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中国的加入是一件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大事。深圳商报作为以经济报道为主、日出40版的综合性报纸,在日常报道基础上,派出由4名记者组成的“特派记者组”,采写出一批见证“入世”的现场报道和独家新闻,同时推出72版“中国入世”特刊,凸显出一份经济报纸对经济大事的关注和报道力度。入世前,普及WTO知识,宣传入世意义,强化入世意识一年多来,深圳商报把入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拓宽报道渠道,把文章做大做足,使入世的报道既扎扎实实,又按不同的阶段有序渐进,步步深入。首先,…  相似文献   

2.
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中国加入WTO是一件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大事。《深圳商报》作为以经济报道为主日出40版的综合性报纸,在日常报道基础上,派出由4名记者组成的“特派记者组”,采写出一批见证“入世”的现场报道和独家新闻,同时推出72版“中国入世”特刊,既凸显出一个经济大报的气魂,又提高了入世报道的含金量。入世前,普及WTO知识,宣传入世意义,强化入世意识一年多来,《深圳商报》把“入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拓宽报道渠道,把文章做大做足,使入世的报道既扎扎实实,又按不同的阶段有序…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面临的形势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既要抓住机遇,又要应对挑战.就直观而言,中国"入世",新闻出版业承诺:要在三年内逐步向外国服务提供者放开在国内市场的书报刊批发和零售业务.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30日,北京某报一版刊发了"五一"长假期间北京天气情况的报道.该报道的标题是"京城五一沙尘‘休假'",其中"沙尘‘休假'"这一说法不妥当.  相似文献   

5.
对于<经济参考报>来说,2004年5月3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正如总编辑王海征在这期头版<致读者>一文开篇所说的:<经济参考报>创刊近23年,我们用得最多的词汇是"改革"和"市场".今天向读者特别推荐周一特刊"每周要读",也正是<经济考报>通过报道改革走向市场化发展道路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一、国有书店"入世"面临的冲击和影响 国有书店特别是新华书店,"入世"后仍然是中国书业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的主力军.同时入世对中国批发零售业来说,受到"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影响最大,国有书店将直接受到国外书业分销的冲击和考验.  相似文献   

7.
在一般读者印象中,一些财经报道总是有点"阳春白雪"的味道:专业名词较多,叙事内容宏大,让人望而发怵.2005年7月13日《中国证券报》11版的《收入赶不上GDP消费不足拷问中国经济》,写的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却无某些经济报道的晦涩难懂,不仅满足专业读者,更吸引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8.
赵航 《出版科学》2002,(1):32-34
"入世"是国家企盼成功的大事,从"黑发到白发",几乎是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如今,我国已进入了大门.  相似文献   

9.
报纸的"网事"版是报网互动的一种产物和表现.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地区的<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和<钱江晚报>(宁波版)等3份报纸的"网事"版为研究个案,考察了"网事"版在期刊、版面安排、选题、报道模式和报道思路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以期对新闻实务界探讨报网互动的模式和形式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苏小光 《出版经济》2001,(10):44-45
当通过了中国"入世"的全部法律文件后,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宣布完成使命,这意味着中国已结束了长达15年的漫长"入世"谈判历程,只待2001年11月9日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上从形式上表决通过中国入世决议,中国即可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加入WTO问题,一个时期以来一直是媒体报道的焦点,新闻出版业自身也不例外,对中国加入WTO后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议论颇多.其间也能比较欣喜地看到,有关迎接"挑战"的议论,不少已不停留在"狼来了"的应对上,而是在议论中国新闻出版业如何走出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论非学术性期刊的"理论版",是指非学术期刊违背其原有的宗旨和风格,在同一刊名同一期号后标注出"理论版"(或"学术版").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近百种期刊存在这种问题.学术期刊出卖版面以换取资金支持,颇受各界诟评;然而,非学术性期刊的"理沦版"的危害性却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冷看网络传播中的"恶搞"文化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2月,胡戈把陈凯歌的《无极》和CCTV《中国法制报道》进行重新剪辑制作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放到了互联网上."馒头"甫一出屉就来了个"开门红",胡戈火了,网友乐了,陈凯歌生气了.一时,众生喧哗,"恶搞"文化也因此声名鹊起.前有"馒头"开路一炮走红,后有来者浩浩荡荡.令人捧腹的《武林外传》把央视的电视剧门槛又踢矮了一大截;脍炙人口的《吉祥三宝》"馒头版"、"玉米版"、"记者版"、"小偷版"争先恐后地粉墨登场;刚在奥斯卡风光一圈的《断臂山》摇身一变成了《断贝山》,《七剑下天山》也上得了江湖下得了厨房,变身成《七剑下厨房》;前不久央视名嘴毕福剑因为孩子取名的事情也被网络"忽悠"了一番;动静最大的莫过于红色经典片《闪闪的红星》被胡戈"恶搞"成了《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虽然点击率一路狂飙,但随之而来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强烈谴责以及胡戈的道歉使公众、媒体一改以往对"恶搞"文化一笑置之的态度,开始了对网络传播中的"恶搞"文化的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刘斌 《现代出版》2002,(1):28-29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出版业进一步更新观念和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以及它的一系列规则的制定,是从世界各国人民长期合作的实践中总结出的文明成果.中国主动要求融入这一文明体系,无疑是迈向世界的巨大进步."入世"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出版业亦是如此.但是,面向新世纪,中国出版业已经面对着沉重的压力与严峻的挑战;而加入世贸组织,更使它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概括起来,这种冲击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永康日报>在改扩版中大胆创新,本着"关注民生,把握热点,版式时尚,服务读者"的原则,将头版改成要闻导读版.经过三个月的筹备,于2010年1月1日顺利改版. 领导活动报道,要会掂轻重 一版改版,很敏感也很关键.这次改扩版,要把头版原先"熟悉的面孔",彻底改头换面,做成要闻导读版,即1/3以下版面为要闻,2/3以上版面为导读.这是为将来向纯导读版转变过渡.头版改版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本次改版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75年前,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拉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作为中国的"国耻日",这一天应当为所有中国人铭记.然而大多数的地方媒体尤其是报纸,在面对"九一八"这个每年必做题材时,报道被弱化处理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化新闻主要传播文化、艺术、影视界的动态信息,视角多以主旋律的、严肃的正面报道为主.1996年,广州<羊城晚报>率先将文化新闻版改版为"娱乐新闻版",每天刊登十分醒目的明星照片,对港台明星的演艺、绯闻开始报道,对大陆演艺界的报道开始进行"炒作",随之,全国各种生活类报刊,广电传媒原有的文化新闻板块纷纷更名为"娱乐新闻",甚至严肃类的机关报也将文化新闻单独组版,命名为"文化娱乐新闻".  相似文献   

17.
<朝日新闻>在北京奥运期间对奥运和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并开设了由本报编辑委员和专栏作家撰写的栏目"看看北京","看看北京"栏目中的"北京"的含义并不单单指中国首都,也用来指称"北京政府"和"中国",该栏目在奥运期间一共有13篇报道(时间为2008年8月11日-25日,其中17日和24日没有),几乎每天一篇,从多个角度描述了中国的奥运和奥运的中国,这一系列报道为日本读者塑造了一个既充满活力又问题百出的"北京形象",这种描述本身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研究文本,本文以<朝日新闻>"看看北京"栏目为例,借用叙述学中的叙述语态理论对该文本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日本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入世"对中国出版者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中美、中欧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漫长的马拉松谈判最终尘埃落定,虽然还需经过繁冗的批准程序,但如无重大意外事件发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基本定局.诚如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中美谈判中方首席代表龙永图在1999年答记者问时所言,就中长期而言,"入世"对中国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长远看来,"入世"将会对21世纪中国经济走势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产生巨大影响[宋泓,1999].那么,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出版者又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中国政府和出版企业一直致力于中国出版的"走出去",希望改变中国版贸逆差的现状和文化交流的不畅.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翻译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尤其是"入世"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1547.4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5.7%,外贸依存度(外贸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70%,利用外资首次突破600亿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连续多年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