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学人风采     
《今传媒》2020,(4):F0002-F0002
董天策,文学博士,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委,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研究会名誉会长。曾先后在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任教,曾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相似文献   

2.
《新闻记者》2014,(1):60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的新著《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新闻传播学术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学发展到现今所面临的时代课题。董天策教授认为,强化问题意识与深化学理内涵是新闻传播学术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2016,(1)
2015年12月15日-17日,今传媒杂志社学术交流暨中华传媒智库研究基地挂牌活动在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分别举行.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院党委书记卓光俊、院长助理彭逸林、院长助理欧阳照、研究员郭小安等出席会议.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虞吉教授、院党委书记夏俊博士,副书记李海燕、分管科研副院长涂涛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董小玉教授,院长助理秦红雨副教授,继续教育部主任陶红教授,新闻系主任刘丹凌教授,广播电视编导系主毛春教授,传播学系主任张秋丽副教授,办公室主任朱高峰等出席会议.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珮教授,学院党总支书记郑辉、党总支副书记戴靳等出席会议.今传媒杂志社社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传媒智库总干事一鸣研究员,社长助理雷小毅,主编助理王文娟等与部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及今传媒杂志社部分编辑记者百余人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8日,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传播·发展·探索——发展方式转型与传播生态研讨会在重庆大学举行。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由重庆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组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任院长,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马胜荣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兼副院长,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5.
艾涓 《今传媒》2014,(12):1-3
印度哲学家泰戈尔说:"新闻起先象一团闷住的火,后来突然燃烧起来,成为熊熊烈火,无法把它扑灭"。对于一个怀揣着新闻理想与追求,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乐于奉献的新闻人来说,只要有梦想、有坚守,新闻之火终究会越烧越旺。有人说:新闻工作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对这一份事业的热情。对于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武鸿鸣教授来说,正是由于他对这份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给予这份事业无限热情,在传媒界打拼了近三十年。他以二十多年的新闻实践工作经验、六年多的新闻教育工作经历实现了传媒业界和学界智慧的完美融合,从理念和实践上,探讨、揭示和展望未来媒体发展的方向及规律;立足当今传媒特点,研究传媒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力求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新闻人才。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武院长以增强学校的学术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己任,牢牢坚守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及师者的职责,以他的新闻思维和学术智慧耕耘在新闻教育事业上......近期我刊记者有幸采访了武鸿鸣院长。  相似文献   

6.
黄顺铭 《新闻实践》2006,(12):62-62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天策教授的论文集《新闻传播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共收录了40多篇论文,大致分为四组,即“新闻传播理论”、“传媒产业运作”、“新闻传播策划”以及“媒介批评与新闻教育”。《论稿》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7.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天策教授的论文集<新闻传播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2004年8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收入40多篇论文,按照所涉及的论域,大致分为"新闻传播理论"、"传媒产业运作"、"新闻传播策划"及"媒介批评与新闻教育"4组.  相似文献   

8.
《新闻世界》2009,(10):138-138
为活跃高校新闻院系大学生、研究生的研究气氛,促进高校新闻研究的开展,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世界》杂志社决定于2009年1月--12月举办“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征集”活动。 一、全国高校新闻院系大学生、研究生关于新闻传播理论,新闻操作业务,传媒经营、管理,传媒体制机制创新,新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皆可参选。同时,也欢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关于新闻传媒方面的研究论文参选。  相似文献   

9.
本刊与《南方都市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联合发起——新闻教育关系着新闻事业的未来,快速增长的新闻传播院校(专业)是媒体庞大的后备人才库。而媒体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本刊与《南方都市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联合发起——新闻教育关系着新闻事业的未来,快速增长的新闻传播院校(专业)是媒体庞大的后备人才库。而媒体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今  相似文献   

11.
采访:黎信(新华社高级编辑兼中国新闻学院教授)受访:约翰·哈特利(Prof.JolmHartley)(院长)时间:1997年10月20日编者按本文为新华社高级编辑兼中国新闻学院教授黎信与英国著名学者、威尔士大学新闻、传媒与文化学院院长约翰·哈特利教授的对话录.这是一篇极富创见性的对话,它涉及到现代传媒的功能、属性、内容、方式等许多方面,对我们认识、把握现代传媒或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由于本文受访者哈特利先生有着从戏剧─—电视剧─—现代流行艺术─—大众文化─—大众新闻的独特的学术经历与学术背景,他所提出的现代传播的…  相似文献   

12.
唐金凤 《今传媒》2011,19(3):14-17
随着信息技术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当今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媒介化社会。媒介在现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广泛地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联结各个阶层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现代媒介庞大的产业下,就产生了媒介批评,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媒介批评究竟是什么?它是何时产生的?媒介批评的对象有哪些呢?对传媒业的发展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呢?带着这些疑问,本刊采访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  相似文献   

13.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位居英国《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名第19位。港大没设新闻传播院系,其新闻与传播教育单位叫“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唐山大地震》的作者钱钢在该中心负责一个很有影响的项目:中国传媒研究计划。该计划邀请大陆新闻单位骨干和新闻院校教师访学,从2003年开始,已先后有40多人到访。从美国回来的陈婉莹女士负责这个“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她同时还是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的院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创办的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1988年,新闻系改名为新闻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一面旗帜,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为己任,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倪宁教授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兼博士生导师,更是兢兢业业,潜心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韧劲、勇于担当的魄力和卓尔不凡的智慧积极投身于新闻教学和学术研究当中,严谨的学术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忱使他始终走在学术的前沿,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倪院长,让我们一起聆听倪教授从事新闻研究工作的真知灼见吧!  相似文献   

15.
封面人物     
《新闻爱好者》2010,(2):M0002-M0002
董天策,文学博士,现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理论、传媒产业、媒介文化、媒介批评、网络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规划项目5项,  相似文献   

16.
董天策教授的专著《消费时代与中国传媒文化的嬗变》是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研究”和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从科学发展观审视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的最终研究成果,作为董天策教授主编的“传媒与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相似文献   

17.
本刊与《南方都市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联合发起——新闻教育关系着新闻事业的未来,快速增长的新闻传播院校(专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31日,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近百人参加论坛,包括内地48位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负责人、12位港澳台地区新闻传播学院系负责人,以及17位外国新闻传播学院系负责人。国外的院系分别来自美国密苏里大  相似文献   

19.
以系科单面化为主导的传统新闻传媒教育模式弊端凸显 新闻传媒教育既包括正规的系统的学校教育,也包括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进行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我国新闻传媒教育机构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即专门培养新闻传媒人才的院校和高校新闻院系设置的相关的新闻、传播专业,如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  相似文献   

20.
他一直进行跨多学科的研究,开拓了传播学的新天地,他学术研究涉猎领域广泛,是目前国内传播学者中为数不多的广泛涉猎多个学科领域并有着丰硕成果的学者之一。他是位理论功底深厚并具有深刻思想性的传播学者,是当下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少壮派代表,他就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飞教授。吴教授在担任浙江大学新闻系和新闻学院负责人期间,在他的努力下,素以理工科见长的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成为中国最好的传媒学院之一。在吴飞教授担任院长期间,他在全球范围广纳贤才,引进一大批优秀的海内外青年才俊。有国际视野的海外兵团加盟浙大,极大地壮大了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的后备力量,将浙江大学的传播学学术声誉传向世界,提升了浙江大学的学术地位。俗语有云:"学不在多而在精",吴飞教授却偏偏"多而精",通过本刊,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位所学"既多又精"的传媒学者的风采。吴飞,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985三期创新平台"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务院新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委委员,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科基金评委,中国新闻奖及长江韬奋奖评委,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钱江学者。China Media Research(USA)编委、国际新闻界编委、China Media Reports Oversea(USA)副主编等。出版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曾获中国青年社会优秀成果专著类最高奖,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3年获教育部第六届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10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浙江大学优秀竺可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