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微”为核心的新型大众信息传播方式与结构开始流行。人们将以数字技术和网络应用平台发展为基础,以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介质为代表,以传播短小精悍的文化内容为特点的时代称为“微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话语权极大提高,受众的表达渠道和表达欲望也在不断增加,但同时,碎片化、海量性的信息堆积也带来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书院”这个起源于中国的文化教育组织,伴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步伐,传播到了东亚、东南亚、中亚以及欧美国家。在中国致力于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的背景下,书院文化能够充分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可以成为“文明之路”建设的重要载体。以书院为载体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文化聚合、创新、传播、互鉴,通过联合沿线国家共建“丝绸之路国际书院联盟”、打造国际“书院之旅”黄金旅游线路、培育“书院游学”人文交流项目等举措,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务实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4月 1 3日至 1 4日 ,由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关系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广播学院隆重举行。在两天的研讨会中 ,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韩国、比利时、芬兰、日本、台湾、香港、澳门等 1 0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学者以及中国大陆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作了精彩演讲和深入探讨。本次研讨会的八个主题分别是“国际化与国际传播”、“国际传播与经济、产业”、“国际关系与国际新闻”、“国际影视交流”、“全球化与冲突、竞争”、“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文化与传播”和“全球传播与中华文化”等。这…  相似文献   

4.
焦玥 《传媒》2023,(10):57-60
随着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文化传播交流的主阵地,许多外国人加入到网红行列中来,外国留学生从他者角度展示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传播发挥桥梁作用。本文以“老外克里斯”为例,以霍尔的文化理论为视角,分析外国网红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与中国受众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从而为我国提高跨文化传播效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又称“交叉文化传播”或“超越文化传播”,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传者与受众在各种领域和层次上的符号性信息沟通活动,它主要表现为跨民族、语族、种族和国家等传播类型。 从本质上说,任何传播形式都围绕着理解而展开,但在跨文化传播中,理解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米惠惠 《新闻世界》2014,(7):362-363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化交往正从低政治范畴向高政治范畴转变,同时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从硬权力政治或实物政治向软权力政治或文明政治过渡,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文化外交作为一种常态化的以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外交形式地位日趋重要。同时,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化交流是以改变目标国政府受众的态度和行为为目的的,由此,传播效果理论中的劝服理论在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三方面的传播技巧的论述将会对我们有效实施文化外交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丽霞 《东南传播》2021,(11):75-76
后现代主义中的碎片化的理念改变着大众的文化认知,为了满足受众在快节奏生活中的"速食"需求,短视频创作者将网络影视作品整体分解成部分,以碎片化传播模式满足了受众的自主需求.因此,在后现代语境下分析和挖掘网络影视的碎片化传播的动因以及优劣势,并且指出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的特征表现,探索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在内容优化、媒介融合、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未来网络影视传播展开新的图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颜纯钧 《现代传播》2019,(10):85-90
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迎来产业发展的新高潮,但国际传播却不尽如人意.一味陶醉于票房狂收的自我满足,却忽视了在整个国家参与的全球化进程中,有一份不可推卸的文化使命.“资讯赤字”、信息不对称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大量存在,并在西方被描述为一种“文化折扣”.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不仅要表现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更要把全球性问题、全人类命运纳入思考的范围,超越本土的文化视野和精神境界,在交流中实现“文化对冲”.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网络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打破了地域和文化差异,使大众传播向国际传播的方向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激烈竞争主要表现在高科技的运用、高效化的管理、高质量的内容,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传播主体的心智与价值取向,是传播者创作的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传播内容。电视要想长期地有效地拥有大量受众,必须遵循其创作规律,在“电视化”上下工夫,多出精品,这是服务于受众之根本。“电视化”就是要强调电视的传播特性和优势,就是要强化报纸和广播等大众媒体所无法企及的传播效果。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广大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真实、快捷、客观的要求也会更高,电视新闻传媒在这方面得天独厚。突出电视新闻媒体传播的个性、特色,就要多搞现场报道,让受者与传者同时同步同视角地看到新闻事物发生发展的运动过程。充分调动电视的多种传播手段,直观形象地向受众展示调查采访过程,使受众品尝“原汁原味”,在身临其境中感知生活,领悟道理。正如蔡骧《电视特性研究》中说的:“直观用之于信息的传输,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它变语言、文化讯号的‘线性’传输为‘信息阵’的传输,使观众得以直接观察被传输对象,大大增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新闻传播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并以其数字化、多媒体、实用性、交互性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以国际互联网为媒介基础的网络新闻传播使得社会分工不再像从前那样明确而固定,受众和传媒间的双向交流使得受众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播内容的广泛和传播环境的全球化实现了人类沟通无界限的追求,人类传播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海德格尔曾说:“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展现的方式。对手段的使用总是负载着特定文化历史背景和…  相似文献   

11.
孟伟  刘鹏 《现代传播》2024,(1):62-73
面向传播对象国受众的高质量内容输出、有效到达和正向且持续性的影响,是我国国际传播力提升的重要目标。对5个东盟国家青年(n=118)的半结构访谈和研究显示,“中国概念”和“中国形象”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突显文化特质、标识性特征与内涵定位等议题的重点突破口,“文化锚定物”可看作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内容策略,以传播内容为核心的整体性对策和文化锚定物设计五要素是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大众音乐传播的社会心理观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传播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音乐文化相互沟通和互动的桥梁,是人们艺术、文化交往的基本方式之一.本文试从理论维度阐释音乐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双方所基于的社会心理活动,分别从音乐信息接收、音乐信息理解、音乐传播效果等三个维度对大众音乐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众心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毛现辉 《东南传播》2014,(10):25-26
在收视逻辑中,电视作为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平台,必将把本土受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人文、风俗、地理等纳为自己的主要范围,即考虑本地市场,以本土受众为主要定位。闽南语电视频道与其他地方电视媒介一样采用本土定位方略,以传播闽南方言文化为核心内容定位,频道的各个栏目有各自的受众群定位。有了恰当的频道定位,下一步便是采取合理的频道传播策略,即考虑怎样把自身栏目推向受众。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国英语新闻网站需要重视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价值观,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掌握更大的国际话语权,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国际新闻受众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在此过程中,新闻编译工作对于提升我国英语新闻网站传播成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英语新闻网站中的新闻编译工作者需要理解新闻编译内涵、把握新闻编译原则、探索新闻编译工作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郭镇之 《现代传播》2002,(3):122-123
由全国百所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的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举办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4月 13日、 14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国际会议以“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为研讨的中心 ,目的是建立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 ,促进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 ,并推动“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学科的建设。通过研讨会 ,也希望发现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推动中国学者采用能与国际传播学研究“接轨”的途径和方法 ,将中国的国际传播和文化传播研究推向世界。一、强大的与会学者阵容在研究国际传播方…  相似文献   

16.
在传媒文化研究领域,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整合了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精髓,提出了“媒体奇观”理论.为了迎合时代潮流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在表达传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奇观文化.从媒体的角度看,媒体不仅希望受众注意特定对象,还希望受众注意到媒体的议程设置,以使其交际意义得到更有效的理解,实现其传播目的,以此达到传播的作用,而标题在这一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受众与主流媒体合作,借助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参与大众新闻传播是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一大特色.通过历史分析的角度,总结了受众参与大众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点缀”、“收编”和“共谋”,并指出吸引受众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大众新闻传播的发展空间在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新闻报道内容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8.
一、“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时代到来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作为与传播者相对应的传播对象一直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概念,诸如“接收者”、“受众”、“大众”等概念的出现都似乎有先天的不足,如只突出规模与数量,无法体现参与程度;只注意到被动一面,忽视其积极一面;只显示传播过程的所处位置,掩盖了其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多元化视角、全球化表达,讲好中国城市故事;搭建平台、双向互动,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寻找共情、创新展示,让“借船出海”行稳致远;提高传播艺术,以文化为根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人民网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际范儿”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不断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20.
从《大西洋底来的人》、《成长的烦恼》到《老友记》,美国电视连续剧(下文简称“美剧”)这一外来文化传播现象,正日渐影响着中国本土的影视业及受众的审美与选择倾向,成为国际传播、网络传播和文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典型. 美剧在电视台播放后,受众的一系列行为皆为自主性选择行为,即受众在主动使用媒介.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选择自己所偏爱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内容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