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通讯员要想多出稿,出好稿,就得广交社会上各阶层的朋友,既有自己的领导,也有最基层的群众,近几年来的实践告诉我:广交朋友新闻多。平常,我交了两个层次的朋友。一是编辑、记者,权当老师。但这些朋友远,他们也忙,趁他们下乡采访或讲学之机好好讨教,但是一旦熟悉之后,千万不能缠住他们不放,因  相似文献   

2.
采访追记     
记者采访就象家常便饭一样,平常的很。过去就过去了,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然而,有几次采访活动却使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3.
1994年12月3日,一个平常的日子.但羊城晚报社不会忘记.由“全女班”记者采写、摄影、编辑、特别策划的“卖花女”专版在这一天郑重推出.  相似文献   

4.
刘万永 《青年记者》2012,(22):42-44
最苦闷的日子 稿子第二次被退回来的时候,我都快崩溃了.更让我沮丧的是,编辑杜涌涛语重心长地说:"要放下架子,不要认为自己是成熟的记者了……" 稿子有问题吗?没有呀!那就再补充、修改. 这是我当记者6年来遭遇的最大"挫折".以前,自己的稿子基本上一遍通过,部门版面头条、头版头条,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怎么一篇3000字的人物稿,写得会这么痛苦?  相似文献   

5.
想方设法找机会 4月14日,我接到第二天参加北京市领导与WHO北京专家组会见的通知。应该说,已经从事一年多外事报道的我,对于会见并不陌生。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WHO专家首次与北京市领导的碰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会见的意义——这是一个重要的新闻时刻,一个看似平常的细节背后都有可能隐藏着重大新闻的信息。然而会见又不同于新闻发布会,列席记者没有主动提问的机会。我与另两位同事决定,突破定势,创造采访机会。  相似文献   

6.
工作生活在一个各方面都显平常的基层单位,如何写出一些能在大报刊刊用的全局性大稿?去年初,我曾在一基层县搞了近半年的专职报道,被采用的稿件达一百多篇次,其中有20余篇还上了《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等报的头版头条。实践使我认识到,工作在平常之地不仅可采访一些局部性的以小见大的事实写成大稿,同样可以写出带有全局性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7.
多搭几座便民桥 这二三十年间,表面上我变了,从学物理的学生成了党报记者,又成了记者的领导,人亦渐老了.但内心、性格自觉没有变,眷恋一种东西,还是如初地眷恋.  相似文献   

8.
吴继任 《视听纵横》2010,(1):99-100
很庆幸自己能成为一名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走进广电的大门已经15年了,从广播电台播音主持到电视台的摄像及文字记者,再到出镜记者乃至责任编辑等,新闻一线的岗位几乎都做过。但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在新闻评论部当记者的那一段日子。因为职业的关系我会跟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通过走访调查,面对面的交谈,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深深的打动了我,感染了我,并影响着我。  相似文献   

9.
2012年2月2日,在吉萨的斯芬克斯广场,我从容地作完一次出镜.在我身后是上千名抗议的群众,声讨前一天晚上在塞得港球赛中导致74人死亡的肇事者.这是2010年10月16日我成为一名中东地区的新华社视频记者以来所做的一次普通采访.回首这一年多,我着实不敢说我在新闻上有什么作为,但作为一名视频记者,我确实收获了很多.  相似文献   

10.
记者和通讯员都希望自己能遇到“重大”事件,碰到“重磅”人物,因为这些人和事最能牵动读者的情绪,最能产生轰动效应。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实在不多,更多的是平凡的事、平常的人。我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不长,也写了一些较有影响的通讯、消息、特写之类。近几年来,我发现了一块并不新的“新大陆”,那就是生活中的“小人物”。  相似文献   

11.
业余生活乐几许龙必锟我是平常一记者,平平常常采访,平平常常写稿,业余生活也平平常常。(一)我当记者快35年了,基本上是全勤。工作上自认是满负荷,从来都是快节奏。这充沛的精力,一来源于家务劳动的调节,二则和自己喜欢体育有关。我是沪州长江边长大的,从小喜...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2002,(3)
记者向青:与深山夜火“零距离”在“零距离”的两个多月里,我最难忘的是大年初二报道南京市江宁区横山山林火灾。2月14日,大年初二,那晚是我值班。像往常一样,我打电话向消防部门询问有关情况,发觉电话那一端的消防队员好象比平常忙碌了许多。进一步询  相似文献   

13.
1997年8月16日的大众日报一版,以《困难多,也不能委屈老同志》为题,刊登了记者李瑞成在全省落实离休干部“两费”工作会议上采写的新闻。这原本是一条很平常的会议新闻,但经过记者的深入采访和精心写作,变成了一篇有情有景,现场感很强的新闻特写,读后给人留下清新活泼的感觉。由此,我们想到了各家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这就是会议新闻报道如何突破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模式?怎样才能让受众爱看、爱听?《困难多,也不能委屈老同志》这  相似文献   

14.
一个电视栏目,三任总理来视察、座谈、题词,我不知道在国际上有没有先例,但我知道,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恰巧,我都在. 李总理来了 李鹏总理来的那天是1997年12月29日,快过年了,气氛挺喜庆的.那时,《焦点访谈》的人都很年轻,意气风发.我们几个主持人、记者奉命等候在《焦点访谈》的演播室.领导们早就到了,当时的台长是杨伟光,《焦点访谈》总制片人是孙玉胜.玉胜一如平常,在不显眼的地方站着,也许他心里此时正在回想节目开办三年半的历程,掂量今日《焦点访谈》的分量.  相似文献   

15.
深度报道是各家报纸的品牌,也是抢占读者市场的主要武器.如何做好深度新闻,困扰着年轻记者的心. 采写深度新闻,必须有丰富的新闻采写经验,有深度的思考、分析、辨别、研究的能力.现在,一些年轻记者只是看到表面新闻,这就需要年轻记者在平常的新闻采写中总结经验,对新闻的思考多了、深了,就能采写出新闻背后的新闻来.  相似文献   

16.
庄电一 《青年记者》2017,(31):22-23
2000年,在欢庆首个记者节的时候,我在当年11月16日的《新闻出版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当个记者多荣耀》,抒发了当记者的自豪之情.当时,我还是个只有15年新闻工龄的中年记者.一转眼,就迎来了第十八个记者节,我的新闻工龄也有32年了.在国家和个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回首走过的路,回忆经历的事,我依然没有为当年的选择后悔,我仍旧要说:当个记者多荣耀!  相似文献   

17.
张国 《青年记者》2011,(4):31-33
做记者以来,常听人问起:"你的工作很危险吧?"我曾对此不以为然.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记者视为"高危职业",同行中流传着"2010中国记者被打不完全档案",身边朋友也有了在采访中被无端扣押的遭遇……身为从业者的一员,面对这些令人不安的信息,我无法不感到"如履薄冰".  相似文献   

18.
1976年,刘香成以美国《时代》记者的身份回到中国。戴着黑纱的广东人面对他沉默不语,但从他们的身体和眼神里,他立刻感觉到不平常的平静,那是人从一个境界到了另一个境界时才会出现的东西:一种只能意会的状态。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两张照片。一张是1980年,刘香成在云南拍摄泼水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社会学研究者,多年来我与多家媒体记者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也非常感谢记者朋友们把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面向大众的、服务于社会现实的言论。是媒体和记者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普及、学者价值最大化方面,做了学者自身不能做的事情。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媒体和记者,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一个地方,有的记者能采访到许多有价值的新闻,有的记者却一点新闻线索也找不到;平常一件事,有的记者从中能抓出引人注目的新闻,有的明明重大新闻就在眼前,反视而不见。对此,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去年的一次采访,感受尤其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