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田涛 《声屏世界》2012,(4):37-38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正在面临着互动传播的挑战,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电视剧营销模式也开始逐渐向创新、多元化发展。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电视内容产业类型,中国电视剧市场开始从播出方式的竞争上升到营销方式的竞争。各电视台也在电视剧营销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力求为优质的电视剧资源构建更好的传播平台。2012年第一季度,黑龙江卫视首播《乡村爱情小夜曲》  相似文献   

2.
谢杰  王画眉 《编辑之友》2016,(9):103-107
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加剧,“互联网+影视”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传媒生态,包括韩剧在内的境外剧在华传播受到较大影响.一向重视中国市场的韩国针对市场变化,在传播策略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以低价方式渗透至新媒体,加快与内地民营制作公司、互联网视频网站的深度合作,借助社交媒体开展强势营销.全新的传播策略使得韩剧在中国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为中国电视剧走出国门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本.  相似文献   

3.
往年电视媒体之间的“剧战”已然白热化;如今,网络媒体虎视眈眈进军电视剧市场,更是加重了电视剧竞争的砝码。以辩证的态度看,一方面,新媒体不断争夺电视观众,给传统电视带来不小的挑战;另一方面,新媒体为电视内容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传统电视该如何透过新的沟通和思维模式,实现新媒体时代电视剧的营收效益?  相似文献   

4.
从报纸媒体到电子媒体再到当下的全媒体时代,媒介生态环境正发生着看似平静却是波澜壮阔的改变.媒介与媒介之间互相融合、界限逐渐模糊、社会化营销正影响着传统的媒体经营思路,也颠覆着传统视听媒体“广告二次兜售”的赢利模式.在这个传统视听媒体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而视听新媒体市场份额正逐步扩大的历史交界线;未来的视听新媒体除了传统视听媒体的“广告兜售”模式以外,还有哪些新的赢利点?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营销思路——湿营销.  相似文献   

5.
马黛 《中国编辑》2022,(2):82-85,91
民族题材电视剧扮演着构建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媒介,在形塑民族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独特的想象和建构作用.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影响力的逐渐攀升,民族题材电视剧无论在内容创作还是传播技术方面都不应再拘泥于老生常谈的传统叙事模式和单一的传播技术手段.本文基于改革开放至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题材电视剧中...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发生了重大改变,文化建设也紧跟时代发展,给我国电视剧的传播带来了挑战。电视剧是广大受众群体最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国产电视剧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新媒体环境下,为了提高国产电视剧收视率,国产电视剧要不断创新宣传传播模式。本篇论文主要讲的是在现如今新媒体大环境中,国产电视剧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各种新传媒层出不穷,它们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提高,更是一种理念上的革新,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正在面临着互动传播的挑战。本文所阐述的重点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电视剧营销模式面临的问题。营销模式综述模式一词本意为事物的标准样式,在不断的衍化之中出现了各种衍生含义,通常有以下两种:一是其“标志了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社会大众对来自学术媒体的专业化信息的需求也在逐渐升温.为适应当下大众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传统“静态-单向”的“残缺”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在新媒体技术和思维的推动下,逐渐向“动态-双向”的“完整”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既还原了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媒体应有的媒体意义,也拓展了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路径.本文在揭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环境对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重点从学术期刊生产、传播、信息反馈3个环节探究新媒体技术和思维引入后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机制,以期为新媒体时代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王佳 《出版广角》2016,(14):74-76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传统行业的变革,在新媒体潮涌之下,传统电视剧产业正在演变为一个全新的产业模式.本文对媒介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描述,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剧产业链在生产制作、发行播出、营销与反馈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周伟  张颖 《中国广播》2011,(5):74-78
新媒体近年的飞速发展令传统媒体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在技术和营销模式上都与新媒体迥然有别。本文重点讨论广播使用和借鉴新媒体营销手段并在其上的创新与发展,提出“甲方数据营销”“主动碎片化营销”“长尾营销”“事件营销”等具体理论。,笔者认为,利用广播广告制作灵活、快速发播的优势,可有效弥补传统媒体互动性差、广告效果难以评估、传播渠道有限等不足,显现新媒体体验性、互动性、植入性特征,有效增强广播广告营销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王博 《新闻前哨》2023,(2):59-60
<正>在新媒体时代,各个汽车厂家为了提升经济效益,通过新媒体宣传产品与服务。新媒体营销是商家通过以数字信息为主要支撑的新型互动传播进行营销的方式。相对于传统营销模式,具有信息性、及时性的特征。新媒体营销这种新兴的营销模式,可以让汽车产品快速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新媒体营销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是从整体上来说,  相似文献   

12.
韩鸿 《新闻大学》2006,(4):39-43
本文关注在国内刚出现的电视剧参与式收视模式,认为其在电视剧营销终端的文本创新上拓展了新路.传统电视剧文本构成单一,单向传播,效果受限.以即时海评为特征的参与式观看模式,打破了电视台在电视剧终端播放环节的内容生产上无所作为的现状,增加了文本厚度,同时也开辟了新的快感维度,契合观众的收视心理和电视产品消费特征,对当下电视剧营销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媒体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变革
  1.传播技术:从“数字化改造”到“网络化扩张”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应用,广播电视传统的模拟信号逐渐被数字信号取代,以数字信息为基础的新媒体进入传播领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在技术与内容上的嫁接融合,使得传播手段呈现多样化和碎片化的特点,网络、手机收听收看节目逐渐常态化,传统的广播电视的网络影响力扩大。在这一背景之下,媒体产业的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内容本身,而是整合了技术、表现形式、渠道和传播方式、游戏规则等综合因素的运营模式之争,数字化内容加工及信息传播技术占据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14.
“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托当前的“微”时代传播背景,以时下盛行的微电影为研究对象,从微电影的界定与特征入手,分析微电影营销的基本特性,进而总结微电影营销的模式,探索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性品牌塑造与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平台的普及刺激传统营销模式的转型,由此诞生的新媒体营销成为炙手可热的营销模式。通过分析不同模式的新媒体营销案例,在“涵化理论”视角下发现新媒体营销在现有低成本、精准定位等优势的前提下依旧存在着价值导向等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栾轶玫 《视听界》2011,(4):117-117
新媒体营销与传统煤体营销有很大不同,很重要的一个不同在于新媒体营销更注重“关系”与“情感”,它对你的影响是“深度卷入”,而不是“生拉硬拽”的。为什么要选择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王东 《传媒》2015,(7):59-61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兼具商业与艺术双重特性的微电影广告逐渐发展为广告营销的新模式.借助电影的拍摄手法,将品牌理念融入影片中,于无形中对受众产生影响,是微电影广告常用的表现手段.本文主要就微电影广告的营销模式进行研究,在深入分析微电影广告传播内容与传播渠道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创意创新、内容组构与拓宽渠道三方面阐述微电影广告营销模式的发展策略,以深入挖掘微电影这一新型广告营销模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铭欣 《编辑之友》2018,(3):62-65,107
作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电视剧最多的国家,我国电视剧在海外传播方面面临层层障碍.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电视剧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内容银行”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电视剧交易平台,以此来推动电视剧产品货币化和价值增值,借助新媒体及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电视剧产品海外传播提供一种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张秀丽 《出版广角》2015,(10):90-91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将广告投放对准新媒体.凭借广告赞助商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独特优势,微电影广告成为广告传播的新宠.但随着微电影广告的迅速发展,创意缺乏和广告营销过度等问题逐渐凸显,企业可以通过作品本身、商家角度和营销模式三个方面来完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传播语境中,一部电视剧生产出来以后,主要有两条路径到达受众那里,一是传统的观剧路径,二是新媒体的观剧路径.由于观剧路径的不同,导致受众观剧的阅读方式与传播生态的巨大差异,同时,对电视剧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产生新的命题.本文先分析电视剧受众的观剧路径及其传播学特点,再分析新媒体语境中电视剧的文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