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的重要特点在于诉诸于听觉.本文从广播"听"的规律、"听"的特性出发,分别对广播新闻写作的"短小精悍"、"形式活泼"、"行文顺畅"等若干方面提出思索,强调广播新闻写作必须注重"听"的艺术,让受众充分感受广播的魅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广播的宣传任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广播是媒体中受众选择"门槛"最低的媒体,只要具有一定听力的人均可称之为广播的受众.因而,广播最具"平民化"形象,使得受众对广播的参与性很踊跃.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后半叶,广播受到电视的冲击,由强势媒介边缘化为弱势媒介.电视出现之后,声音已经不是广播所独有的传播载体,广播只好在节目的制作模式上寻找出路,走一条与电视不同的路.在此背景下,与传统广播模式不同的"珠江模式"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25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九套节目"爱家广播"将于2009年1月18日开播,原首都生活广播将于2009年1月1日起调整为"故事广播".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大板块、直播化"的"珠江模式"的成功不仅仅表现在广东广播与境外广播竞争中所取得的胜利,更主要地表现在引领中国广播的全面改革.而且,"珠江模式"的创新精神一直沉浸在中国广播不断开拓、锐意进取的血脉里,成为其勇往直前、追求梦想的强大动力.因此,"珠江模式"不仅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也具有启示意...  相似文献   

6.
如今,广播改革大潮风起云涌.我国广播融入了国际窄播化大趋势.专业化办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多层次听众的要求以及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同时适应了开发电台的服务、交流、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发展方略.广播改革从"广"向"窄"的转变正是要通过"窄播"达到最广泛、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的目的,这便是以"窄"求"广"."窄播"是大众传媒根据某些特别受众的需要进行的有特别内容的传播.著名社会学者乔治·吉尔德曾形象地把"广播"与"窄播"比做"公共汽车"与"出租汽车".  相似文献   

7.
付玉 《传媒》2021,(8):84-86
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我国的党媒史研究的理论性探讨依然不足,对历史上党媒如何在实践中具体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的梳理就更少了.基于此,本文以广播为切入点,围绕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人民广播事业"的历史景象,探究了全党办"广播"、群众办"广播"的源起、内涵,以及这些实践活动的历史影响.通过历史资料的梳理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广播"双办"实践是对"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理念的具体落实,发挥了基层媒体沟通中央、地方、群众的特殊作用,也是农村治理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广播频率同质化竞争客观上迫使各个广播频率寻求差异化突破,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突破的最佳通道就是:品牌化建设.在武汉地区的17套广播频率中,品牌化频率已经成为受众选择收听的关键因素.很多百姓养成早上7点准时收听大型广播新闻板块节目"事事关心"的习惯,许多的士司机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锁定楚天交通体育广播FM927,这种收听习惯的养成,就是一个频率品牌化效应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实现广播频率专业化,这是当前媒介市场格局与广播行业过渡转型期间的一种大众需要和寻求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2003年中国广播发展年中,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发展方向。然而,更多的电台,特别是同类型的"专业化电台"的诞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一些搞笑类广播节目迅速走红,收听率居高不下。如沈阳都市广播的《娱乐二人转》、辽宁乡村广播的《农村乐子笑掉牙》、长春交通广播的《头号大喇叭》等都在当地的收听市场中鹤立鸡群。这类节目大都是模仿和借鉴"二人转"艺术,用东北方言、俗语说笑话、讲故事,注重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前,广播是综合台的天下,频率的数量少,节目内容以新闻、文艺为主,广播是人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听众习惯了字正腔圆的广播播音.但就像1981年美国第一部音乐电视的名字:"电视杀死广播明星",在电视的冲击下,广播的听众锐减,综合台已经难以满足听众变化的需求,广播发展面临着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广播人开始探索生存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窄播,一个敏感、冷寂的词语俏然在广播业界升温,并迅速为诸多同仁所接受,为广大听众所青睐. 对于追求听众最大化的"广播"而言,窄播着重强调广播的市场取向和服务功能,突出广播节目的地域特色和专业特点,注重播出内容的对象性和针对性,旨在通过贴近听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定向化的分众传播,照顾和兼顾不同受众收听习惯上的偏好和差异,满足广大受众对广播传媒服务的日趋具体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从而增强广播的适应性、渗透力和亲和感,提高广播节目的到达率、影响力和效果度.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两会"对"三农"的关注度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工作的尤为重视,做好广播农业新闻报道也成为了电台的新课题.《乌鲁木齐新闻》节目农业版块的报道实践证明,广播记者"三农"新闻报道应该按照受众所需,一要把农业新闻做广、做新,二要在"四季歌"的报道形式和内容方面创新,使广播新闻真正成为指导农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深受广大农民喜欢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4.
在2016年记者节当天,河南电台教育广播又有了新的节目创意:从晚间11点半开始,FM106.6播放着一种绵绵的音乐,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开始数羊.这一节目从"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数起,也许听不到"二十只羊"的时候,听众就会酣然入睡了.这就是教育广播新开发的公益催眠节目.传统广播的节目都是吸引听众收听,而催眠节目恰恰相反,是要尽快促使失眠听众在节目的数羊声中入眠.这就是功能性广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紫娟 《青年记者》2007,(16):88-88
"说新闻"是更加注重听众意识的广播新闻播出样式,在各大传媒激烈竞争的今天,它的出现及拓展,无疑使广播新闻多了一分竞争力,同时,对"说新闻"来说,它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广播媒体"空中门诊"节目,就是邀请医疗专家走进直播间借助空中电波向听众讲解健康、保健知识,因其贴近性、服务性,受到听众欢迎,从而收到了社会与经济的双重效益。但是一些广播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播出"空中门诊"类专题广告节目时,出现了一些失实和虚假的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受众的利益和广播媒体的公信力。这种现象,应引起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及时纠偏,才能不断提高此类专题广告节目的广播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一、广播"互联网思维"传播的核心: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 (一)需求:推动"听众"向"用户"转化 在传统广播的媒体融合过程中,将"听众"转化为"用户"是业内共识. "听众"是单向传播环境中的受众概念,以被动接受、选择权缺乏、互动性差为特点;"用户"是互联网产品概念,功能性肇始于、推进于、发展于、升级于"用户"需求,在互联网思维的广播传播中,表现在迎合用户需求、服务用户需要,进而引导用户期待、提升用户品质.  相似文献   

18.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国广播业应当如何舐砺前行?文章在回顾我国广播业"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广播业要继续高度坚定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技术与人文的双轮驱动实现内生性突破式发展,通过深度践行媒体融合实现外生性协同式发展,通过积极参与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释放发展效益,建设社会主义广播强国,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芳 《传媒》2021,(22):59-61
传统广播与社交的关系演进中,在凸显时间即时性与仪式感的"内嵌"关系上,广播内容可以实现社交元素的嵌入,如传统点歌交友、话题互动、婚恋相亲等.到了"外嵌"关系上,广播与社交媒体进行连接,强调空间上的覆盖与可得.未来,广播与社交将继续深度"互嵌",并通过跨媒介联动带来声音社交的更多可能.此外,在广播发展过程中,积极拥抱互联网社交思维和新媒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广播需以社交为"切口",从内容嵌入到渠道嵌入再到日常生活场景嵌入,搭建具有聚合力和强大传播力的社交平台,不断夯实自身媒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广播媒体区域整合发展与崛起方略研讨会"上,与西湖之声开展合作的余杭电台"丽人广播"的定位受到了许多与会专家和代表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