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记者》2006,(1):41-41
2005中国传媒年度人物评选、第2届中国最有投资价值媒体评选由中国传媒思想库史坦国际发起,与《传媒》、《中国广播影视》、《青年记者》等专业媒体合办,为非营利、非政府活动。传媒年度人物通过网上评选、中文搜索、短信参与、专家评审、现场投票方式产生,评选旨在鼓励本年度对传媒产业发展有新举措、新思想和建设性贡献的人士。2005年12月16日,在由华娱卫视承办的年会“传媒力量之夜”上颁奖。第2届中国最有投资价值媒体评选历时近一年,评选分为5大类,每类评选出10名中国最有投资价值媒体。同时,选出10名中国最有投资潜力媒体和10名中国最…  相似文献   

2.
2007年7月6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中欧传媒业同学会协办的“2007中国传媒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办。来自政府、传媒行业、学术界、营销机构及投资机构近40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3.
赵素 《出版参考》2005,(7S):13-13
本刊讯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披露:中国传媒产业核心层产值规模应该是3000亿元规模。其中图书出版以1100亿元占据了传媒市场的最大份额,是整个传媒业总百分比的33.6%。  相似文献   

4.
日前,2008中国传媒投资年会在岁末年初之际,围绕国际金融形势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传统媒体的突破与新媒体战略、中国传媒产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国家软实力的构建与现代媒体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约200位决策部门领导、国内外投资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05,(7):4-4
“中国传媒产业产值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元”。《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一书对中国传媒产业作出这样的判断。而在此之前,已经有“中国传媒成为第四支柱产业”的报道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6,(4):75-75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简称“传媒蓝皮书”)最近出版发行。该书是社会科学献出版社的蓝皮书系列中的第一本,共分为:总报告、宏观视野、报纸产业、期刊产业、图书出版产业、电视产业、广播产业、电影产业、新媒体产业、国际传媒产业等十章。对各个产业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分析,并在附录中列了《2004年中国居民媒介接触概况》、《2004年中国传媒业大事记》。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05,(7):39-39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2005年5月出版的《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传媒蓝皮书)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传媒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已达327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0,(13):73-73
5月28日晚,2010中国传媒投资年会在什刹海会馆拉开帷幕,第七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2010中国传媒年度人物暨2010中国社会进步推动奖系列评选和传媒百人会也正式启动。与会决策部门领导、国内外投资巨子、实业家和具有典型意义的成功媒体代表现场提名推荐了候选人和候选单位。该活动由中国独立思想库史坦国际与国内外著名投资机构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10,(1):80-80
2009年12月18~20日,由史坦国际发起的09’中国传媒投资年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新评选的一批(第六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和最具投资潜力、最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潘力 《中国广播》2006,(12):11-14
新技术催生了新媒体。当今网络、手机短信在传媒市场的比重飞速上升,但实际上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却并未出现大幅度增长。据统计,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约为3205亿元,其中广播电视实际创收818.54亿元;而同期,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为代表的电讯业则创造了5866.33亿元的总收入。传媒与电讯本质上都是信息产业,但经营收入却相去甚远。尤其重要的是,通讯业丝毫没有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沾沾白喜,而是不断开拓新的增值服务,如 IPTV、手机电视,电讯业在打好“移动”这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05,(2):7-7
“阳光媒体投资”于近日宣布,将以4620万港元收购“阳光体育传媒”(HKSE#307)12亿股股票和“中国体育传媒”100%的股份。至此,“阳光媒体投资”已构筑完成以教育、出版、新媒体资讯、电视、体育五大板块为支撑的营运布局。目前,“阳光媒体投资”已拓展成为容纳多种传媒结构、总净资产逾25亿人民币且负债为零的传媒投资组合。2004年度,集团总销售额已近2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06,(10):13-13
目标读者群 当代中国传媒的管理者、运作者、研究者及关注者。包括:媒体单位(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负责人、媒体单位经营部门负责人、各类媒体管理机构、各类媒体研究机构、媒体咨询监测调查机构、各广告公司、发行公司、国内外媒体投资机构、大企业市场推广部、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及其他中国传媒的关注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产业产值规模已经超过了3000亿元”。 这是《2004—2005: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一书对中国传媒产业做出的判断。有资料显示,在近10多年间,中国传媒产业的广告收入增长了近20倍,平均增长速度为35%,比同期的GDP增速快4倍多。这就是说,无论从产业规模、产值规模哪个方面去衡量,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传媒产业大国。  相似文献   

14.
《传媒》2007,(2):34-34
目标读者群 当代中国传媒的管理者、运作者、研究者及关注者。 包括:媒体单位(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负责人、媒体单位经营部门负责人、各类媒体管理机构、各类媒体研究机构、媒体咨询监测调查机构、各广告公司、发行公司、国内外媒体投资机构、大企业市场推广部、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及其他中国传媒的关注者。  相似文献   

15.
由天娱传媒公司、湖南卫视推出的“2005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完美谢幕,它异乎寻常的成功不仅在在中国传媒舞台引起轩然大波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同时高科技的运用对主流媒体的冲击也是媒体机制转变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16.
相较于2013年,2014年的传媒投资逻辑开始向本源性回归。本文立足于传媒投资格局变动与传媒产业发展格局变动的内在关联,系统梳理了2014年到2015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投资状况与重点事件,力求超越现象与个案层面的简单罗列,厘清其内在主线与关键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2015年传媒投资机遇空间做出了方向性的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传媒业而言,传媒集团治理结构及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一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甚至有观点认为。由于中国传媒产业的特殊属性,传媒集团的公司治理研究为时尚早。但曾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广州日报》黎元江案及中国传媒第一股“北青传媒”事件。猝不及防地为中国传媒业敲响了警钟——虽然中国的传媒集团有其独特的运作机制.但如果中国传媒产业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如果传媒集团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那么.国内其他企业集团面临的公司治理困境。同样是传媒集团绕不过的一个“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市报人》2006,(6):16-16
喻国明和戴元初在《新闻窗》2006年第1期撰文说,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有“六大关键词”:(1)遭遇拐点。2005年,拐点已成为中国传统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的切肤之痛。2004年在全国广告额增长16%的情况下,报纸、电视、广播、期刊四大传统媒体平均增长仅为5%,报纸则表现为史无前例的负增长。我国传媒业所面临的危机和转机发酵已久,及时萃取便是美酒,错过时机就是毒物。  相似文献   

19.
蒋宏 《新闻记者》2004,(8):24-26
中国传媒的改革正在积极地推进,将政府外在推动力转化为市场的内驱力,致使传媒日益走向开放和产业化、市场化: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党报党刊和其他类别的报刊分类分层管理、传媒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组成部分的确认、影视产品的分级制的研讨、影视节目制播分离、允许多种媒体兼营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推动媒体的单位经营规模放大、广电集团进行频道专业化和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改革探索,等等。林林总总的变革均表明国家和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传媒行业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播》2011,(9):86-86
2011年8月26至28日,2011中国传媒投资年会暨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近200位新闻文化部门负责人、资深媒体人、国内外投资家、实业家欢聚一堂。在年会发布的“2011中国传媒和思想界榜单”中,《中国广播》杂志获得2011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