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去年,上海书店为纪念鲁迅诞辰百年,特地影印了曾经鲁迅选定、写序并设计封面的《夏娃日记》,原书系湖风书局于1931年10月出版。三十年代初创立的湖风书局虽是小书店,寿命也不久,但由于它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活动紧密相联,影响很大。阳翰笙同志称它:“是‘左联’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唯一的、自己的出版机构”。鲁迅先生当年委托李兰同志翻译《夏娃日记》,译者与湖风书局有过直接接触,因此,为探索湖风书局的历史情况。我走访了李兰同志。  相似文献   

2.
《新闻业务》第六期上郑成训同志的《鲁迅的几种修辞手法》一文,对于我们了解鲁迅先生的语言艺术很有启发;但就中有一处提法,我以为欠妥贴。说到鲁迅先生用词新鲜贴切,不落旧套,郑同志认为,这与鲁迅先生的“避去熟字”这一修辞手法有关。鲁迅先生用词的确避去陈词滥调,但这不能说是“避去熟字”的原因。相反,鲁迅先生用语用字一向讲求大众化,用大众懂得的语、字,而不易为读者所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读了第十一期《出版工作》刊登的《要让鲁迅先生满意》一文,深有同感。前不久,阅读《鲁迅日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在1004页二十二日日记中有“得到刘鞾鄂信并木刻五幅,即复”。又1007页和“人名索引”24页,也有“刘鞾鄂”名字出现,但三处“鞾”字都误排成“鞾”字了。刘鞾鄂是我叔父,早在1938年抗日救亡工作中牺牲于河南新郑,年仅26岁。叔父1936年在上海美专肄业,名暐,字鞾鄂。曾给鲁迅先  相似文献   

4.
《广东图书馆学刊》1982年第2期发表的程磊同志的《中国图书馆目录之起沅》,论序文的第一阶段“乱”,论述得过简,且由于疏忽,以致论述中出现欠思索的地方。笔者斗胆指出,就正于程磊同志。其文关于“乱”之论,不妨摘引于下: “乱”,《集韵》:“乱,乐之卒章也,或古诗赋篇未撮其大要之辞”。东周初年的《商颂》已有乱辞(见《国语·鲁语》)《离骚》、《论语》均是。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8,(4)
许广平在论及鲁迅编辑工作的特点时,曾说过:“先生每编一种刊物,即留心发现投稿者中间可造之才,不惜奖掖备至,稍可录用,无不从宽。”我们今天翻开厚厚的《鲁迅日记》和《鲁迅书信集》,从字里行间几乎处处可以触摸到鲁迅关怀青年作者的拳拳之心和为“可造之才”充当...  相似文献   

6.
首先声明,笔者不是鲁迅和陈寅恪的研究者,只是出于对两位大师的敬仰,有兴趣关注他们的逸事,缘起是在《学林散叶》一书中看到这样一则记载: “鲁迅1915年4月6日日记有:‘赠陈寅恪《域外小说》第一、第二集。’但陈向来不谈及此事。他说,鲁迅名气大,谈这些会有攀附之嫌。” 寥寥数语,使我恨不知之详,遂生考证一番之念。然而我既缺考据之学问,也乏考究之资料,所以又不是考证,随笔而已—— 首先翻《鲁迅全集·日记》,以求验证,见“乙卯日记”1915年4月6日果记有此事,但鲁迅赠陈寅恪的书不是两本,而是三本,原文是:“赠陈寅恪《域外小说》集第一、第二集,《炭画》各一册,齐寿山《炭画》一册。”(按:古汉语“或,邦也。”即“域”,不是鲁迅笔误)。于是,问题来了,鲁迅与陈寅恪有多大交情,同是赠书,为什么赠齐寿山一册,却一次赠陈寅恪三册(《域外小说集》是鲁迅和周作人在日本用文言翻译的外国短篇小说集,《炭画》则为周作人译的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中篇小说),鲁迅何以如此厚待陈寅恪?  相似文献   

7.
鲁迅对初学“木刻”的青年人谈话时曾这样讲过:“观察多,手法熟,然后渐作大幅。不可开手即好大喜功,必欲作品中含有深意,于观者发生效力。”(《致罗清桢》)鲁迅先生虽然是在谆谆教导青年人创作木刻要由少到多,“渐作大幅”,但是其精神却和写作相同,学写新闻报道的同志也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可一开手即“好大喜功”。  相似文献   

8.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新闻工作》讲话一文中,高度赞扬了鲁迅先生的“孺子牛”精神,号召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向鲁迅先生学习,做一名新闻战线上的“孺子牛”。鲁迅先生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革命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汉字在书写上往往因多一笔,少一画,或笔画相同而写法稍异,就会音、形、义迥然,大相径庭。传说以前有个县官审问一个叫“钖(yang)荼(tu)壹(kun)”的犯人,将其姓名读成“锡(Xi)茶(cha)壶(hu)”。闹出笑话,简直是个白字县官“锡茶壶”。今天也有如白字县官者,“钖荼壹”“锡茶壶”不分。仅各举一例,以窥一斑: 聂建军同志著《艺苑趣说》第316页,将元代诗人萨天锡的“锡”,六次作“锡”。《陕西农民报》1991年1月23日第四版窦记科、樊爱芹同志的小品文  相似文献   

10.
1985年5月,素以消息灵通著称的《华盛顿明星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一条爆炸性新闻:本报以重金从中国大陆购得“江青日记”手迹数本,经多方专家鉴定,确属真迹无疑。现发表该日记一页真迹照片,共计376字。其原件不日也将陆续公之于众……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非常重视书刊的校对工作,他花在这方面的精力,不亚于他在著述和编辑活动方面所付出的心血,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生命,碎割在给人改稿子,看校样,编书,校字。”(《鲁迅全集》第11卷) 当时,一些书店的校对人员在校对稿件时,常常“以意改令通顺,并不查对原稿”,以致使著译者“想了许多工夫,这才决定了  相似文献   

12.
读了《认真做好编书的案头工作》一文后,对于编辑同志们为提高书籍质量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感到由衷的敬佩,也不禁要发几句议论。这篇文章使我不由得联想到鲁迅先生的《望句“纠正”》一文。鲁迅先生当年有鉴于有些人对旧书乱校、乱改,而“糟踏书籍”的现象,在1924年1月24日的《晨报副刊》上发表了这篇文章。他谆谆告诫校勘者和出版者说:“印书本是美事,但若自己于意义不甚了然时,不可便以为是错的,而奋然‘加以纠正’,不如‘过而存之’,或者倒是  相似文献   

13.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稿本)(下称《续提要》)第十册一百七十四页之“籀亭述林”由夏孙桐先生撰写。查考这条只有三百一十二字的提要,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商榷。夏孙桐曰:“籀亭述林十卷家刊本清孙诒让撰”,翻检清末学术大师孙诒让的所有论著及关于他的评论文章,均不见有名“籀亭述林”者,倒是无论宋慈抱、朱芳圃、张宪文分别所做之孙氏年谱,还是孙诒让哲嗣孙延钊所作“遗著识跋三篇”,均提及“籀廎述林十卷”为孙诒让所作,不难理解,夏孙桐先生要么由于笔误,要么失于查考,将“籀廎述林”  相似文献   

14.
8月26日《北京晚报》刊载了刘绍棠同志的《大学者的一件小事》一文,说王力先生在赠给他的一本《龙虫并雕斋琐语》上亲自改正了68处因校对疏忽发生的差错。9月5日晚报又发表了陈季和同志的《何以对王力先生》一文,文中说:“社会科学出版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日记》(影印本,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辛丑年后附有一份杂记,内有诗文手稿及抄件多份,其中的《惜花四律步藏春园主人原韵》,作者署“汉真将军后裔”,眉批云“都六先生(周作人)原本,夏剑生(鲁迅)删改”,又说“圈点悉遵  相似文献   

16.
由于今年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周年的缘故,今年书市的雷锋书籍品种明显多于往年。或许是意识到“雷锋”在出版上的含金量,诸多出版社也将雷锋书籍的出版作为今年年初出版的“重头戏”,随意在书市上走一遭,《走近雷锋》、《雷锋现象》、《雷锋日记选》、《离开雷锋的日子》、《雷锋的故事》(均为解放军文艺版)、《雷锋——平凡的英雄》(长江文艺版)、《雷  相似文献   

17.
编辑可以完全不用动笔么?可不能这样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高明的作者,有时候也可能出现笔误或者别的什么差错,需要改正一下的。古文大师林琴南,就写过“晚清末造”这样可笑的短语。学问博大精深的鲁迅先生,曾把贾凫西的《木皮散人鼓词》写成《木皮道人鼓词》,误称《斩莫诚》的戏名为《斩木诚》。当时的编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贵刊在1988年第5期发表冯根良同志的《新闻标题中的“顾名”》(以下简称“顾名”)一文,其中谈到“一家报纸曾有一个这样的标题:《马歇尔歇马华来士来华》。几十年后,这一标题至今有人记忆犹新,津津乐道。”笔者以为,这段文字有所失误,故不揣冒昧,愿把当时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时,有几家报纸报道说,在北京市西直门八道湾11号发现了鲁迅先生撰写《阿Q正传》一书的手稿。因此这些报刊就把八道湾11号称作“阿Q的诞生地”。 人的“诞生地”就是人的籍贯。 但是,阿Q有籍贯吗? 翻开《阿Q正传》第一章,鲁迅先生就特地写道,他“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也“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因此籍贯也有些决不定”。 像鲁迅这样的大文豪,连人家的姓名籍贯都闹不清楚就提笔给人家写传记,岂不荒唐? 要想了解鲁迅为什么这么“荒唐”,就请看鲁迅  相似文献   

20.
《新闻战线》第七期《如此“脏乱差”》一文,指出一些报纸上的错字、反字及画面倒贴。此类“脏乱差”,不论是作者笔误,还是校对不认真所致,总之都使读者皱眉。而另有些“脏乱差”,已不仅仅是令人皱眉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