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知识林     
许世友的三件随葬品许世友逝世后,有关人员在他的灵柜里摆放了几件东西,除了他戴了多年的奥米茄手表和天天听新闻的半导体收音机外,值得一提的有三件随葬品。第一件:一瓶茅台酒,一只白玻璃小酒杯。许世友一生嗜酒,随葬时便象征性地放入一瓶茅台。参加入殡仪式的一位军官说:“假如几百年后,许世友的棺材被后人打开,这瓶酒应该是最珍贵的出土文物。”第二件:一支猎枪。许世友戎马生涯六十多年,酷爱枪,理应有一支枪陪伴他于九泉之下。第三件:一叠人民币,总计100元整。许世友临终之际,身上装有人民币120元。以其中100元随地下葬…  相似文献   

2.
1905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于河南新县,自幼家贫.虽然生活困苦,但许世友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常对周围的玩伴说:"将来,一定让那些地主恶霸倒过来走路,看他们还敢不敢欺负咱们!"许世友喜欢习武,由于没有钱,他就去给武术师傅做杂役,换取学武的费用.久而久之,武师被许世友的精神所感动,告诉他:"天下武功源少林,想学正宗的真功夫,就去少林寺".  相似文献   

3.
文摘 《兰台内外》2010,(3):49-50
江青说:"军队有两霸,一是许世友,二是韩先楚。"有人问许世友,在中国众多将领中,你最钦佩的是谁?许世友道:韩先楚。再问为什么,回答是:他有勇有谋。1955年,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4.
在延安轰轰烈烈开展对张国焘所犯严重错误的批判中,有人采取了极“左”的搞法,使不少原张国焘部下受到不应该的冲击和批判,引起了强烈不满。血气方刚的许世友同一批受害者秘密策划,准备重返大巴山打游击,消息走漏后,许世友及其一干人被关押起来。在狱中,许世友如同困兽,易怒易暴。但是,在毛泽东人格魅力的感染下,幡然醒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毛泽东诚恳地对许世友说:“你有错,我们也有错,把你许世友打成反革命,是我们的错,大家都有错,我们都改,好不好?”  相似文献   

5.
儿时曾听人们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传奇将军许世友不仅能飞檐走壁,还有打枪百发百中的硬功夫。无论是谁,要是不喊报告进来,随手就是一枪,光老婆就打死好几个。多年后,笔者有幸到南京军区机关工作,接触了一些曾在许世友身边工作过的同志,才弄清那传说纯属胡编乱造。将军曾经结过三次婚,三任妻子没有一个是被他用枪打死的。(一)结束了少林寺的杂役生涯,许世友回到了生养他的故乡——湖北省麻城县泅水店许家村(今属河南新县),在我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中,担任乘马岗六乡农民义勇大队长兼炮队队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母亲为许世友物色了一位名叫…  相似文献   

6.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有两位出自“少林”的将军:许世友上将和钱钧中将。钱钧与许世友是同龄人,进少林寺的时间比许世友晚三年,也就是说,他们共同在少林寺内生活了5年,同一年出的寺门。  相似文献   

7.
1985年9月初,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军178师医院院长的邓德金,忽然接到南京军区卫生部的通知,令他火速前往军区总医院报到.军令如山倒,邓德金兵贵神速,立即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军区总医院.到了才知道,原来罹患肝癌的许世友司令的病情更加严重了,南京军区总医院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特别医疗小组进驻中山陵8号,对许世友实施系统性的监护治疗.  相似文献   

8.
1939年冬,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指挥胶东八路军奇袭牙山,粉碎日军大规模的"扫荡",胶东抗日根据地得以恢复.在一次祝捷大会上,一位能歌善舞的农村姑娘引起了许世友的注目,她就是伴许世友白头到老的妻子田明兰.  相似文献   

9.
庾莉萍 《湖北档案》2008,(12):33-34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其中有两位出自“少林”的开国将军:许世友上将和钱钧中将。钱钧与许世友是同龄人.进少林寺的时候比许世友晚了3年,他们共同在少林寺生活了5年,同一年出的山门。当时寺里僧人云集,两人虽在一座寺庙里,却互不相识。长征到达陕北后,两人碰面了闲聊,才发现原来是师出同寺的师兄弟。  相似文献   

10.
许世友是我国著名军事家,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在60余年的戎马生涯之中战功无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许世友将军还曾自创"螳螂刀法",以此刀法在血火刀光之中立下无数显赫战功。  相似文献   

11.
一代虎将许世友在战争年代因作战勇猛,留下了许多惊险而传奇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他所到之处同样留下了许多轶闻趣事.笔从有关档案史料中获悉。上世纪70年代许世友从南京军区调广州军区主政期间,留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轶闻。  相似文献   

12.
轻轻地说话,轻轻地走路,轻轻地做事,他就是刘波.可是“人不可貌相”,在他的名下,有一个与他外表不太对应的美誉——“新闻获奖专业户”.从1981年到1994年,他获得中央、省级新闻文学奖18次,年年都得好作品奖.刘波用他一摞厚厚的奖证为洪湖有线广播电视台争得了名誉,同时也展示了这个30刚刚出头年轻记者的美好前景.当人们羡慕刘波、夸奖刘波的时候,不禁问他,这连连得奖的奥秘在哪里?可刘波只是轻轻一笑;“那些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就不再提了.表面上平平静静的刘波,内在却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观察新闻,观察生活的火眼金睛,火一样的工作热情,雷厉风行的采访作风……刘波采访,不但有一股拚劲,而且有一股赖劲.在他已见诸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的20多篇论文中,初步建立起他自己的新闻采写“理论系统”,如:“文外功夫说”、“新闻攻关说”、“新闻艺术说”、“新闻边际说”等等.至于“赖劲’那就只是“文外功夫”的一个道道.  相似文献   

13.
一跪:谁也别卖就卖我吧 1905年2月28日,一代名将许世友诞生在河南新县许家洼.祖母盼望多得几个孙子,给许世友取乳名"又得".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芝麻官闲暇无事,随手从桌案上拿起今年的第三期《新闻爱好者》阅读起来.他越读兴趣越浓,并脱口说:“文章真好!”“啪!”惊堂木重重地拍了一下.芝麻官大叫着:“胡说,真是胡说!”气得脸都发紫了.服侍他的衙役忙问:“老爷,为何生气?”停了一会.芝麻官才说:“《新闻爱好者》是每月10日出版.竟然有人说我在1988年3月10日在  相似文献   

15.
这个女人说:“由于你不能忘怀他,所以他再也不可能长眠,他也不可能安息.”不知生,毋宁死.如果要用一个断语来描述法拉奇之奇,再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了.是的,我,我问、我听、我说、我观想、我写,我创造的唯我的新闻现实.这不是说法拉奇的新闻写作带有虚构的成分,只是强调她从“我”出发,从“我”站立的方寸之地观照被政治、战争、国与族群、人类这些大命题笼罩的“可怜虫”,不失为一种智慧之选.  相似文献   

16.
青岛出版社和作家陈廷一最近签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陈廷一是著名的传记文学作家。他的《许世友传奇》、《宋氏三姊妹传》以及许多传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8.
唐琼 《大观周刊》2012,(10):219-219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1.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扶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相似文献   

19.
十三、“说”这个词后面用什么样标点,根据它在句中的位置和引用话语,应有所不同。例如:1.林小姐哭丧着脸说:“妈呀,全东洋货!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2.“妈呀,全是东洋货!”林小姐丧着脸说,“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3.“妈呀,全是东洋货!明儿叫我什么衣服?”林小姐哭丧着脸说。4.我跟老工人聊了一会儿,老工对我说:“我儿子是个工人,出来好几了,这次出了一点儿事故,他们单位领导通知我,让我来看看他。我们单的工会领导也特别关照我,专门给我了火车票。我是第一次到杭州。”5.我跟老工人聊了一会儿,老工对我说,他儿子是个工人,出来好几了,这次…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我们打过赌,他说,“姐,我不想读书了。”我气汹汹地大声对他喊,“不读书,没出息。”他撅着小嘴不服气,“哼,我将来赚的钱肯定比你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