都持类似观点,只是把一个“写”字换成了“编”字。照此看来,“编写”新闻稿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便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写新闻”、“编稿子”对记者(编辑)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新闻工作的常识告诉…  相似文献   

3.
记者写新闻稿时每一句话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有鲜明的感情和态度;反过来如果记者笔下每句话的目的变了,态度和感情色彩也随之而变。这其中就有个语气问题。可现在有些播音员拿到新闻稿,拿起来就追求所谓“纯客观”。实际上,作为每一篇反映客观事实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节过后,河南省一家电视台的一位年轻记者到北京采访,顺便来看望我。谈起他近年来的学习情况和写作方面的进展,他说:“从去年到今年,我下功夫读了您给我的那本《应该怎样写作──对78篇新闻稿的评析》。这本书对我采写和编辑新闻稿都很有帮助,内容很具体,很实在。” 听这位年轻记者一说,我想到:指导,贵在具体。《应该怎样写作──对78篇新闻稿的评析》的确是可以对年轻的记者、编辑起到具体指导作用的一本好书。 1998年春天,新华出版社老编辑、我的同乡万福元同志来访,说“新华出版社准备出一本书,我把书稿带来请你看看。…  相似文献   

5.
“新闻稿是用脚写出来的”.这一说法曾对不少青年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突发事件现场去发现、了解新闻事实。起过促进作用。可是联系买际去考察就不难发现这一比喻说法的跛足之处。它把“脚”在写新闻稿中的作用过分夸大了。  相似文献   

6.
石翼 《军事记者》2010,(2):65-65
五个“W”指新闻的五个要素,即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这五个“W”是怎样来的呢? 1851年关联社首次用电报发新闻稿。由于当时电讯技术很不完善.收发电报常出现故障。于是编辑部就向记者提出发稿要求:发新闻稿时一定要把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要素统统塞进第一段,这样,一旦电讯发生故障,只要第一段收到了.也算收了一篇完整的新闻稿.  相似文献   

7.
《赠给中学生的医学杂志》一稿(见2月13日新华社新闻稿)最后一段说:“第一期《大众医学》介绍了已故著名的中国免疫专家谢毓晋的生平,谢曾是本刊的第一位总编辑。”这其中的“本刊”是指的谁?从文字逻辑上推理,消息是新华社记者写的,登在新华社的新闻稿上,那“本刊”应该指的是新华社新闻稿。而实际上这里的“本刊”指的是《大众医学》。因此,我们在转述时就不能  相似文献   

8.
办了多年报纸,有些问题却一直没弄清楚或者说没完全弄清楚。   比如,报纸该登什么稿 ?   有时,记者发来一篇稿子,编辑看了说,这稿子,没啥意思,不登了 !有时,报纸登了一些稿子,记者看了说,这样的稿子也能见报 ?没劲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理”何在呢 ?   从读者心理出发,想了一个比较简单因而可能也还适用的公式,叫做“三要两不要”标准。 标准一:要登读者“很想知道”的稿件   报纸该登什么稿 ?当然该登新闻稿。然而,我们每天抓了不少新闻,也登了不少新闻。为什么读者还是不感兴趣或者兴趣不大呢 ?  …  相似文献   

9.
在时下的电视和报纸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能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话,“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或者了解到……”,“某某(采访对象)对记者说……”,这基本已经成为现在新闻稿件的一种写作模式,可以说,这意味着记者成了新闻稿的主角。  相似文献   

10.
马全应 《青年记者》2006,(14):39-39
报纸刊发的新闻是经记者加工呈现给受众的,新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记者的印记,这是正常现象。然而,笔者在编辑稿件、阅读报纸时发现,有的记者仿佛在新闻稿中“刻意”表现自己,不恰当地存在于其作品中。这种情形往往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接受,也降低了新闻的品位。笔者愚见,记者  相似文献   

11.
记者好当。进了新闻机构大门,每天一支烟、一杯茶,浑浑噩噩过日子,写不出好东西,也炮制不出坏东西,到了年龄就退休的记者有的是。改革开放,商品经济,有的年轻人成了“记者油子”。那儿有宴会往那儿跑,哪儿有礼品往哪儿钻。稿子嘛,不必动脑筋,人家早准备好了新闻稿(供参考),你只要照着抄就行了。这种记者谁不会当?  相似文献   

12.
现在有些记者离开文字材料写不成稿。他们采访,首要任务就是要材料,材料到手便万事大吉。文字材料成了他们离不开的“拐棍”。 新闻稿件“七分采访三分写”,采访是记者的基本功。成功的采访在于深入实际,亲见、亲闻、亲知、亲感,这是新闻生产过程中最生动、最丰富,也是最见功力的一环。斯诺历经艰险走  相似文献   

13.
朱锡光 《新闻实践》2010,(10):74-75
“新闻通稿”是新闻行业的专业术语,它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活动的主办单位提供给前去采访的新闻记者的基本情况介绍,包括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意义和经过,活动的主要内容以及有关背景等。它虽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新闻稿,但新闻要素基本完备,记者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采用。另一种也是由活动的主办单位提供,但它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新闻稿,记者不可以随意增删,直接采用就行。  相似文献   

14.
写新闻要抓角度,这是挂在记者、编辑嘴边的一句行话。记者为使自己的新闻稿不与他人雷同,为使稿件能在编辑手中顺利地通过,为找角度“众里寻它千百度”。而编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仅要求记者那样做,自己也绞尽脑汁追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佳境。由此,记者、编辑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只要角度抓得好,不与它稿重复,稿子就好上。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某些记者甚至偏离  相似文献   

15.
11月1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一篇新闻稿:国家级贫困县宁夏同心县100多家党政机关单位和部门,在当地一家“新月楼”餐馆欠账吃喝,历时十余年,吃喝白条竞近5000张,拖欠金额高达80多万元。8月24日,忍无可忍的餐馆老板杨开礼一纸诉状将这些欠款大户告上法庭。当杨开礼打开皮箱,密密麻麻的布袋和布袋里的白条让人大吃一惊!记者随手从中间抽出一个布袋,上面写着“宗教局”,  相似文献   

16.
1992、1993年两届由军报刊登并推荐的获得“中国新闻奖”的3篇新闻稿,全部出自“土记者”之手;1994年1至11月在军报刊登的1.2万多篇文字稿件中,仅冠有“特约”二字的新闻干事(或处长)就提供了2300多篇,占21%;目前军报部主任以下的编辑、记者人员,绝大多数直接来自新闻干事队伍,一部分“科班”出身的也有不少是由战士报道员上学后分配到报社工作的。北京西山某部队招待所。前来开会的各大单位的宣传处长踏着入冬以来那场少有的瑞雪,陪军报的同志散步、聊天。当大家有意无意中提到这些数字时,笔者的心被深深触动了。晚上我拖着病…  相似文献   

17.
请勿乱弹琴     
某地电台记者到人大常委会上去采访,他看了一下会议议程,便“成竹在胸”了。当进行到“人事任免”事项时,他接到朋友传呼便中途“溜号”了,心想:“三位候选人肯定都通过,因为事先酝酿过的,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晚间新闻”里播出了这位记者采写的报道。谁知,这档节目还未播完,台长便接到了人大领导同志的电话:“你们怎么搞的?候选人中有一位会上明明没通过,却说他经人大常委会选举通过了。简直乱弹琴!”台长尽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只好赔不是、作检讨。赶紧追问那位撰写新闻稿的记者,才搞清来龙去脉,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责令那位记者作出检  相似文献   

18.
要探讨广播新闻的信息量,必须对广播新闻稿进行分析;换句话说,只有弄清广播新闻稿的信息量,才有助于弄清广播新闻的信息量。一、层次分析法古代学者王夫之在《周易外传·易系辞下传》中指出,凡文章均有“言”、“象”、“意”、“道”几层意思。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广播新闻稿是一个多层次的传输系统,新闻信息在广播新闻稿的传输系统中也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新闻界开始注意新闻语言表达研究,报道比原来写得生动、感人了。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仍有不少新闻作品写得枯燥乏味,陈词套话多,程式化、概念化的语育举不胜举,下面就自己在编稿过程中遇到的实例作一些分析,以引起通讯员和记者的注意。“该”字是新闻稿忌用的词“该”字是一个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一般多用于公文。可有的通讯员和记者在写新闻稿件时,大量使用“该”字。“该”字并不是说不能用,但在一篇新闻稿中,多处出现令人感到乏味、重复。严格来讲,“该”字它不是新闻语言。请看下面一例子:  相似文献   

20.
导语的写法没有定规,每位记者各有所好,很难说孰优孰劣。但同一新闻事实导语的不同写法,也能体现记者鲜明的倾向性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在当代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各报均施展绝招,千方百计扩大影响,培育自己的读者群,树立读者本位意识已成为当代报人的共识。那么作为新闻报道的“豹头”──导语,自然也越来越讲究,越来越“平民化”。 先看一篇新闻稿的四种导语: A、昨日武汉市召开物业管理工作会议,给商住楼的物业管理立下规矩──该市商住楼一平方米的物业管理费,以后每月必需交纳1.2元。 B、武汉市物业管理有了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