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在COVID-19大流行中,虚假信息的大肆传播造成了严重的信息疫情,不仅妨碍了有效的健康传播,还成为舆论战的武器被应用于国际政治博弈。面对这些突出问题,本研究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涉华虚假信息的传播模式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真实认证用户在传播虚假信息相关主题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西方的新闻媒体、政客及其政治组织、社会运动者与非营利性组织等传播主体之间组成了协同传播网络,共同建构了以“追责中国论”为导向的核心议题。除此之外,人机混合的协同扩散体,则利用了精英用户的影响力,通过短时间内协同转发精英用户的策略,在鼓励流行度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提高了虚假信息的可见性和可信度。不仅如此,研究发现,部分不实传播体除了充当虚假信息的扩音器之外,还具有为主流媒体建构议程的功能。虚假信息的传播呈现了“级联活化”与“逆向级联活化”并存的模式,多元异质主体形成的协同传播网络有真实性增值的效果,可以形成更强大的意见气候,进而推动共识营造。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共传播是组织传播和媒介规范的交叉概念。作为推动民主社会进程的机制构成,政府公共传播是基于公共决策、信息接近和社会责任的最佳社会决策框架而建立的“公共话语系统”。社交媒体重构了政府公共传播的要素指涉语境,“秩序协同”成为我国政府公共传播话语实践的主导模式。通过运用语境重构方法对微信平台的政府公共传播多元话语主体生成的关键文本进行文本间语境重构分析,以检验政府公共传播各行动者在社交媒体的策略实践能力。研究发现,在重大公共事件传播中,官方机构以“权威发布”的强话语文本建构公共传播“主调”,并通过机构间文本互文和修辞维持话语秩序。媒体文本对政府文本,尤其是关键文本高度依赖并将“协作修辞”作为其主要话语策略,此外,公众参与政府公共传播的话语空间仍然有限。据此,本文提出了我国政府公共传播的“协同责任”媒介规范理论,主张社会责任论与公民参与相结合的责任协同范式。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媒体时代,平台媒介的产生为第三部门开展公益传播活动提供了新的技术载体,并逐步发展成为当下公益传播的主流基础设施。重新审视平台对于公益传播实践的结构性塑造过程发现,平台为公益传播行动者网络的形成提供了四种类型的可供性,分别为问题化阶段的“可见性”、利益赋予阶段的“聚合性”、征召与动员阶段的“交互性”与“可获得性”。在多重可供性的共同作用下,平台作为“非人类行动者”,得以持续而快速地吸纳多元利益攸关方加入公益传播网络,最终产生了超越传统媒介的裂变式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对主流媒体话语权提出的更高要求。【方法】本文通过阐述主流媒体话语权旁落的现象,从商业平台算法推送、受众情绪需求、“把关人”角色缺失等方面分析主流媒体话语权旁落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提升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结果】提高主流媒体话语权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需要在相关部门领导下,探索全国性新型融媒体联盟机制,与商网平台建立流量协同机制,打造内容共建共享平台,形成设置议题合力,从而提升舆论引导实效。同时主流媒体应加强自身新闻舆论工作建设,打造以“内容为王+渠道融合”的融媒体传播矩阵,破解“公共价值让位个性需求”局面,还将运用新技术创新产品形态,探索智能化发展路径。【结论】主流媒体只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审美趣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网络上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5.
为防范和化解平台型媒体建构进程中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文章从平台型媒体的学理内涵与基本特征入手,分析网络传播格局中意识形态风险的趋向与类型,指出平台型媒体具有数据资源的聚合性与吸附性、内容生产的开放性与多元性、技术平台的连接性与智能化、媒体把关的专业性与导向性以及信息传播的节点化与圈层化等特征。平台型媒体在连接资源和聚合用户的同时,面临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弱化、西方势力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传导、平台技术理性与媒体价值理性失衡等多重叠加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结合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去中心化、智能化、隐蔽性的新趋向,提出平台型媒体规制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关键路径,即强化网络主流思想舆论引导、重塑媒体平台的把关机制、依托需求价值链开展用户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以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空间的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信息疫情是新冠疫情的线下危机向线上阵地转移的表征,呈现为信息的张扬与公众的迷失。疫情信息的生产与传播环节中,因行动者施为性与交互性的动态制衡、“在场”公众知识获取的结构性悖论与情境嵌入和脱嵌的失衡,以及上述核心行动者自身与外部重复性呈现的“博弈-调适”,共同构建了信息疫情的动态失衡螺旋。本文据此提出“善治传播协同”的多焦点联动信息疫情治理机制,即基于交互型议程设置形塑公共话语,实现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的同频共振、情理共振;提升“在场”公众多元素养,弥合“圈层化间隙”、培养主动公民;构建“一核多元”、“协同分异”与“体用合一”的情境策略,助推全域化疫情防控数字治理,强效赋能国家疫情防控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主流媒体作为网络舆情传播与治理的主体,需要形成与之匹配的信息传播力、舆论引导力与社会公信力。平台型媒体融合互联网平台的运行逻辑与网民情感传播特征自主可供地实现了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技术可供赋能主流媒体准确分析舆情话题与网民身份,实现情感调控;内容可供切实打造集资源的广泛聚合、内容与服务的多元开放,并通过情动式嵌入促使用户深入渗透;管理可供以“聚合”与“连接”的思维不断形成多媒体传播矩阵,强化了舆情传播与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凝聚起网络舆情治理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黄淼  黄佩 《新闻大学》2020,(1):15-28,125
本文整合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转译"概念和"驯化"理论,研究面向算法推荐平台的自媒体生产实践。笔者观察了4个推荐平台,访谈了6位平台管理者和6位自媒体创作者,基于实证数据阐释发生在自媒体生产过程中的两次算法驯化。两次驯化构建了两个行动者网络--在平台运营实践中形成的"职责共识网络"、在自媒体创作群体中形成的"规律共识网络",二者再共同构成自媒体内容生产网络。算法规则在两个局部网络中都是"强制通过点",同时也是局部网络之间的连接点,由此成为整个网络的权力中心。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开启了新型媒介制度实践的进程。论文认为,新型主流媒体应把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媒介深度融合落实到“人”的要素上,这是由中国传媒生态的三重逻辑决定的。新型媒介制度实践作为一种“体系”实践,首先是包含了受众和用户主体的实践;作为制度性公共产品,与执政理念相互契合,互为表里,“人民至上”是其核心;媒介深度融合之“深”与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之“全”正是新型媒介制度实践的两个维度,其交叉点正是社会行动者的传播公共性建构。全民主体、全民参与、全民分享、全民认同,这些构成新型媒介制度实践的“质的规定性”内涵。将“人”放在传播的首位,是向真正的传播本体的回归,这是新型主流媒体发挥社会治理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4月20日四川芦山地区发生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后媒介尤其是网络上一致的高关注度相比,芦山地震在网上引起的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媒体账号进行灾情设置对青少年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并无明显优于名人微博的影响;青少年个人账户的传播与主流媒体的报道框架呈现明显的偏差状态.运用社会建构理论对微博的消息传播进行框架分析,并对青少年的网络议程设置提出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万物皆媒”时代下,受众不仅参与信息的生产、消费,还参与了信息的分解。主流媒体设置的议题经由受众分解和重构,新的议题层出不穷,议题迭代周期暂态化,新闻搭车效应愈加显著,种种现象为主流媒体的传播纠偏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传播纠偏力和舆论引导力,主流媒体从“庙堂式话语”向“江湖式话语”转变,从单一发布平台向融媒体平台拓展。本文试从融情传播视角出发,对《人民日报》在微博平台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进行了数据的抓取、清洗与分析,并归纳总结出主流媒体在实践层面话语转变的策略及特点,旨在为主流媒体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集群协同传播日益成为网络自制剧的营销和传播战略,它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受众广泛参与、平台互融互通、社交网络的构建等特点增强了用户黏度,扩大了传播规模,也逐步打造了一系列传播品牌.网络自制剧的新媒体集群协同传播,应基于受众喜好取材以确立协同传播目标,与受众互动互惠以增强协同意愿和行动力,建立专门的协同传播数据库以累积品牌传播力,最终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宋玉萌 《新闻战线》2022,(8):108-110
在“无视频不传播、无平台不触达、无情感不共鸣”的网络传播环境下,只有兼顾思想性和故事感的内容才能与网友产生真正共鸣。“年终报道2021”击中了网友的共性情感,以温暖和深沉的特色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新方式——中央主流媒体+头部社交媒体平台+新媒体IP,在问与答的互动之中,实现“两个舆论场”的融通,体现了“新华美学”和“国社温度”。  相似文献   

14.
赵越  刘子平  朱琳 《新闻知识》2023,(1):30-42+93
本文基于框架理论,对社交媒体所建构的西安城市形象相关议题和叙事框架进行划分,并从可供性视角探讨了不同平台特性对城市形象框架构建的影响,分析了西安城市形象社交媒体框架呈现的特点和效果。研究发现,西安城市形象社交媒体建构以民生为核心议题,并通过正向的叙事方式勾勒出以人为本的积极城市形象,但受热门事件影响也存在短期的变化波动;议题维度能够对叙事框架设置产生影响,同时基于不同平台的城市形象建构存在差异;重大事件、文化风俗等议题框架,及积极判断、事件等叙事框架更具影响力。因此,本文认为西安城市形象建设与传播应聚焦用户关切,打造政府与民众的联动路径;注重平台差异,搭建平台协同传播网络;监测热门事件,建立舆情引导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议题,5月12日起,"wannacry"勒索病毒开始在全球传播,再次敲响了互联网信息安全的警钟。在此次事件应对过程中,个体网民、民间技术精英、主流媒体、政府机构和专业安全公司五种力量的协同与联动,使得勒索病毒在国内扩散得到有效抑制,主流媒体在其间发挥了整合与联动作用。现代社会需要现代传媒,在网络信息安全治理过程中,主流媒体承担着传播风险知识、建构风险意识、开展风险教育和达成风险共识的重要职能。在现有的网络信息安全治理机制中,主流媒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且自身报道行为需要规范,报道能力也亟需提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建构的视角反思西方主流媒体对于“阿拉伯之春”与“占领华尔街”两次社会运动的报道,认为依靠其强大的技术条件与传播能力,西方主流媒体遵照自身的社会结构属性与媒介报道规则建构了“适宜报道的社会运动”.但是由于现今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这种传播霸权正在被“另一种现实”所打破.  相似文献   

17.
利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来分析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问题,考察不同融合形态在具体实践中的主导者及他们的资源利用实践。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信息分发平台等作为信息传播网络的新进入者打破了原有媒体主导的行动者网络权力格局,这些平台利用用户数、算法、活跃度等资源把自己消解了传统媒介组织的'强制性通过点'地位,成为不同形态融合传播行动者网络中的主导。当前的融合发展就是要挖掘、利用自己优势资源重新构建'强制性通过点',招募包括新型传播平台在内的行动者,构建自身主导的传播行动者网络。在分析传统媒介组织构建路径和策略的同时,也指出产品思维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媒介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创建和管理可见性成为传播参与者的重要诉求,为研究者重新审视传播可见性理论及其应用提供了契机“。传播可见性”作为一种与“信息传递”相对应的研究范式,将传播理解为行动者让自己选择的形象、行为和知识对他者(或公众)可见的社会过程。文章从既有文献中梳理出两条理论线索:一是源于人际传播研究传统的“交往范式”,从微观层面考察可见性如何强化或疏离社会行动者的互动;二是源于大众传播研究传统的“展演范式”,宏观地审视可见性资源竞争背后的权力关系。文章最后以社交媒体平台使用为例,尝试将两种范式加以综合,应用于经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基于平台环境建构了用户感知的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涵盖“权威性”“生产与播发能力”“社会支持”三个一级指标、“政治权威性”“媒体权威性”“报道质量”“用户合意度”和“社会支持”五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对应测量要素。新的指标体系保留了传统媒体公信力指标体系中基于系统信任的相关维度与要素,在“主流”取向上突出了媒体权威性的特征,在“新型”取向上嵌入了平台中的信任逻辑,本质上反映了传播权力的变化。本研究建构了一个概念框架,一方面,为进一步的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量表编制与大规模实地调研打下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主流媒体更好地融合与发展,本文对几家主流媒体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综合剖析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最后发现,主流媒体的发展态势是否良好,与其本身的融合是否彻底,是否坚持核心产业,用于传播的产品是否符合当下互联网时代的趋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主流媒体只有充分借助网络的优势以及融合发展的相关经验,推动融合变革,才能促进主流媒体的进步,推进主流媒体的传播,从而实现融合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