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高校学报要重视开发校友资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文仁 《编辑学报》2002,14(2):128-129
增加稿源、扩大发行量是办好高校学报的关键.高校学报应该把数以万计的校友作为自己的作者群和读者群,由此引出了若干值得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探究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分析高校学报的生存基础、发展路径和支撑体系.强调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其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不应局限在扩大发行量上,而应注重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在增强社会效益上作做文章,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纸质体高校学报的发行量越来越小,除了呈送上级主管部门、赠送给作者、学报编辑部互相赠送、学报编辑部库存[1]外几乎没有其他发行量.纸质体学报所遭遇的发行困境一是缘于网络环境下阅读习惯的改变;二是缘于高校学报"内向性、综合性、学术性"的特点.其实,作为一种文献资源型期刊,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学报以数字化出版不仅...  相似文献   

4.
周宁 《出版参考》2017,(11):35-38
在全民阅读背景下,高校学报如何进行阅读推广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校学报传统的发行量小、面窄,数字出版缺乏对电子产品的研发和宣传,学报的体制虽然保障了学报的正常出刊,但也逐渐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高校学报必须寻找新的生长点,而在当前形势下在阅读推广上下功夫是一个可行的出路.高校学报,在满足特定群体基础需求的同时,应更多立足于服务整个大学生和社会群体潜在需求的阅读.  相似文献   

5.
搞好学报发行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1."学报发行"是学报界敏感的字眼 说它敏感,一是因为学报捉襟见肘的实际发行量,会令任何一个采编人员汗颜.据说一家具有40年历史的学术期刊,发行量仅仅40份,实在不敢恭维这家刊物到底有什么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体而言,高校学报除<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名刊的发行量达到近万册外,大多数学报的真实发行量一般都在200册~1000册左右.  相似文献   

6.
充分挖掘校友资源促进高校学报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伟明 《编辑学报》2007,19(4):307-308
校友资源是高校独特的公共资源,但某些高校学报对此利用不够.认为通过大力挖掘校友资源,可以增加稿源,扩大发行量,促进产学研结合进而促进高校学报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是我国期刊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最富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学报在我国高校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高校学报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优秀稿件匮乏、学术水平下降、发行量萎缩、读者面减小、网络化程度低等问题。笔者认为,学报综合性的办刊模式是学报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应审时度势做好高校学报定位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儒祥 《编辑学报》2009,21(6):539-541
高校学报的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高校学报客观存在的发行量小、影响力低等缺陷;因此,高校学报前景不容乐观,其职能受到否定."大多数中国大学的学报都是学术垃圾的生产地"是不负责的言论,无科学依据.高校学报整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质量上有了一定的提高,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对高校学报发展的不自信,应归咎于没有做好学报客观定位.高校学报要想科学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学报的差异性,从而进行自身定位,只有这样才能量体裁衣,调动团队主观能动性向切实可行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发行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出于多种原因,高校学报的发行量偏少,这就需要进一步认识学报发行的作用,并在发行上采取多种方式,使学报的发行在为增加学报的学术影响上发挥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宋嘉扬  靳明全 《新闻界》2006,(6):62-62,72
在传媒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传媒之一的高校学报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从经济效益来讲,高校学报是赔钱出刊。除少数著名大学的学报外.目前大多数高校学报的印数只有一、二千份。发行量更是少到只有几十到几百册,最少的仅为几册;印刷精美的高校学报大多仅供“内部交流”的赠送之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报靠发行回收印刷费用都绝无可能.更别说回收其它人力、物力的巨大投入了。假如没有学报所属高校的财力支持。各高校学报恐怕早就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夹缝中生存的境遇,一方面是由于期刊网络数字化发展导致高校学报纸本发行量快速削减而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术评价体系的转变导致期刊评价体系发生改变所造成的。在期刊网络数字化发展浪潮中,高校学报褪去了往日的辉煌;期刊评价体系导致学术期刊(包括高校学报)唯期刊评价指挥棒是从,舍弃了为学术服务的根本。高校学报应积极应对期刊网络数字化发展趋势与期刊评价的挑战,选择恰当的应对策略,努力走出夹缝中生存的境遇。  相似文献   

12.
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缺乏市场竞争力,具体表现在:缺乏对作者的吸引力,对优质稿件资源的获取能力弱;缺乏对国外重要文献检索系统的吸引力,学术影响力小;缺乏对读者的吸引力,发行量小;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弱。[1]高校学报缺乏竞争力的根本原因是学报不用竞争就能生存。缺乏竞争力导致的后果是学报缺少前进的动力与办刊活力,更严重的后果可能是生存危机。另外,从高校发展的角度看,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报的读者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读者第一的办刊原则,在高校学报界没有多少市场。长期以来,学报编辑固守学术性、高校性,奉行服务本校、实际上服务作者的办刊原则。印数低,发行量小,似乎天经地义。学报是高校学术形象的窗口,办刊经费像购买化妆品似的,理所当然由主办单位如数掏包。然而,目前多数...  相似文献   

14.
作为特殊的学术期刊,高校学报不仅代表着该校的科研能力,体现该校发展的兴衰,承担着科研创新、服务科研、引领文化发展等使命。文科高校学报在提高河北省文化软实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竞争力不足,影响力整体偏低。因此,提升河北省文科高校学报影响力的现实路径是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寻求河北省高校文科类学报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报学术空间是高校学报赖以生存的基础,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目前高校学报学术空间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高校学报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学术研究日益功利化、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发展困难等等。要实现高校学报学术空间的健康化、有序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建立一种尊重学术的整体社会氛围,尽量减少功利因素对高校学报学术空间建设的影响;二是要建立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体制;三是学报编辑要力争学者化,同时,主办单位也要为学报编辑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办刊模式改革问题一直是期刊管理部门和高校学报界探索的热点,也是期刊改革实践实现突破的难点.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学报办刊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学报服务智库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国家期刊管理部门应引导高校学报调整期刊布局,高校学报也应主动突破僵化的办刊模式,依托国家、地方和大学逐步建立起的高水平智库,服务智库建设;建议除少数高水平理论刊物外,大多数高校学报可以将办刊方向和选题由浅层次向前瞻性、战略性,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由学科研究向问题研究,由专业热点到社会热点等调整,使高校学报形成突出的内容特色,发挥显著的社会效益,为我国高水平智库建设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孙悦 《出版经济》2003,(4):47-49
高校学报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公开申明它是以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为其宗旨。学报文稿的内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其主体,因而它的服务对象就是高校教师和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不具备面对广泛阅读的群体,发行量很小,这就给高校学报蒙上了一层高深的、神秘的面纱,同时也给高校学报带来了经营困境。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很多高校学报,尤其是师范院校的学报开辟了“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或“农村教育”等栏目。因此高校学报的神秘面纱,在中学教师的面前被揭开了一角。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是一种由高校主办、以反映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近几年来高校学报有了长足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使编排合二为一,实现了排版印刷手段的现代化.但是,学报发行量小,学报编辑工作不能体现出经济效益,这始终是困扰学报工作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难题.我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分析高校学报这一特殊群体的同质化现象,认为高校学报和社会期刊不同,他们追求更多的是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学报的策划是学术策划而非市场策划,策划可以促进学报在机制上的改革、建立实效的办刊模式和理性的投稿平衡点.编辑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在学报的危机处理和学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报传播学术研究成果是建立在社会责任的基础和使命上的,传播的学术研究成果越新,高校学报的社会作用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学报对学术研究成果传播活动本身就融合了高校学报的最为重要的社会价值,这也是高校学报对社会的最为有用的贡献。高校学报要充分体现所传播的学术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必须优化学术研究成果,拓宽采集学术研究成果的路径。高校学报只有扩大其广泛的传播渠道,努力加速学术研究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才能充分发挥学报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