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十年前,我还在一个小站当检车员,因为发表了几篇小散文,段党办就给了我一个去学新闻写作的机会。在那次学习会上,我问上课的老师,记者和特约记者谁大?老师笑了笑,讲了一个故事:“某报一位特约记者去采访人大会议,被工作人员拦住。这位特约记者拿出证件,工作人员犯难道‘特约记者是个啥东西?’,随后又认为特约记者一定比记者大,因为有一个‘特’字。其实呀!……”从那时起,我就希望成为一名记者,那怕是特约记者也好!十年后的今天,我有幸被某报聘为特约记者,实现了十年前的梦想。其实,从十年前我开始给党报党刊写新闻开始,就以记者自居了。不…  相似文献   

2.
妻子和丈夫一起回家,妻子一进门就把门关上。丈夫一边敲门一边喊:"开门,开门,我还没进去,真是的!"做公共汽车售票员的妻子说:"吵啥吵?坐下一趟吧!"  相似文献   

3.
王正庆 《新闻窗》2007,(3):60-60
我任《遵义日报》社驻遵义县记者站专职记者三年多来,有几次采访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采访实践证明,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和思索,驻县记者的稿子是用脚跑出来的,在基层工作苦中有乐,驻县记者采访起来有一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感受,我认为在基层作记者工作也能大有作为。千辛万苦跑基层  相似文献   

4.
一次与谢晋闲聊,他谈起记者采访的事,颇为感慨地说:有的记者采访时,常问我你什么地方人?年龄多大了?祖上干啥?这个问过,那个又问。看来,真需要印个出身简历揣在身上了。而我参加世界性的电影节时,那些记者们常常是简明扼要提出几个关键问题,你从中会觉察出,他们对你早有了解,还有点研究。这位著名导演,提出了新闻采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采访前要有充分准备、对采访对象研究和了解如何,关系到采访的成败。有经验的记者说,作好准备,等于完成采访工作的一半。这话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5.
采访,是记者获取新闻事实的主要手段。有人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七分跑,二分想,一分写”。还有人说:“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新闻界就有“跑新闻”、“脚板新闻”的行话。“跑”,就是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如同蜜蜂飞向花丛,钻进蜜源深处一样(据生物学家考察,蜜蜂酿1公斤蜜,须在200多万朵花上采集)。深入生活,在新闻采访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初做新闻工作的记者,特别是刚从学校门出来的青年记者,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只要笔杆子硬,就能当个好记者。其结果可想而知:弯路走了不少,步子迈得不大。有没有“捷径”可走呢?我的切身体会是:“捷径”只有一条——深入生活,深入采访。我进报社5年,平均每年写稿不下120篇,其中能  相似文献   

6.
去年十月,我有幸参加河南省记协和郑州市记协组织的五羊自行车采访团,骑自行车沿省界进行采访,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苦乐交织在一起我们北队一行6人,都是年轻人。这次我们的行走路线以豫西的三门峡市为起点,经太行山区,沿着河南与山西、河北、山东相接的边界,到达终点开封市。当时我心想:身强力壮,骑车算啥!10月11日清晨,我们启程时,走的是平坦柏油马路,  相似文献   

7.
都快7点了,傅谦从办公室出来又回去好几趟了,总觉得要拿点啥。可一回到办公室转两圈又觉得没啥可拿的。把门带上,下了楼,推上自行车,没走几步,又像是忘了带啥,便又一次返了回去。傅谦下意识地摸了摸头发已稀疏的脑袋,心里说,真的老了,不中用了。架好自行车,又去楼上办公室。门房老张头看见了问:傅院长,你今儿个咋了?没啥,没啥,忘拿东西了。傅谦一边应付着一边上了楼。掏出钥匙,傅谦不经意间看了看钥匙  相似文献   

8.
去年8月份,我作为一名新闻写作爱好者,在领略了多次投出的稿件都泥牛入海的滋味后,终于在《通信战士》杂志上刊登出一篇“豆腐块”.当我拿给姐姐看时,她竟比我还兴奋.她一边看一边念,还决定给我买个剪报本,当时,我并不在意.认为一篇小稿件,又不是文物,有多重要,值得吗?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农村妇女,1985年以来,利用业余吋间学写通讯报道?改昀?先后发表稿件300余篇。被县、市评为优秀通讯员。这几年,我也深深体会到,当个女农民通讯员的难处,我上有80多岁的公婆,下有幼小的孩子,从繁重的家务中挣脱出来串机关、走学校、跑农村采访写稿,破天荒的行动在乡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流言蜚语讽刺打击接连袭来,“农村妇女当记者,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家中也给我施加压力,把写稿用的桌凳搬走。然而,我没有搁笔不干,反正自己有主心骨,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相似文献   

10.
当记者已有十八个年头了。在采访经历中,一直沉浸在专题新闻报道中,有时很懒惰。多年的采访,我突然有了一种不曾有过的感动,而且越来越深刻:那就是在采访中,要更好地把握人性美、人情美,体现故事性、情感性。那我们该如何把握好人性美的专题新闻报道呢?一、深入观察记者必须到现场才能找到新闻。到了现场,我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而要调动自己的鼻子、舌头、手、脚和头  相似文献   

11.
常听人说:“一代不如一代”。 我的同事陈君,年纪轻轻,靠勤奋努力,几年来掌握了做一个现代记者的多种技能:外出采访、公务自己驾车,写稿、编稿用微机,既当记者又当编辑,还能担任节目主持人;而我们这些主任编辑、主任记者们大多至今仍是采访登单车、写稿“爬格子”…… 坐在小陈驾驶的采访车上,我在寻思:究竟是“一代不如一代”,还是“一代胜似一代”?  相似文献   

12.
1958年8月6日,是我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生涯中最怀念、也是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跟随毛主席采访。正值盛夏,天气多变,清早还是红日升腾,不一会就阴云密布,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且雨越下越大。当时任河南日报新乡地区记者的我正在办公室赶写稿子,突然接到地委办公室电话通知我:“今天下午有中央领导同志到新乡县七里营去视察,要作好采访准备。”我问:“是谁去七里营视察?”回答说:“不知道”,我又问:“几点去?怎么走?”要立即赶去!”从电话上的回答声中,我悟出这次采访任务非同一般。我放下电话机看了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后,我跨入新闻队伍,供职于河北日报社驻唐山市记者站,当记者、副站长、站长。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开始当记者,我不得要领,整天东奔西跑,忙忙碌碌。说起来滔滔不绝,采访本记得密密麻麻,弄来的材料一大堆,就是写不好新闻稿件。有时写了,有花天果,很是犯愁。自从学着写言论,好像有了转机,路子越走越宽了,稿子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上升。仅10年的统计,我就发表言论稿200多篇、新闻稿1200多篇,言论和新闻双丰收。报社规定,驻地记者每人每年的定额任务是40篇新闻、4篇内参,我每年超定额近两倍,在报社驻站记者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4.
10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两件小事。那时,我还是新闻干事。一次,我陪一位记者到新疆军区某汽车团采访。晚饭后,这位记者和战士一起弹吉他、唱流行歌曲。我很纳闷:“从北京来的‘大记者’,怎么和战士这么随便?”还有一年冬天,中央媒体组团到新疆军区采访。来到吐尔尕特边防连时,下起了雪,一位女记者看到站岗的战士裸着双手,就摘下自己的皮手套,悄悄塞给战士。从这两件小事我发现——当一名称职的记者,没有厚实的知识功底不行,没有理性思考和独立见解不行,不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行,和普遍群众、普通士兵没有感情更不行,当记者首先要有…  相似文献   

15.
有不少初涉足采访的通讯员,往往有一个通病:急于求成。因此,常常一接触采访对象.就连珠炮似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其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采用什么方法采访最好呢?我的体会就是聊天。 有一次,西安市灞桥区委宣传部让我去采访洪庆、镇岳家沟党支部书记胡兴汉,胡兴汉不仅是当地有名的农民企业家,还是西安市和陕西省的人大代表。他工作很忙,不愿接待采访者我以前只听过胡兴汉这个人。没有见过面。当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迈进他家门后。他开始并不热情,等我说明来意后,他只是一个劲地说:“没有啥可报道的,没有啥可报道的。”为了打  相似文献   

16.
当了7年企业报记者,一直有个未说出来的心病。社会上对铁路最关注和铁路内部员工最关注的是什么?安全。而我这个局中人,却从未向读者交过一份象样的答卷。特别是发生在上海铁路局管辖内的3.24重大事故“冲出亚洲”之后,铁路交通安全,已成为舆论热点。在报社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我鼓足勇气终于踏上了艰难的采访之路。一杯凉水骄阳似火,我沿着热气蒸腾的铁道走着,汗水流淌着,加上口渴,全身怪不好受的。这天坐了半天火车,车上超员重,一口水也没沾唇。下车后抬腕一看,离下午下班还有一个多小时,便背着包向某单位走去。听说A主任明天出差,我必须今天找到他。尽管早有思想准备,我还是受到意外的冷遇。对方连杯水都没倒。也难怪,事故,涉及到具体单位和人,甚是敏感,容易让人“警觉”。哪壶不开提哪壶,自然不受欢迎。我坐下来一边寒喧,一边用眼角往热水瓶那儿瞅,说实话,嗓子眼直冒烟呢。突然,我发现面前放着一杯别人喝剩的大半杯冷茶!我的手霎时  相似文献   

17.
用身体验才能用心体会中央电视台一名记者在"新春走基层"中,曾坐火车再转长途汽车跟拍一个小姑娘从北京回河南老家,她陪小姑娘聊了一路.第二天,那个小姑娘给她发短信说,"谢谢你陪了我一天,让旅途不那么孤单.我以为记者只会问问题不会聊天,原来你们也会聊天呀."这个例子挺让人感慨.记者会跟家里人、朋友、同事聊天,可为什么一拿起话筒就不会了呢?关键在于关注点放在哪儿?关心的是片子,还是采访对象?是把采访对象当作关心的主体,还是只当成报道中的论据?  相似文献   

18.
当记者20年了,除了两次回报社值班的短暂时间外,我几乎没有离开过记者岗位,一直站在采访一线。如今,我已经两鬓染霜了,依然和20年前一样四处奔波采访,依然和20多岁的年轻记者一起出现在各种活动和事发现场,依然为赶写稿件而废寝忘食,依然为写出一篇有社会影响的“得意之作”而兴奋不已。从现在看来,这记者我可能要当一辈子了。一直到退休身份都不会变化:我始终是一名普通记者,始终没有离开采访一线。也许有人会问:这是否牺牲过大?这是否有点悲哀?这样一直干下去是否值得?有这样想法的人,可能不在少数。尽管我国现在有几十万新闻工作者,但自…  相似文献   

19.
一说到节目主持人这行当,人们都挺羡慕的.是啊,荧屏上西装革履,话筒前侃侃而谈,真带劲!可谁知道主持人台下的那份忙活劲儿呢! 我是由记者转为主持人的,采访、写作、录音、主持、学习……常常是忙得没日没夜。要说这些年图个啥呀?不瞒您说,就图的有人管我叫“山民的儿子”。这个称呼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正儿八经地上了书的。 1988年底,我背着录音机在我们河南最高也最穷的深山沟里采访,天上下着雨,手里拿根棍,夜里就住在粮食仓库。炕头上我和老乡一边烤着火,一边聊着天,深山老林里转了一个星期,做了一个节目叫《独居户见闻录》,向人们介绍那些散居在一个个山头上的乡亲们的生活变化。没想到节目获得全国特等奖,和我素不相识的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韩泽听了节目后掉了泪,写了文章印成了书,题目就叫《<独居户>的魅力》,其中有一段写道:“感谢陈明,他的行文,他的播音,他同山里人说话时的言语举止,也都那么质  相似文献   

20.
母校老师给我出了一道难题:一名新记者,怎样才能迅速上路,胜任起报道工作?我现在还回答不好,但有一点体会,就是写,写,不停地写!多实践,多思考,入门就快,上路就快! 我们系统地学习过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等课程,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学了这些,并不等于熟悉了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