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观察台湾图书出版市场就会发现,近几年欧美翻译小说畅行,如<追风筝的孩子>,<偷书贼>.<风之影>等.台湾之所以能以极快速度推出大量欧美翻译小说,且赢得市场青睐,靠的不是台湾读者群自己突然间成熟茁壮懂得挑书读了,而是隐藏在出版生产机制背后的一连串版权与营销操作.特别是版权代理业在台湾产生的巨大变化,直接冲击着台湾翻译图书市场的运作生态,进而推动了一波畅销小说销售热潮.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卓有成就的双语作家.他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融合,可以说是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他创办、编辑有<论语>、<人世间>、<宇宙风>、<天风>等刊物.著有<开明英文读本>、<剪拂集>、<大荒集>、<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当代英汉辞典>等,具有丰富的编辑出版实践经验.他曾经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受过欧风美雨的洗礼.因此,他在自己的编辑出版活动中,注重版权保护实践经验,并运用现代中国版权观念和法律制度,努力维护自己的著作权益,并成为著作者版权利益维系的一个实践典型.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事图书版权贸易工作已有10年,其中从海外引进最成功的图书要算是<贝贝熊系列丛书>了.这是我社2003年从美国兰登书屋引进的,是一套孩子行为教育的图画书.迄今为止,此系列丛书已经发行了2.4亿册.其中,有35本-直在<出版商周刊>最畅销的250种图书之中占据位置,有15本被列为最畅销儿童书.  相似文献   

4.
从<哈利·波特>到<冒险小虎队>,从<追风筝的人>到<暮光之城>,近几年这些外版图书的成功登陆,让版权引进成为出版产业备受关注的焦点,直接推动了各家出版社纷纷对此加大力度.正是因为版权引进图书的火暴与热销,在热闹现象的背后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现象,有的出版社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显出了急功近利的心态,缺乏人文理性与出版趋势的创造性转化,从而让版权引进的现状呈现出尴尬与困境.  相似文献   

5.
尽管中国的石印小说存在的时间不超过百年,其产生约从1866年上海文宜书局石印的<镜花缘>开始,终止大致在20世纪40年代初.当然在小说石印停止之后,石印书籍还间有出版.日本学者丸山浩明曾对中国石印版小说做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他在1999年发表了<中国石印版小说目录>,[1]计有800多部石印版小说.  相似文献   

6.
吉路 《北京档案》2007,(3):48-48
台湾出版业者进大陆是相当早的,大概自1980年代后期,组团参加北京国际书展起.那时,我们也接待过台湾出版商、组织过京台出版社长座谈.十八年后的现在,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记载,台湾是大陆图书版权的最大输出地;另据台湾的<2005年图书出版年鉴>记载,仅2004年就购入大陆版权516种(占出版总数的35.7%),引进大陆版权的业者也占总数的35%.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13日, <狼图腾>英文版首发式在北京故宫隆重举行,至此该书的海外版权销售已经达26个语种.以高价卖掉海外版权的<狼图腾>是近年来我国版权输出的标志性案例.  相似文献   

8.
王力 《编辑之友》2010,(6):82-83
一 前不久,笔者曾写过短文一篇,题目是<编辑的权利>,主要从6个方面谈了编辑在加工整理稿件时应该行使的几种权利.另外,其中有一段写的是引进版权的问题,我这里想再多说几句.在涉及引进和输出图书版权时,我们往往把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行的图书贸易,也叫做"引进"或"输出",似乎有些不妥.什么叫"引进"?就是把国外的东西引到国内来,这叫"引进";什么叫"输出"?就是把国内的东西卖到国外,这叫"输出".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在盼望着能够有这样一本小说出现。我终于读到了《朗读者》。稍稍可惜,是德国人写的,而不是我们自己。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对于我们是陌生的,但在我看来,他和他的德国作家,特别是战后的德国作家如伯尔、格拉斯,一样的杰出和重要。他是一位法学教授和法官,  相似文献   

10.
张铭  徐蒙 《编辑之友》2010,(5):106-109
小说林社是一家以出版翻译小说闻名的晚清出版机构,创办人曾朴在经营生意失败之后转而投身于出版事业,于1904年开设小说林社.此后,小说林社得到了很快发展.1907年初小说林宏文馆有限合资会社成立,随后<小说林>杂志正式问世.一年之后,小说林社因为经营问题而被转让,<小说林>杂志也停办.小说林社在其存在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出版了大量的小说,其经营的杂志不仅包括著名的<小说林>,还有经常被研究者忽略的<女子世界>,这两本杂志都刊登了大量的广告和告白.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 在公众场合,庄智象是低调的,然而,他自1997年走马上任上海外教社社长以来交出来的答卷却是非常引入注目的.经济效益方面:2000年码洋1.6个亿,到2007年码洋已过6个亿.社会效益方面:近年来获奖图书层出不穷.<澳大利亚文学史>获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新世纪英语新词语双解词典>获国家辞书奖,<大学英语>文理科教材获全国特等奖,<交际英语>修订版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版权贸易方面:与境外出版机构达成版权贸易200余种.而庄智象本人获得了全国百位出版工作者称号、首届韬奋新人奖……  相似文献   

12.
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从新西兰引进的一套<米莉、茉莉丛书>儿童读物,是我社2005年的重点图书.我们引进这套书的投资是比较大的,相应承担的市场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对于我们的决定,很多同行是不太理解的,在这样一个盗版书猖獗,伪书横行的年头,花这么多钱引进一套儿童读物,值得吗?找几个人把公共版权的图书包装一下,不就可以卖钱了吗?托个人在国外买套书,模仿着画一下不也可以堂而皇之地上市吗?就算正版引进版权,为什么不引进目前市场上卖得正火的科幻、探险、刺激的那种儿童读物,偏偏要引进这样一套反映儿童生活、培养儿童品质观念的<米莉、茉莉丛书>呢?  相似文献   

13.
杂志全球化趋势下,版权合作成为时尚 纵观中国期刊200多年的发展史,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和<科学>杂志的创刊使中国杂志发展呈现出第一个高潮;时隔60年,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时代,中国的期刊业再次步入繁荣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读者>、<知音>、<家庭>、<女友>、<故事会>成为中国杂志市场上的主流杂志,但是1993年随着<时尚>杂志的创刊,它以铜版纸全彩色印刷,采用国际开本、充满国际名牌的精美广告和图片,使中国人的眼睛为之一亮.5年之后,<时尚·伊人>与美国著名女性杂志进行版权合作,再次将<时尚>送上了又一个高度,以后版权合作成为了期刊界的口头禅.之前,<世界时装之苑>、<瑞丽>等杂志都是版权合作成功的范例,但不如<时尚>那样在品牌扩张上给期刊界以巨大震撼.  相似文献   

14.
电影《朗读者》改编自德国著名作家哈德·施林克于1995年撰写的小说《生死朗读》,该小说由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改编为电影,并赋予其全新的想象.相比于小说文本的含蓄内敛,影像的表达则更为直观、深刻.本文透过爱情与背叛、真实与掩饰、角色与身份、朗读与救赎的多维命题去读解影像中映射的人性密码.  相似文献   

15.
偶翻<申报>的<自由谈>,想起了张资平.此公在上一世纪的三十年代,曾经以三角四角名噪一时.他办了个乐群书店,出版<资平小说集>,还主编<乐群>月刊,在刊物上登出广告,声称要"搜印全集以飨读者",俨然是文坛巨子.鲁迅先生在<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一文中说:将<张资平全集>和"小说学"的全部精华提炼出来,"那就是--△".真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16.
邓香莲 《出版参考》2005,(27):44-45
近年来,受欧美强势文化的影响,我国的版权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大致呈10:1的比例.无论是曼昆的<经济学>、博登·海默的<法理学>等学术类图书的大量引进,还是<富爸爸穷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等励志图书的畅销,都折射出了引进版图书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与国外同行的交往、合作日渐增多,出版业亦然.尤其是1992年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保护公约>后,我国版权贸易陡增.据国家版权局统计,从1999年至2000年,我国与海外的图书版权贸易数量超过30900种,其中引进25700余种,输出5100余种①.2000年至今,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更是日趋兴旺,极大地丰富了出版内容,增强了科技文化的交流,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百孔千疮的旧中国,湖北省某农村一个破落知识分子家里还保存着一个书柜,书柜里保存着残缺不全的一些古典书籍,有<大学>、<中庸>等教科书,有<三国演义>、<镜花缘>等小说.一个对人生尚处混沌状态的少年视这个书柜为珍宝,每日盘点着.他刚刚在私塾里受过启蒙教育,读过<三字经>、<千字文>、<学而>(<论语上>),阅读那些大部头的书籍对于他是多么困难.他以逢人"问字"为途径,硬啃着那些骨头,毕竟所得不多.但是"求书若渴"这条根却埋在他的心底.后来,村里一直流传着这个少年"问字"的故事,成为乡下的一种美谈,也成为教育青少年爱书、读书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上海作为旧中国的文化中心城市之一,它的出版业在20世纪30年代曾有过一个短暂的繁荣阶段.但它的繁荣背后,也充满着激烈的竞争.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虽然也颁布有<著作权法>和<出版法>,但它更多的是对人民出版自由的限制,而对著作权者版权和出版者出版权的保护作用则是很有限的.出版业在正当的和不正当的竞争中,必然会引起一些版权纠纷.1929年,开明书店为了和商务印书馆的<模范英文读本>竞争,让林语堂编了一本<开明英文读本>,于1929年出版,并且打开了销路.世界书局实力雄厚,对此也有所觊觎,另外让林汉达编了一本<标准英文读本>,与<开明英文读本>展开激烈竞争.以此为诱因,双方发生了一场轰动上海滩的版权纠纷.这场纠纷由私下谈判调解,进而发展到对簿公堂,甚至吸引了上海主要报纸媒体,最后还闹到了南京中央教育部.官司虽然打得沸沸扬扬,但由于当时法制的黑暗与废弛、官府衙门人员的介入,最终双方却落得个不败而败、不胜而胜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应注重版权贸易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版权贸易作为一种市场行为,目前在国内已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所重视,其提高出版效益、推动事业发展的有效性也为业界普遍认同.在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4年间,我国的版权贸易飞速发展,并迅速驶入快车道,贸易范围步步扩大,贸易数字节节攀升.<谁动了我的奶酪>、<富爸爸、穷爸爸>、<哈利·波特>等版权贸易的杰作,屡屡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创造出销售奇迹,使中信出版社等单位"以魔术般的速度在中国出版业异军突起",更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出版社以与时间赛跑的速度,仿佛在一夜间就打破了封闭僵局,疏通了交流渠道,了解市场,点击网址,迈出国门,登门造访,通过版权引进在图书市场上占尽风光,并借此逐步树立了"高成本获取资源,低成本运作,实现高速度增长"的全新出版理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的版权贸易活动已空前繁荣,且呈现出日趋旺盛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