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对于学科或者行业内权威学术期刊,特别是国内SCI期刊,由于其稀缺性,来稿量巨大,稿件优选成为编辑部面临的难题,编审时滞已经成为影响期刊稿源质量和时效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稿件的优选和审稿过程的优化是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稿件遴选分类管理是缩短编审时滞的有效方式,能够实现期刊、专家、作者等多赢的效果。通过在录用之前增加专业人士遴选,在浩繁的来稿中划分出不适合发表的稿件、待确定稿件、可发表需修改稿件、可以直接编辑的稿件等4种类型,及时通知作者并转入下个流程,有利于节约审稿专家和编辑资源,更能促进作者论文的评估、发表、转投、完善,并得到作者群的支持。通过随机预审遴选,也有利于规避潜在人情稿的发生,对于能够确定录用的稿件则集中优秀审稿专家和编辑资源,全面提升刊发稿件的质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稿件定向推送方式,结合反馈、随机推送和抢审,进一步减少压稿现象。通过遴选分类、批量推送、抢单快审等多种方式能够有效缩短审稿时滞,有望实现期刊编审流程的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2.
网上审稿流程可视化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网上审稿流程可视化含义和作用1.一般网上审稿流程的缺陷一般的网上审稿流程包括作者网上投稿、期刊社初审、发送专家评审、专家意见反馈以及反馈给作者这几个环节,这样的流程实现了审稿的无纸化,并大大缩短了审稿周期,提高了审稿效率,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1)流程缺乏透明度尽管许多网上审稿系统通过与邮件系统的整合,已经可以实现系统内接收与发送电子邮件的功能,但主要流程仍由期刊编辑控制执行。投稿作者通过系统仅能知晓其稿件是否录用等基本信息,对整个稿件的审稿流程一无所知;审稿专家也只对稿件评审负责,缺乏对稿…  相似文献   

3.
缩短学术论文审稿周期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决定性环节,毫无疑问这一环节的完成是需要一个周期的。对学术期刊而言(本文以数学期刊为例),过长的审稿周期至少会带来以下三种弊端:1)造成期刊“出版时滞”。目前,科技期刊界都用“出版时滞性”来衡量论文的发表速度,在期刊评优时把“出版时滞”作为参考条件;作者也把期刊的“出版时滞”作为自己投稿时考虑的因素之一[1]。审稿周期过长必然造成论文发表滞后,从而影响到期刊的“出版时滞”。2)影响所发表论文的“时效性”。在如今的信息社会里,数学学术论文往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经过较长的审稿周期后所确定可录用的…  相似文献   

4.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11,23(4):368-369
学术期刊应向审稿专家提供哪些审稿辅助信息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除特殊情况,论文相关信息一般无须向审稿专家提供。期刊稿件录用率便于专家具体地把握与期刊发表水平相应的学术评审尺度,对专家审稿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际期刊投稿亦然。论文作者投稿须知的“彼”很多,包括期刊、编辑、审稿、读者、评论等等。其中,了解如何审稿就至关重要。如据国际期刊Water Research主编Mogens Henze教授①所说:在审稿过程中,对于收到的稿件,编辑部初审的淘汰率为5%~10%,正副主编在裁定审稿有争议稿件的淘汰率占10%左右,而审稿人审稿的淘汰率却占70%~80%。可见,审稿人意见在论文发表过程中的重要性。在Howto referee a scientific paper一文中,James Hartley(2005:439-442)也曾举例说,有一篇论文的三个审稿人给出三个评审结果:一个是“采用…  相似文献   

6.
同行评议时间控制应贯穿学术期刊专家审稿前、中、后全过程,而“审稿中”的时间控制是同行评议全程管理中易忽视的薄弱环节。对于该阶段的进度控制,编辑部可通过扩充专家邀请数量、提前设置增审、压缩增审周期来影响审稿进度。本文将围绕这3种方法调研其实施现状,以反映审稿进度控制现状并发现问题。结果显示,大多数期刊首次邀请专家人数仅等于要求回收意见的份数,审稿异常稿件需消耗1个审稿周期后才会被设置增审,审稿周期较长期刊的增审周期也未适当缩短,这些反映编辑部对处在“审稿中”稿件的时间管理处于近乎“虚空”的低干预状态。本文基于调研结果提出,期刊首次邀请专家人数宜大于要求回收意见份数但不是越多越好;分类确定提前增审对象及时间点;增审周期可控制在≤21 d;挖掘采编系统智能化辅助功能,减轻人力负担。多措并举,优化审稿进度控制效果,提升审稿运行效率,助力我国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建设。  相似文献   

7.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出版前作者撤稿的152篇论文为研究对象,调查稿件的处理过程,通过邮件、电话回访以及追溯撤稿论文的发表情况,分析撤稿原因,发现一稿多投、期刊出版时滞和审稿周期过长、试验数据及处理问题、无法完成修改、导师不同意发表是出版前撤稿的主要原因,其中一稿多投是首要原因.要防范出版前作者撤稿,需要从法律和诚信建设方面规范作者和编辑的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从服务作者的角度缩短审稿周期,发挥网络出版优势,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抵制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时滞问题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 3 2条规定 :“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 ,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 ,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 ,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1] 国家科委也明确要求学术期刊“努力减少稿件在编辑部的滞留时间 ,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去减少信息贬值” ,此外还对报道时差作了具体规定。科技期刊的出版周期对于推动科技创新意义重大。尽管《著作权法》颁布至今已逾十年 ,但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时滞太长的问题仍未真正得到解决。论文…  相似文献   

9.
王琳 《出版与印刷》2011,(3):11-13,20
在科技文献的出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滞现象。所谓时滞,是指从科技期刊编辑部收到科技文献,到科技文献在科技期刊上刊登发表出来所用的时间。出版时滞是期刊评价指标之一,是期刊稿件的收稿日期至发表日期之间的停滞时间,反映期刊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速率和能力。目前,科技期刊界都用出版时滞衡量稿件发表速度,在期刊评优时把出版时滞作为参考条件;作者也把期刊的出版时滞作为自己投稿时考虑的因素之一[1]。编辑出版时滞与科技期刊论文质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必须在确保期刊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基本特性制定缩短编辑出版时滞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学报科技论文的评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证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科技论文在发表前一般都实行三级审稿制(简称“三审制”),即初审(内审)、编委或特约专家复审(外审)、正副主编决审。经过三审,方能确定论文是否可以发表,并提出明确具体的修改意见。一、高校学报目前的审稿状况高校学报目前的审稿工作仍按国家规定的“三审制”执行。编辑部收到作者稿件后,责编对初稿从政治性、学术性、保密性、语法、逻辑、规范、标准等方面进行评审,根据自己学报的实际情况,择优选择稿件。初审通过后,根据稿件的学科分类,遵从“内稿外审,外稿内审”的原则,将稿件送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周期一般为20天。评审回来后,由主编或副主编再进行终审。终审要对稿件内容全面负责,如认为稿件尚有前两审未解决的问题,可提出异议,责成责编进行复审。三级审稿制度,是中宣部在1980年4月22日转发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制订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中宣发806号文)①中正式提出的,目前全国的科技期刊基本上都沿用此制度。此制度能较全面地集编辑、专家、主编的意见为一体,能较公正地评价一篇科技论文的真正价值。但由于各地各编辑部在做法上各有所异,执行方法也各有不同,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二、初审工作收到稿件后,作为编辑部的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目前,对于许多高校的期刊编辑部来说,还在使用传统学术稿件的审稿方法:作者纸质投稿或者电子邮件投稿,然后由编辑手动分发稿件。经常造成稿件审稿延期,稿件质量受到影响。[1]虽然已经有编辑部部署了基于Web的稿件管理系统,但是需要购置  相似文献   

12.
胡晓梅 《编辑学报》2019,31(2):187-190
科技期刊审稿专家在审稿期内对论文进行专业、具体、公正的评价是三审制的重要核心环节,直接影响论文的取舍与发表周期。但在实际处理稿件流程中,专家拒审或拖延审稿现象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分析专家拒审或拖延审稿具体原因,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以期减少此类现象发生,缩短期刊评审时间与出版时滞,提高刊物的时效性以加快科技信息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业余作者,近年来经常向各级报刊电台投稿,迄今为止已左国内近八十家报刊电台上发表稿件三百七十余篇。通过投稿,我发现绝大多数报刊对作者都是很尊重的,但也确有部分报刊从不同程度上“冷落“了作者。据我归纳,目前报刊对作者投稿作出的反应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日“特别积极型”。报刊收到作者的来稿后,及时向作者发出“收稿通知单”或“用稿通知单”抑或退稿信。稿件一经采用即寄报(刊)样和稿酬。《法律与生活》、《秘书之友》、《人才开发》等报刊就属于此种类型。二曰“积极型”。报刊收稿时不向作者发出任何“信号”,若刊用就寄报(刊)样和稿酬,不采用则  相似文献   

14.
以药学期刊为例,将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作为切入点,采用官网、数据库等公开途径查询与作者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目前期刊对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的管理现状以及作者的真实投稿意愿。结果发现,造成“一稿多投”始终“禁而不止”的原因可能在于多数期刊没有按照《著作权法》规定完成审稿或明确约定审稿周期,有些期刊即使约定了审稿周期也没有认真执行,且期刊的实际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超过了作者的心理耐受阈值。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期刊应正确领会《著作权法》精神,尊重作者的投稿利益,明确、细化稿约中对审稿周期、出版周期的约定,提高期刊的出版伦理规范意识等建议,旨在为合理解决一稿多投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学论文在正式发表之前请有关专家审稿裁定,并对其学术水平做适当的、确切的、全面的评价,是编辑的必备程序之一,也是把好稿件质量关、提高学报质量的关键。审稿的目的在于正确评价论文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及时刊用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稿件,避免劣质的、毫无学术价值的文章见报。为了使具有真知灼见的优秀论文不无发表之地,也避免劣质论文浪费纸张、误人子弟,我校学报对文稿采用四级审定制,即编辑粗审、专家评审、编辑部初步定稿、编委会定稿。本文拟就医学论文的审定工作及如何提高学报质量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编辑粗审。不同的作者对不同期刊的稿约不尽了  相似文献   

16.
缩短学报发表周期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表周期较长是学报亟待解决的问题。外审时间过长、稿件录用不当、编辑流程陈旧都可能滞后发表周期。通过建立快速可靠的审稿机制、科学合理地控制稿件录用量、开通优秀稿件快速发表的绿色通道以及改变排版与校对的运作模式等 ,可以有效缩短学报的发表周期。  相似文献   

17.
叶青 《编辑学报》2021,33(1):37-41
近年来,随着学术不端行为导致的撤稿事件频发,撤稿声明在中国SCI期刊上发表的数量也日渐增长.越来越多的期刊需要处理疑似学术不端行为稿件的撤稿事宜,编辑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对2016-2020年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的中国SCI期刊(不含港澳台地区)刊发的撤稿声明进行调查,记录并分析了相关撤稿声明的信息,包括发表的期刊、期刊所属学科、发表时间及卷期号、题目、类型、被撤稿论文发表时间及其撤稿后的引用情况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SCI期刊的撤稿声明发文规范整体良好,但还有许多不足,期刊编辑部需要进一步提高撤稿意识、完善撤稿机制、规范撤稿要求,接轨国际标准,从而保证刊发论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维护期刊的学术声誉,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吴爱华  王晴  李彩  杜冰  王姝  张玉楠 《编辑学报》2013,25(4):381-383
医学期刊的存稿量适当,可以将发表时滞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文根据医学期刊的刊期和审稿制度的特征,总结出控制存稿量的方法:根据来稿量和刊期确定时间单位,在单位时间内根据稿件审理阶段来调整存稿量,其中审稿阶段根据往年的录用率进行整体调控,定稿阶段根据每期发文量进行精细调控。这样,既可保证发文量,又可控制发表时滞不致过长,还可以选择到学术质量相对较高的稿件,从而提高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建设》2020,(2):F0004-F0004
1投稿方式●登录网络平台:www.tsgjs.org.cn,自助投稿,了解审理状态,反馈编审修改意见,查询稿件最终结果。●如遇平台故障请使用邮箱:tsgjsvip@vip.sina.com与我们取得联系。2相关事宜●请尊重编审人员的智力付出,不要一稿多投。●通常情况下,编辑部在收到稿件一个月之内回复处理意见:退稿、退修或录用。①退稿,稿件可自行处理。②退修,请参考专家建议完成修改,修改稿上传网络平台,重新进入审稿流程。③录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相关事宜,否则将被视作撤稿;出现著作权纠纷将终止稿件编审流程,取消录用资格;文章内容须符合国家法律规定;我刊有权对刊发文章进行删减或修改,如有不同意见请在来稿时声明。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送审方式,是编辑部把待审的纸质稿件通过邮局挂号的形式邮寄给审稿专家,稿件审完后,再由审稿专家邮寄回编辑部.由于稿件在路上的时间比较长,因此编辑部一般都会给审稿专家足够的时间审稿,通常为一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