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女性期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本世纪20—30年代,在“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下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女报》、《中国新女界杂志》、《女子世界》、《女声》、《妇女评论》、《妇女声》、《新妇女》、《劳动与妇女》、《妇女杂志》等一大批女性期刊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政治范畴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第二个高潮出现在50年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中国妇女》为龙头,很多经济文化发达省份  相似文献   

2.
女性意识缺席是女性期刊的致命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女性期刊是以女性为目标受众的大众传媒。在我国,女性期刊大多由各级妇联组织主办,以“向女性宣传社会,向社会宣传女性”为办刊宗旨。尽管女性期刊灵活的市场化运作在经营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女性角色定型化描述造成的女性意识缺席导致了女性期刊一直未能改变文化身份的边缘化状态,并开始成为女性期刊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女性期刊的崛起中国女性传媒的真正勃兴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1983年广东省妇联的《广东妇女》杂志改名《家庭》与1985年湖北省妇联创办《知音》杂志是女性传媒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两种期刊以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软新…  相似文献   

3.
女性社团是妇女运动的伴生物,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的维新时期已然肇始。1897、1898这两年是值得纪念的,最早的女子社团--中国女学会,第一份女子报刊--《女学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堂--中国女学堂先后出现。据统计,辛亥革命前之清末,女性团体达40余个。  相似文献   

4.
一女性文摘类期刊的概念界定女性文摘类期刊的概念界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受众的性别特征可以得出,女性文摘类期刊是指以女性读者为主要目标受众的文摘类期刊。如《女子文摘》、《中外妇女文摘》等,从刊名就可以得知它们的诉求对象很明显是女性读者。  相似文献   

5.
正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妇女运动蓬勃开展,女性社团、女性报刊是妇女运动开展的重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前,女性团体达40余个,女性报刊达30余份。如女性社团有中国女学会、共爱会、女青年会等;女性报刊则有《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等。北京地区最早的妇女报刊《北京女报》和妇女社团"中国妇人会"  相似文献   

6.
姜卫玲 《新闻知识》2012,(10):95-96
1898年《女学报》诞生,开创了我国知识女性办报的先河。其后,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国初年女子参政运动三个时期,早期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女性积极投身报刊活动,掀起了女性报刊创办的高潮。这些由知识女性创办、发行或者参与,以"研究、讨论妇女问题,反映、指导妇女生活和斗争"①为主要内容的报刊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社  相似文献   

7.
女性期刊是指内容以女性为主或主要为女性服务的期刊,它主要报道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状况,体现女性独有的生活体验,反映女性生存状态并为其服务。我国70余种女性期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盈利模式的时尚女性期刊,如《时尚》、《瑞丽》、《都市丽人》、《世界时装之苑——ELLE》等。  相似文献   

8.
刘瑾 《大观周刊》2011,(14):281-281
私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属于私学中基础教育部分。在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中,女性享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来自于私学。明清社会女性享受的最常见的就是富贵家庭聘请塾师到家做馆,对自家女子进行单独的私塾教育。从《牡丹亭》的闺塾篇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的女性受到的私塾教育其过程有一定的模式,教育内容多是《四书》《五经》,其中以《诗经》为首选。  相似文献   

9.
以《家庭》和《知音》为代表、包括《婚姻与家庭》、《现代家庭》、《莫愁》、《妇女之友》等林林总总的传统女性期刊,由于侧重关照女性情感的慰藉,以及女性角色定位的指导,二三十年发展势头一直良好,在刊物森林里占有重要位置,像《家庭》和《知音》还能傲视国内期刊,稳居国内9000多种期刊发行量之前茅。  相似文献   

10.
刘学峰  陈雄涛 《传媒》2009,(3):52-53
女性期刊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老牌的妇联系统期刊,大多以《家庭》、《知音》为榜样,另一类则是新型的时尚消费类期刊。本文所谈的是前者,也就是传统的女性期刊,是指靠婚恋、情感、家庭等题材来营造卖点并以女性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刊物。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性报纸《申报》在其广告中塑造了大批全新的女性形象.《申报》广告编辑以媒体人的角色使命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开掘女性形象商业审美价值的同时,充分彰显了其社会审美价值,促进了女性解放和社会文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女性文学的早期研究应本着历史真实的态度,中国近代重要女性期刊《妇女杂志》因此进入研究视阈。小说《黄鹂语》的文本细读向人们揭示了女性叙事仍然被男权思想所遮蔽,从文本主题、文本结构、人物塑造等各方面都被陈规旧律所束缚。而女性文学也在文学的缓慢进程中艰难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杜若松 《新闻爱好者》2011,(14):137-138
女性文学的早期研究应本着历史真实的态度,中国近代重要女性期刊《妇女杂志》因此进入研究视阈。小说《黄鹂语》的文本细读向人们揭示了女性叙事仍然被男权思想所遮蔽,从文本主题、文本结构、人物塑造等各方面都被陈规旧律所束缚。而女性文学也在文学的缓慢进程中艰难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志亮 《青年记者》2016,(23):141-142
五四时期《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政治上的失败使知识分子们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在思想上革命,以此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沉疴旧貌.《新青年》率先发起了精神上的战役,以推翻封建纲常礼教作为解放人的第一战,以此来洗刷人的奴性.而女子在中国旧社会里“奴隶于礼法、奴隶于学说、奴隶于风俗、奴隶于社会、奴隶于宗教、奴隶于家庭”.①因而,要破除封建纲常礼教,突破顺从奴性,就必然先解放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子,只有受奴役最深的女子得到解放,人才会真正地解放.  相似文献   

15.
陈力峰  左实  王晓娟 《今传媒》2007,(12):61-62
据了解,目前,我国电视、广播、报纸、期刊从业人员数量在75万人左右(不包括互联网和出版社等单位),其中女性人数约占总人数40%以上.她们之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总数的95%以上,平均年龄不到30岁.如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楚天金报》,一线女性采编人员达45名,占采编人员总数的41%;而同属该集团的《城市情报》杂志(一份情感时尚类月刊),女性采编人员占采编人员总数的比例更是高达85%.中国的女性媒体人,已经为中国媒体撑起了"半边天".  相似文献   

16.
黄思捷 《新闻世界》2014,(11):172-173
《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多年来一直深入人心,不光在光影中摇曳生姿,也一直是学者们竞相研究的对象,对于更好的审视女性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放在社会学和传播学的双重视角下进行审视,分析《良友》画报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对当时的社会思潮、流行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球传播下的女性期刊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婷婷 《现代传播》2006,(2):137-140
一、新型“女性期刊文化”的形成基础是全球传播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与中国合作出版《计算机世界》起,跨国传媒集团开始涉足中国期刊市场,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的期刊陆续同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开展出版合作,如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与《时尚》杂志社合作,引进了多本版权合作的期刊,如《时尚·伊人Cosmopolitan》、《好管家Goodhosekeeping》、《时尚·中国时装Barzaar》、法国的桦榭菲力柏契集团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合作出版的《Eelle世界时装之苑》及其后在北京出版的《MarieClaire嘉人》、《健康之…  相似文献   

18.
朱筱倩 《东南传播》2017,(12):72-75
女性是中国塑造对外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纽约时报》作为美国三大主流媒体之一对中国女性一直有所关注,为了厘清《纽约时报》对中国女性形象传播的实质,文章借助场域理论,对该报涉华女性报道进行文本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该报对中国女性形象传播存在负面倾向,该倾向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社会两个议题上;女性多以积极的公共角色出现,职业分布以服务行业人员和创作者为主;相较于以往外媒对中国女性的报道,该报报道的中国女性从家庭走向了社会。文本分析表明该报所建构的中国女性形象有向多元化转变的趋势,但仍是以负面报道为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11年12月上半月版和2012年12月下半月版的《知音》与《家庭》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封面、标题、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解读,认为提升编辑自身女性意识水平,从而带动整个期刊的阅读层次和社会作用,当是未来女性纪实性情感期刊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王晓翠 《青年记者》2007,(20):43-43
在CNRS对新闻类期刊的读者调查中《,中国新闻周刊》的男性读者占到77%,《新闻周刊》的男性读者占到69.7%,《三联生活周刊》和《南风窗》的女性读者分别占到56.3%和5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