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的采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图书品种、复本数量、图书价格、采购资金分配等角度,对2005年-2007年度的图书采访进行了全面分析,系统性地评价了图书采购对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保障程度;并通过对各年度图书采购特点的对比研究,分析高校教学评估时期,图书馆资源采购规律和趋势的变化,总结教学评估给图书采访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促进图书资源建设规范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图书流通服务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之一,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纸质图书借阅量逐年下降,同时受限于场地、资金问题,图书复本数减少,导致图书流通过程中读者体验感降低。本研究旨在通过简化图书流通过程中的部分环节,缩短读者借阅的等待时间,提高图书流通率。[方法/过程] 在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C2C(Consumer to Consumer)视角下馆外图书流通服务,通过该服务读者间可以不通过图书馆的流通系统和工作人员,在实体图书馆之外完成图书的转借。本研究从具体实践出发,并结合问卷调查,了解该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结果/结论] 实践表明,C2C视角下馆外图书流通服务减少了传统图书流通过程中"一还一借"流程,尤其是在馆藏资源复本有限的情况下,能节约读者时间,提高读者阅读意愿和满意度,同时可以盘活馆藏资源,提高图书流通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图书流通服务创新和图书流通服务模式变革。  相似文献   

3.
基于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的个性化隐式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复杂网络理论这一崭新的角度对图书流通记录进行分析.首先利用社团结构划分算法将读者群划分为规模不等的社团,接着,借助模糊判别准则对这些社团成员的兴趣度进行计算,最后,根据个人的兴趣度大小将新书信息推荐给读者.这一挖掘信息的方式为隐式反馈方式,属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技术之一.复杂网络理论应用在情报学领域,既推进了复杂网络理论的发展,也使得情报学相关性理论得到广义延伸.  相似文献   

4.
目前零外借率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实际流通外借的图书,不能视为零外借现象。零外借率计算公式应为:零外借率=某些品种图书从未被读者外借的总册数/实际流通图书的总册数×100%;此公式是在针对某些特定的读者群体和图书的半衰期两个前提而言的;零外借率不能评价采访质量,只是参考指标;它既有利又有弊,不可能消除,只能控制在一定范围。零外借率研究深层次引出了许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制度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图书评价和图书评价模型的发展现状,并根据RFM模型、效用管理的图书使用因子评价模型,图书引文分析、图书排行榜和五维图书评价模型以及模糊分析模型,提出了“三维模糊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率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图书流通率是衡量图书馆藏书质量与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民办高职院校的角度.对影响流通率的因素加以分析。并以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图书馆提高图书流通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复杂网络的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复杂网络的理论对图书馆的流通记录进行分析。首先利用复杂网络的理论建立借阅记录的网络模型,然后对建立好的网络进行社团结构划分,再利用基于模糊评判的余弦相似度准则计算社团成员的兴趣相关度。最后根据计算出来的结果将信息推荐给读者,实现个性化推荐服务。将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应用到图书情报领域,是复杂网络理论的延伸与发展,也丰富了图书情报学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Unicorn系统的报表功能对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分布、图书借阅率、不同读者借阅率和图书预约量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找出了图书流通的一般规律,为今后馆藏布局和未来流通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从图书借阅资料来分析提高图书流通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流通率是衡量图书馆藏书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对大学生读者的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图书流通率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图书采购资金的分配直接影响到馆藏结构和用户需求。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应用指标权重分析方法对图书采购资金分配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按照不同层次,对影响图书采购的因素用权重予以量化。然后,基于不同层次的指标权重,建立资金分配模型。最后,以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为例,对资金分配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指标权重的科学构造,能合理分配采购资金,达到预期效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粒子群的模糊C均值文本聚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C均值算法解决文本聚类问题时,随机选取的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数会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提出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模糊C均值的初始聚类中心,并通过向量空间模型和特征提取,再利用模糊C均值进行文档聚类。实验表明,这种基于粒子群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迭代次数少,能解决经典模糊C均值算法对初始值敏感和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且聚类速度和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耿新青  王正欧 《情报学报》2006,25(3):296-300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竞争神经网络聚类模型NFCNNC,并将其应用到文本聚类中。NFCNNC将模糊中心聚类(FCC)算法得到的模糊聚类中心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权值,通过比较隶属度值得到获胜神经元。网络中仅两个神经元同时调节权值。隶属度值最大的神经元以较大的学习率调整权值,隶属度次大的神经元以较小的学习率调整权值,其他神经元权值不变。按照FCC算法调整模糊聚类中心向量值(即权值)和神经元的隶属度,当网络稳定时,即可确定聚类数。与传统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本文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聚类精度高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算法需预先指定聚类数的局限性。通过对文本聚类的实验验证,本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引导移动图书馆提供有针对性、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方法/过程]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结合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特征,构建4个准则维度和13个子维度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多维度评价体系。采用网络分析法(ANP)对各级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权重进行估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西安某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进行分层次的模糊综合评判,多角度评估该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水平。[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信息质量是最重要的准则维度,有用性和丰富性是最为关键的子准则维度。运用ANP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权重估计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也可为提升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AHP理论的科学论文学术价值评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三角模糊数的概念构造判断矩阵,基于三角形模糊数比较原理进行层次单排序,得到模糊AHP决策模型。据此,可从问题性原则、前沿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实验性原则对科学论文的学术水平进行定量计算,从而可以较全面地评价科学论文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语义距离的多媒体信息检索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李义 《情报学报》2003,22(2):131-135
与传统的数据库精确查询不同 ,多媒体信息检索的查询条件是不完备的。本文叙述利用模糊语义距离来检索多媒体数据库中信息的原理、算法 ,并将模糊相似测试作为检索结果判断标准 ,最后通过一个示例来说明本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信息检索的模糊聚类分析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玉 《情报学报》2004,23(4):433-436
本文在对信息检索的模糊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 ,采用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动态聚类方法对信息检索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建立了信息检索的动态聚类分析模型 ,并给出了算例 ,使情报用户可以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7.
科技查新工作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构建一个包括财务、查新委托人、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大类指标的查新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体系的权重。依据模糊理论,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专家评分法研究对某科技查新工作站工作案例,验证科技查新工作绩效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信息论的角度考虑了聚类问题,将聚类看成是有损信息压缩的过程.首先运用率失真理论建立了模糊聚类的优化模型,与经典的模糊聚类模型相比,模型的目标函数中多了一个描述聚类过程复杂度的指标.同时为了估计聚类数目,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其次通过求解优化模型得到基于率失真理论的模糊聚类算法.最后将基于率失真理论的模糊聚类算法与经典模糊C均值算法进行了数值实验比较.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率失真理论的模糊聚类算法能够自动确定聚类数目,在运行时间上比模糊C均值算法有一定减少,且最终的模糊划分矩阵与模糊C均值算法相比有较少的模糊性,因而聚类结果更加明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在图书馆评价过程中,很多概念既具有模糊性,又具有动态变化性,本文基于动态模糊依赖关系理论,对图书馆的用户评价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动态模糊依赖关系分析评价法,并通过具体的应用实例体现了此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