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梁坤 《东南传播》2013,(4):24-26
消费,是一种经济现象。消费研究与社会研究和文化史研究结合,往往可以窥见时代特征,进而发挥反思与指导作用。不久前,世界最大的传播集团WPP结合案例分析,发布了一份名为"2013年中国消费趋势"的报告,其中提到了中国消费者在2013年的十大消费趋势。本文通过这十大消费趋势切入,研究媒介与消费趋势形成之间的联系,即媒介报道有关消费的内容,引导消费活动;媒介报道该内容的消费方式;以及媒介本身是一种消费。  相似文献   

2.
传媒市场化的背景下,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作为新媒介,凭借其移动性、互动性、个性化、多媒体等媒介消费特征促使个体消费者的身份、消费模式、消费结构、消费时空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为企业、政府、公共机构等组织消费者提供了新的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3.
石娜 《新闻世界》2011,(12):224-225
近年来中国一跃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之一,即使在经济危机期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也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中国商务部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面对如此强劲的奢侈品消费劲头,我们不得不审视大众媒介在其中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应看到大众媒介在塑造整个中国的消费文化、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明才 《新闻世界》2010,(4):161-162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改革消费模式,完善消费结构,建立现代消费意识,形成现代消费观念。本文从消费模式、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内涵着手,论述了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消费模式、方式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现代消费意识,形成现代消费观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媒介在中国消费文化兴起和传播中的作用。其主要观点为:要准确解释媒介在中国消费文化兴起中的作用,必须看到媒介和政府以及全球化的共同作用,其中政府的推动起主要作用,由于国家刺激消费的同时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全球化作为外因也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媒介时代,消费热潮的进一步扩散必须由大众媒介来完成;另一方面,媒介的双重属性使其在中国消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生活视觉化的趋势下,消费行为成为一种日常表演。本文采用观察法、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记录部分Z世代青年的日常消费状况与消费情感心理。研究表明媒介为提供青年群体展示消费的场域,资本以不在场的形式提供消费的物品,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Z世代青年群体在消费认知、心理、行动上的变化都受控于资本媒介景观的构建。青年群体作为消费的主力军影响着未来市场的消费转向,本文从资本、媒介与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景观角度来探讨Z世代的情感消费以审视媒介景观对青年群体消费生活中的剥削和异化。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了解受众对不同媒介产品的消费支出情况,本研究主要分析在微观环境下,受众的收入、对媒介的态度、媒介使用时间是如何影响媒介消费支出的。通过QQ的配额调查,获得基于广州市网民的1162个数据,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之后,三个自变量中收入与报纸、互联网的消费支出正向相关,而与杂志、电视、付费电视的消费支出无关。对媒介的态度,除了对电视的态度没有显著影响其消费支出外,对其他媒介(报纸、杂志、互联网)的态度都显著影响其消费支出,而且这些影响都是正向的。媒介使用时间全部与媒介消费支出正向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微观经济角度探索媒介消费支出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微观环境下,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受众的收入、媒介使用时间、对媒介的态度是如何影响媒介消费支出的.通过QQ,获得基于广州市网民的1162个数据,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三个自变量中收入与报纸,互联网的消费支出正向相关,而与杂志、电视、付费电视的消费支出无关.在对媒介的态度上,除了对电视的态度没有显著影响其消费支出外,对其他的媒介的态度都显著影响其消费支出,而且这些影响都是正向的.而媒介使用时间则与所有媒介的消费支出正向相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等新型媒体平台凭借其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迅速与人们生活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并推动各个领域服务模式的创新。同时,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体对新媒体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新兴媒体形态和新的消费群体为新媒体信息消费模式的创新和服务创新带来新的机遇,为图书情报领域的服务创新和研究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何芳 《编辑之友》2015,(12):75-79
T2O模式是电视媒体对"互联网+电视"模式的尝试,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节目内容的生产、互动与传播.这一模式探索改变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运营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的电视终端的内容传播到网上即时消费、线下实时体验的融合发展.通过内容生产方式的重构,将电视媒体、电商平台、实体产业和移动客户端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价值链,有效地实现了电视媒体和网络电商平台的优势互补,更加适应当前的媒介环境的转变,也是电视节目制作寻求新突破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如同水和空气一般,逐渐渗入到中国的县城和乡镇,不断改变这里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促使县域经济更快融入到全国乃至世界的生产消费大循环里面  相似文献   

12.
宋小卫著《媒介消费之讼——中国内地案例重述与释解》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4月出版。该书擢选了近十年来内地发生的媒介消费纠纷之民事与行政讼案,述始末,解法理,评曲直,每案之后皆附有法院裁判文书,兼供学理探究和文献记录的两端取用。书中提供的讼事记载与评说,涉及报刊编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余年,广告传播完成了从最初的功能告知型到享受说服型的转变.正以一种商业文化下的意识形态异化着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念,竭力提倡一种追求享受的生活方式,消解着以节俭、简朴、自我约束为主导的传统的消费价值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广告传播成为创造当今高度消费社会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论互联网传播对消费行为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和消费行为模式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新的主导消费行为模式AISAS取代了传统消费行为模式AIDMA.这种消费行为模式的演进诞生了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双向互动体验式信息搜索循环机制.消费心理、消费模式以及信息搜索过程的变化必然为经营主体带来营销功能再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RDD抽样方法在北京、成都、广州三个城市采集了849份调查问卷,从城市居民影像消费渠道覆盖率、影像消费的人口特征、影像消费类型、互联网影像消费的网站来源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都市影像消费生态.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一是城市居民的影像消费渠道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由于媒介形式和影像形式的不断丰富而得以加强;二是在影像消费渠道上,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呈现衰落趋势,代之以互联网作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兴起;三是所考察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影院受众结构特征与电视有明显差异;四是优酷土豆网、酷6网在影像消费的接触网站中占据龙头地位;五是社交网络和微博兴起为影像消费提供新的展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摘要】21世纪,随着媒介渗透作用的不断强化,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商业广告的影响下,女性越来越多地成为媒介消费的主力军,她们不断追求物质享乐和精神消费,不断追求商品背后的符号意义,以满足自我。与此同时,随着媒体上受男权意识审视、挤压和支配的边缘化女性形象的不断强化,处在“看”与“被看”双重身份下,她们仍然难以逃脱媒体强大的影响,而陷入了消费与被消费的漩涡。本文以“观展/表演典范”为理论基础,采用访谈法和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当下媒体影像神话下的女性消费与消费女性进行剖析,对研究传媒与消费关系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能力(媒介消费态度与行为、媒介信息的认知与判断能力、媒介信息的理解与批判能力、利用媒介资源的能力)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农民工的媒介信息接触趋向多元化,娱乐信息受到青睐;媒介接触经验与生活经验共同影响着农民工对信息环境的感知与理解;硬件条件与时间精力制约着农民工使用媒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随着媒介渗透作用的不断强化,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商业广告的影响下,女性越来越多地成为媒介消费的主力军,她们不断追求物质享乐和精神消费,不断追求商品背后的符号意义,以满足自我。与此同时,随着媒体上受男权意识审视、挤压和支配的边缘化女性形象的不断强化,处在"看"与"被看"双重身份下,她们仍然难以逃脱媒体强大的影响,而陷入了消费与被消费的漩涡。本文以"观展/表演典范"为理论基础,采用访谈法和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当下媒体影像神话下的女性消费与消费女性进行剖析,对研究传媒与消费关系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工业化和收入水平对媒介消费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考察中国不同地区(省份)的媒介消费形式(包括广告支出和受众消费)。与传统的相对常数假设(长期看,媒介消费占宏观经济的比重即媒介消费或广告密度是固定的)不同的是,本研究发现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综合影响着广告密度和媒介消费密度。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其广告密度和媒介消费密度均高于其他地区,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0.
手机短信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中的信息传播由来已久,它符合人类传播的自然模式。远古时代,人类的初民已经开始利用人体这个天然的媒体,从事与身体位移相伴随的口语交流。在漫长的媒介发展史中,人们一直试图寻求能够集信息生产和消费于一体,可以在行走中实现跨地域互动的媒介,手机的诞生实现了这个交流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