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滋病随想     
王乾荣 《传媒》2003,(1):15-16
1.据联合国最新报告,全球目前已有4200万人成为艾滋病毒携带者,而预计到2002年年底,将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另有500万人将感染上艾滋病毒。我国已进入艾滋病病毒流行边缘,各种高危人群规模较大,流行形势趋于恶化。  相似文献   

2.
AI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早在1985年中国就发现了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但这种被视为“世纪瘟疫”的疾病,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就在很多人还不清楚AIDS这四个简单字母的真正含意时,艾滋病已经悄然在中国大地上蔓延。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夕,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坦承:中国目前有100万感染者,其中,10万人已被夺走生命。20万人正游走在死亡的边缘。而去年,对外宣布的数字是:60万。涨幅竟高达66%。 “这意味着什么?”小李,一位艾滋病毒携带者,同时也是一家艾滋病民间关怀机构的  相似文献   

3.
艾滋之痛     
艾滋病已经杀死了1900万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两倍。目前全球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大约有3400万,这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人数。在西方,已有的治疗药物几乎可以使感染者不致发病,但在非洲,艾滋病正在重复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上演的悲惨故事  相似文献   

4.
一本由艾滋病人主办,面向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的读物——《携手》,在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的共同支持下,日前正式创刊。  相似文献   

5.
传媒     
联合国在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报告警告说,本世纪初的10年内,估计中国将有1000万人遭到艾滋病毒感染。为了响应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中国政府终于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开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艾滋病宣传活动。 本刊注意到,在这些宣传中,28岁的贵州艾滋病女小琴进京结婚一事,成为媒体争夺眼球的主要报道题材。但很快,热炒艾滋病女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 《南方都市报》11月29日发表题为  相似文献   

6.
第一现场     
艾滋病 艾滋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危机。但尽管如此,艾滋病流行的实际情况仍远比人们预想的更严重。在迄今为止的23年内,已经有7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2800万人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7.
15年前还是一片净土的中国,现在已经是到处都能发现艾滋病的国度。 15年前,人们谈论起艾滋病的时候,脸上还都带着一种暧昧的笑;现在,人们谈论起艾滋病,就像谈论晚餐吃什么。 官方报告:到1999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共为15000多例;专家估计:保守数字至少50万人,并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专家断言:艾滋病在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艾滋病留给中国的时间已经不多。2000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累计达到60—100万人,由此,中国将为此付出4602—770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艾滋病的流行将成为国家性灾难。 预防和控制还来得及。但可怕的是否认和冷漠,并由此而引发“不作为”。不幸的是,一些官僚和政府机构正在这样做。 难道,中国真的要为这场灾难付出沉重代价后,才开始总结经验教训,才开始亡羊补牢?  相似文献   

8.
公共安全危机中谣言传播现象透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熊永新 《新闻界》2002,(6):17-19
4月23日,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首起被告人利用恐慌心理、谎称针管内是艾滋病毒而对被害人实施抢劫一案,一审以抢劫罪分别判处两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三年和十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天津“扎针事件”总算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①但这一事件却留给人们许多的思考。今年年初,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天津街头使用针状物扎人。谣言称这一事件是艾滋病感染者报复社会的行动,所用的针是沾有艾滋病毒的,一时间满城风雨,人人自危。谣言的散布使天津这个900万人口的城市“街道呈现出罕见的冷清,天津市民的眼中增添了从来没有过的警惕”。这…  相似文献   

9.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的《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2006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30万,使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达3950万;同时,全球又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我国处于艾滋病快速增长期,认识艾滋病、预防控制艾滋病,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履行承诺,而且需要科技工作者和平民百姓参与关心、明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0.
今年12月1日是第2 2个世界艾滋病防治日。在2001年6月,联合国大会就艾滋病问题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时隔8年,国际社会为防治艾滋病做出了不懈努力,全球2008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约为270万人,比8年前下降了17%。但我国艾滋病流行仍处于快速增长期,并且因传播途径的改变,已发出了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讯号。  相似文献   

11.
健康新知     
好消息艾滋病新感染者增速减半在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11月20日在日内瓦发布《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在艾滋病防治方面采取的空前有力的行动已产生了积极效果,在25个中低收入国家中,新的艾滋病毒感染人数的增速减少了50%以上,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死亡率也连续五年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12.
健康·新知     
好消息 发现基因CEM15:有效阻击艾滋病毒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迈克尔·马利姆等人在《自然》杂志网站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一个名为“CEM15”的人体基因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对细胞的感染。但通常情况下,艾滋病病毒会产生一种被称为“病毒感染因子”的蛋白质,阻止这个基因发挥作用。因此,抑制“病毒感染因子”的功能才有可能使CEM15基因正常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年前,人类对艾滋病发起的第一次总攻宣告失败:美国瓦克斯根生物公司研制的艾滋病疫苗第一次在大数量人群中测试,结果宣告疫苗无效。那是2003年2月23日。 一年后的今天,科学家卷土重来。2004年2月27日,《自然》杂志发表美国科学家的文章,宣称他们破解了猴子抵抗艾滋病毒感染的秘密:猴子体内有一种名为TRIM5-alpha的蛋白成分,可以阻止艾滋病毒进入健康细胞后脱落自身保护层——  相似文献   

14.
孤寂的黑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称艾滋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细胞并最终导致免疫系统不能抵抗感染和疾病.HIV感染的最后阶段,出现20余种机会性感染中的任何一种感染,或与艾滋病毒相关的肿瘤,即可定义为艾滋病.冰冷的定义无法给你直观的感受,因为它抽离了生活,但这点恰恰给了摄影师一个机会:把活生生的现实呈现给你.无边的黑暗主宰着画面的基调,摄影师用大面积的黑色描述着HIV感染者的生活状态:绝望.在命运的裁决下,黑夜独行,孤独凄怆,路的尽头,唯有终点静静地等候着他们:艾滋病毒感染不可治愈.如同对黑暗的畏惧,我们对HIV病毒感染者本能地闪躲着,排斥着.幸而,有只白猫围绕着画面的主角,在她遭丈夫、亲属抛弃,缺少检查费用,没有免费药物时,陪她聊天,陪她开心,这或许是命运留给她的一笔财富,一笔让人心酸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到2010年中国将会有1000万艾滋病人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各级政府更加重视艾滋病问题的同时,一些民间艾滋病公益组织的生存空间却日益压缩,在公共事务领域,政府作为与民间力量,应如何共存?另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目前大约有四万至五万名艾滋病孤儿,预计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为15万人,若艾滋病蔓延未获有效控制,该数字则会升高至25万人  相似文献   

17.
林颖 《新闻知识》2005,(1):11-13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最新{2004年度全球艾滋病报告》,全球艾滋病仍在迅速发展蔓延,目前全球艾滋病的感染人数已从2001年的3500万增加到2003年的3800万。2003年又有5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有300万人死亡,是自从1981年艾滋病发现以来,一年中增加最多的。2004年11月30日,中国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联合发布《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据  相似文献   

18.
数字新闻     
3600万人 世界艾滋病患者激增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日前公布的报告表明,全球的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总人数已经超过了3600万。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这一“世纪杀手”已经夺去了  相似文献   

19.
孟亮 《新闻三昧》2004,(8):28-28
两年多来,关于河南省东南地区部分乡村艾滋病疫情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媒体在反思疫情发生的同时,也给予了当地农村艾滋病毒携带以更多的人关怀。然而,读了6月17日《京华时报》一则名为《“艾滋黑三轮”被劝回老家》的报道后,笔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20.
甘师秀 《出版参考》2007,(7X):48-48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的《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2006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30万,使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达3950万;同时,全球又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我国处于艾滋病快速增长期,认识艾滋病、预防控制艾滋病,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履行承诺,而且需要科技工作者和平民百姓参与关心、明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