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董中锋 《出版科学》2001,(4):35-36,31
作为文化产业部门的出版社,文化建设是其首要任务,文化品位是其立足的基点,文化产品是其生存的条件。作为图书出版社,图书是维系出版社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正如美国著名出版家贝利在他的《图书出版的艺术与科学》一书中所说:“杰出的出版社是杰出的书造就的”,“出版史是出版了杰出书的杰出出版社的历史,也是图书文化品位发展的历史。”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出版社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出现了自我迷失:对图书经济运作方式的强调远远超过了对图书文化内容的强调;对编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的强调远远超过了对文化意识的强调;对出版业市场的强调被简化为顺应市场,从而忽略或淡化了文化思想的含量。因此,出版社要发展,就必须坚持自己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的独特性,必须坚持自己的文化本位。本文拟从价值论的角度,对图书选题策划中的文化因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以精品图书铸就品牌 就像《新华字典》,高质量加上高达4亿册的印数,使得商务印书馆家喻户晓,那些代言出版社形象和权威的品牌图书,是一个出版社的标志和特征,出版社的品牌是由一本本精品图书搭建起来的--从图书产品上升为品牌图书,再由众多的品牌图书上升到出版礼品牌,这的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积淀和扩张的过程,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3.
出版社的整体发展目标确定之后,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实事求是地调整好自己的图书结构。一般情况下,出版社的图书结构可分以下几种:重点书和一般书的结构既然是重点书,就一定有别于一般书,表现在重视程度上:一是派精兵强将去操作,以保证质量;二是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出版社承担投资风险;三是在策划上要体现出大手笔。重点书在全部图书选题中的比重,视实际出社版情况,有的占到5%,有的占到10%,主要根据本社的财力、人力及经验积累而定。主流书和辅助书的结构主流书是体现出版社优势的标志书。表现在出版比重上:一是多为丛书套书…  相似文献   

4.
于建辉 《出版广角》2021,(18):60-62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精品图书的支撑,科技精品图书的出版又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文章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力、功、能量与辛数学》一书为例,从精心挑选选题和作者、匠心打磨精品资源、广泛传播科技成果、发挥科学普及功能四个方面着手,分析如何策划与出版科技精品图书,旨在为科技精品图书的出版开拓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05,(3S):17-17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要建立活的图书销售渠道。他说,现在有一些民营书店把学术书做得很好,这是因为经营者都是文人,他们懂书、喜欢书。新华书店的有些经营者不太懂书,卖学术书采取的是“自然主义”。现在的图书一般都是出版社自己主发,那么推销、介绍自己的图书也是问题,有些书店根本就没进你的货,谈何销售?再就是图书下架太快。新华书店所面对的不仅是体制上的一个改革,从业者自身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是很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重版书的主要特点,是其所“承载”内容的长久稳定性、相对完整性,以及社会作用和社会影响的超时空保持性。重版书是图书这一特殊文化传播载体基本性质和基本功能的典型体现,也是图书出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集合体。提高重版书比率,既是图书出版走向繁荣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图书出版进入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与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出版单位相比较,目前国内一部分出版社的图书重版率居低不上,令人焦虑。因此,有必要改变观念和采取措施,促使那些重版率偏低的出版社走出困境,从而进入一个优质高效的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名牌     
论图书名牌何民胜名牌本来是企业和商业的用语,近年来被引进出版业。这是精神产品进入市场后的必然产物。在图书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要想赢得市场,赢得读者,就必须创名牌,出精品。无论是一个出版社的领导还是职工,都要有出名牌图书、创名牌出版社的意识、胆略和气魄。...  相似文献   

8.
现在出版界喊得最响的就是出版创名牌,也就是创出版社的品牌,其实,大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编辑的品牌问题。一个出版社要想创名牌,必须有一大批优秀图书,而优秀图书是要靠优秀编辑策划、编辑、出版的。编辑品牌的建设和出版社品牌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没有编辑的品牌,一个出版社可能一时偶然能出版几本好书,但不会形成好书的连续性出版,出版社也就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之所以成为名牌出版社,就是有那么一批专家级的编辑在做编辑工作。编辑首先要给自己一个科学的专业定位…  相似文献   

9.
“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出精品、夺大奖、争市场已成为出版社的核心工作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根本要求是加快培养适应现代出版需要的出版队伍,特别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图书编辑是图书出版的“孵化器”,出什么样的书直接掌握在编辑的手中。图书选题的确定、编辑加工的完成、装帧形式、宣传发行策略,甚至图书的作者选择、内容构成和特色、读者层次的定位,都要由该书的责任编辑确定。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图书的价值是责任编辑创意、学识、投入的综合反映。要想培育出精品图书,首先要有具有“精品”素质的编辑的“精心”投…  相似文献   

10.
去年图书出版总数上升到13.8万种,印数达到73亿册。图书中内容质量平庸、重复出版和编校差错等问题,还比较普遍。然而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去年重印书继续增长,它与新书出版的比率也在增大,大致重印率为46%。这说明图书出版的文化积累价值在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图书出版已经出现一大批精品,引人注目。应该说,出版精品图书已是相当多数出版社的出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出版社从实施精品图书出版战略中,团结与壮大了作者队伍,锻炼并造就了一批编辑、出版人才,从而取得两个效益的丰收。最终必然是出版社的社会形象与读者信誉得到提高。出版社的信誉与形象就是从自己出版的图书(尤其是精品图书)中逐步形成并树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图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对区位优势、出版资源、信息获取、市场占有等都先天不足的地方出版社来说,选择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以贵州地区出版社近年的图书选题策划及数字化转型为案例,分析其出版特点和转型战略,并就地方出版社在新的竞争态势下的突围提出要树立精品书意识、互联网意识和大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地方出版社中国主题图书“走出去”在内容建设、对外翻译、合作出版、版权输出、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实践,对于区域出版“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以陕西省地方出版社2016-2021年入选“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中国主题图书为研究样本,分析与总结陕西省地方出版社中国主题图书“走出去”的出版现状和实践特征,提出推动中国主题图书高水平“走出去”的区域出版路径,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精品主题图书“走出去”;增强选题叙事融合,助力构建“走出去”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对外翻译合作,扩大主题图书版权输出版图;深化平台国际化建设,拓展主题图书“走出去”渠道。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图书出版精品发展战略”,把握重庆市出版导向,提高图书质量,促进出版繁荣,从今年3月21日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对重庆出版集团、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至2004年新出图书的三审意见按20%的比例进行了检查。目前,此项工作已顺利结束。  相似文献   

14.
优秀的少儿读物是儿童的精神食粮,是他们成长中的牛奶、果汁、阳光与空气。我国每年出版少儿图书近4万种,这些图书虽不乏精品,但泥沙俱下,有些书甚至内容、装帧、编校都非常差。其根本症结,在于一些出版社为了经济利益,忽视了读者需求,淡化了对孩子们应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态势下,进一步增强精品意识,坚定不移地实施精品战略,千方百计多出精品图书,是出版社实现从数量增长型向优质高效型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出版社能不能有效地实施精品战略,关键是要建立好相应的保证机制。出版社实施精品战略应该建立哪些保证机制?或者说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从我们出版社的实践中体会到:一、建立精品图书的选题规划机制对于一个出版社来说,应该不间断地出版自己的图书精品,形成连锁反应,在读者中造成深刻印象,以便不断扩大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为此,出版社的领导必须高瞻远瞩…  相似文献   

16.
致力于提高图书质量是出版社工作永恒的主题,是衡量出版社健康、繁荣发展的标志之一,是出版社要解决的众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一方面,经过出版界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出版了不少高水平、高质量的图书,一批精品图书获得了各类各级的奖励,一部分出版社已形成特色,在全国产生了名牌效应,并逐渐影响到国外。另一方面,图书的质量,特别是编校质量的滑坡现象仍普遍存在。所以,不论是各级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还是出版社的领导都在想方设法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以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如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就规…  相似文献   

17.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编辑的职责更加明确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为作者出好书,为广大读者出好书。前者是把书出好,出成精品书,这是一个编辑生产过程,要求编辑具有精品意识;后者是出版好书,多出精品书,这是一个走向市场过程,要求编辑具有市场意识。这两者要得以很好地实施和实现,搞好出版服务是最基本的保证。出版社是服务企业,图书是商  相似文献   

18.
正岁末年初,各行各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动作,那就是做自己的年终总结,总结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成果,规划下一年度的目标与重点,出版行业也是如此。2013年,各出版社到底在哪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2014年,他们又将有哪些新规划、新目标要推进?在被行业称为出版风向标的2014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他们将着力打造哪些重点产品?2013主题书、精品书唱响主旋律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也为出版业打开了一扇新的窗。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版和哲学社会科学出版重镇,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讴歌时代精神、反映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的优秀著作。社长、党委书记李永强介绍说,主题书与精品战略是人大社的两大重要版块。3月,  相似文献   

19.
《出版视野》2005,(4):20-21
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图书出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出版社肩负着“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的重任。因此,确保正确的出版方向,大力唱响主旋律,实施出版精品战略,就成了出版社的立社之本。  相似文献   

20.
一、精品要求近年来,参加了一些图书评奖工作,对出精品书有一些想法,提出来供出版界的朋友们参考。首先我想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图书出版工作有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好书出得越来越多。出版的思路开阔了,开拓了许多新的领域,出版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这是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比拟的,这是一种大好形势,但对于各个出版社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为整体水平提高了,对精品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出精品书也就要更多地下一番功夫。从参加有关图书评奖以来,我有一些想法,是自己的感受,也是评委们的共同看法。从评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